《開學第一課》教育節目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教育節目觀後感

  今晚八點準時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在節目中俞敏洪講述了自己連續參加高考三次,才從一名農民變為北大學生,由此迎來了人生轉折。我們也終將透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收穫成功的果實。下面是《開學第一課》教育節目觀後感,歡迎參考閱讀!

  《開學第一課》教育節目觀後感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聽了俞敏洪的勵志演講,觀看了,“非牛頓流體實驗”的互動遊戲,讓我體會用智慧和協作克服阻力以走向勝利的真諦,只有不斷努力奮鬥才能取得成功。

  告別了懵懂的年齡,或許我們還不懂得成熟的內涵;離開了溫室的滋養,或許我們還沒有堅實的羽毛抵禦嚴寒和風霜,但人生需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更需要業精於勤荒於嬉的精神。祖狄聞雞起舞,匡衡鑿壁偷光,張芝臨池學書,其皆苦心孤詣,壯心不已,勤學苦練,終有所成就。因此,便有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博大精深。

  中國有句俗話:“一勤天下無難事”,闡釋了精深造詣來源於奮鬥好學,唯有奮鬥者,才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裡獵取到真知實才,才能不斷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親睞,武裝自己的頭腦。因而,奮鬥能成就人生。

  奮鬥,是成功的奠基石。人們在做事之前,往往總是強調困難的因素,而不願動手,其實這不過是為自己的惰性找一個藉口。大多數時候,不成功僅僅是因為努力的不夠罷了。一位哲人曾說:“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另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遠望,精鶩八級,都離不開兩個字——奮鬥。

  奮鬥,叩開成功人生的敲門磚。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家學淵源”,8歲即研習《說文解字》,熟讀《三字經》、《二十四史》,13歲赴日留學,17歲回國,21歲又赴美。他有很高的語言天賦,精通並掌握了19種文字,人們尊之為“教授之教授”。一個人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和業績,除了歸功於他的聰明才智,更在於他的奮鬥與好學。

  勤出成果,勤出智慧,勤能補拙。奮鬥的數學家陳景潤,奮鬥的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奮鬥的小說大師斯蒂芬·金,奮鬥的思想家孔子,他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無不在告訴我們任何一項成功的取得都是與奮鬥分不開的。

  奮鬥使得生命有形色,如奔湧的大河,挾卷一切入海,奔流不返,以劈山穿石的偉力咆哮,雄偉而決絕。勤使泉眼無聲惜細流,讓它總在默默無聞的流淌著自己的生命,如果有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它也能騰湧不止,奔流不息,這很像人生。每個人都是一口泉,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得靠一股內在的力量,得靠一種曠達的精神,它就是奮鬥。奮鬥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成功的保障。

  奮鬥是風裡的一首詩,無聲卻讓人心動,它的力量不嗅不知。奮鬥是飄在生活裡的一首詩,是寫給成功的情詩,它只想留下最美的結局,那是人生最成功的一幕。奮鬥是風雨後彩虹橋上點綴的紅星。它凝聚了汗水和心血,同時也是成功的昭示。奮鬥,成就人生。

  《開學第一課》教育節目觀後感2

  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未知領域有了更強烈的探索慾望。

  自屈原發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慨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就從未停止。

  希望是隱藏在群山後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執著的旅者。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未知的領域。未知的領域在人類面前形成一個個謎團,而唯有那些勇於付出智力、毅力的人,經受得住“苦心志”“勞筋骨”的磨難的人,才能真正征服這廣闊的.未知世界。

  “你應該不顧一切縱身跳進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運,然後,以大無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難向你挑戰。”泰戈爾如是說。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補充知識,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一個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的內部去探索,哪怕你看的也許不對,卻為旁人掃清了道路。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一支265人組成的遠征隊由西班牙出發,進行首次環球航行。他們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終於在1522年返回西班牙。而這時,心有一艘船和18名生還者。他們的壯舉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在歡迎會上,人們授予生還者一個精緻的地球儀,上面鐫刻著一行西班牙文:“你首先擁抱了我。”在探索的道路上,並不是寬闊平坦的,它是在曠野中前進。有時穿過重重迷霧,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穿越荊棘。而在探索的道路上,留得不僅是汗水而是鮮血;探索者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探索者的目標永遠是下一個,他們企盼成功而不耽於成功。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無窮的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就在於不斷的增加更多的知識。鑑真法師六渡日本,換來中日文化的交流;那許許多多不知名的人在陣陣駝鈴聲中才出了絲綢之路,是中國蠶絲聞名於世;居里夫人從幾千噸瀝青中提煉出鐳,更是近代物理的重大發現……他們為所有後來人照亮了前途,他們為一生的工作孜孜不倦的探索,沒有而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擁有什麼,而更是在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也許荊棘叢生,也許暗礁密佈,前面的每段路都是一個不能預知的x,不要嘆息昨天,唯有腳踏實地的不斷探索,未來才屬於你自己。

  也許,在探索的過程中,你也就同時收穫了成功。

  探索——成功。

  《開學第一課》教育節目觀後感3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讓我充分的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揣著為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夢想,面對危險與困難永不言棄,才能取得今日的累累碩果,同時這也讓對未來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及思索,

  蕭伯納說,人對於已發生的事應問:為什麼會這樣。對於未發生的事應問:為什麼不會這樣。我認為,對生活中已發生的事應對其發生疑問,對已然的事要做到have a knowledge,做到洞如觀火。對於未然的事情,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為什麼這樣說呢?

  現實便是事實,是人們看得清摸得著的,掌握瞭解了它,便可體會到現階段的人生價值。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有些人他們是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例如我們即將面對中考的我們: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當看到自己糟糕的成績時,他們見成績單如老鼠見了貓般害怕,未問過自己成績為何如此低,我為什麼考不到自己所渴望的名次。如若害怕面對現實,困難無法解決,缺點也就無法發現,那麼夢想從此便變為了空想,挫折纏身,忘記了未來的康莊大道,從此困窘與失敗中。

  還有些人,他們便是探清事實,探索未來,給他們帶來了成功。例如:牛頓,蘋果砸在別人頭上或許也就一罵了之,而牛頓在被蘋果砸中後卻不禁疑問:為何空中蘋果會掉落而不是浮空。一個小小的疑問激起了他的探索之心,從此創立了經典力學中的重力學,成為經典力學鼻祖。另一個人便是洗澡洗出疑問來的阿基米德,當阿基米德看到自己坐到浴盆中時,水上浮也感到疑問,經過不懈的探索,他建立了浮力學原理。

  由此可見,探清現實,探索未來是多麼重要,對此正確的態度,便是我們成功的基礎,對此讓我們銘記於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