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2022年開學第一課有感

觀2022年開學第一課有感

  《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電視臺密切合作,於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開學第一課》,開播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0期。下面是觀2018年開學第一課有感,歡迎參考閱讀!

  觀2018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

  在9月1日,這一天,我們雖然沒有去上學,但是距離開學還有不到24小時的時間,我們開啟電視,看中央一臺,看《開學第一課》,這一個節目,這一個節目已經連續播出了十一年了,每一年都有一個新主題,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在這個《開學第一課》上,我最敬佩的人是——成龍,他從一開始,就夢想著當演員,他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發奮學武,從一個“跑龍套”——“中國名片”,從一開始當“死屍”群眾演員——主角。他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受過很多傷,還有一次從十五米的樹上掉了下來。但是他依然堅持著。傳達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成龍的故事讓我知道了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只要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去奮鬥,就能實現夢想。

  在後面的節目中,玩兒了一個遊戲,哪的場是用過期了的澱粉與水混合而成的,把它變成了“白洋淀”,讓小朋友或者大人,站在“白洋淀”上,在腿上綁上一個氣球,誰捏爆了對方的氣球,誰就獲勝。站在“白洋淀”上穩、準、狠才能在“白洋淀”上獲勝,否則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陷進去。

  還有一位攝影愛好者——解海龍。他講述了自己與照片的故事,介紹了照片中艱苦的孩子們——“大眼睛”“小禿頭”和“大鼻涕”。如今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

  “大眼睛”他們也來到了現場,分別表達了自己對解老師的敬愛。解老師不僅實現了自己的攝影夢想,也用自己的照相機幫助了孩子們。

  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也來到現場,這個c919的最大巡航高度是12100米,最大航程是5555公里,機身長度38。9米,翼展35。8米,有效負荷20。5噸,載客168人,最多可乘坐190人,研製時間2008年,首飛時間2017年5月5日。

  就在最後,又做了一個“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王源總是把雞蛋打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終於成功了。

  創造改變科技,科技改變未來,未來改變自我,只有為了夢想去努力拼搏,努力奮鬥,才能不被未來改變,才能實現夢想。

  觀2018年開學第一課有感2

  昨晚觀看了精彩的《開學第一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有:電影名星成龍、珠心算冠軍王桐晶。成龍為了拍好電影,身上受了無數的傷,為的實現心中的夢想,他付出的努力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珠心算表演者王桐晶真的是太神了!螢幕上閃電般快出現了幾個六位數,閃完後,她馬上寫下了這些數字的和。我們甚至連螢幕上出現的數學都沒看清。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的答案完全正確。我們直誇她是“天才”“學神”。王桐晶說她從六歲開始學珠心算,一直練習到十九歲,從不間斷。在其他同齡小夥伴開心地玩耍的時候,她卻在做枯燥的珠心算練習,她用過的練習紙可以平鋪100間教室。直到今天連續獲得了珠心算三屆冠軍。她的成就離不開努力與奮鬥。她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和王桐晶有相似之處:都是從六歲開始學習。她開始練珠心算時,我開始學習古箏。每當我看見別的小朋友能在外面玩耍的時候,我要關在家裡練習古箏,心裡很難受,因此常常生氣。媽媽一提醒我練習古箏了,我就很懊惱,經常和媽媽賭氣。媽媽苦口婆心地勸告我:“今天努力練習,將來會有收穫的。”可我總也不理解。老師不斷地鼓勵我,我漸漸地不再那麼討厭練古箏。聽了王桐晶的故事後,我決定繼續練習古箏,每天努力地練習,等到長大的時候也會有成就的,像她一樣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所有功的人,背後都是要付出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沒有誰生來就是了不起的人。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奮鬥,為明天成為國家的棟樑。

  觀2018年開學第一課有感3

  觀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科學創造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對實現中國夢更加憧憬和期待。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開始,從人類學會製造並使用工具來幫助自己開始,人類的文明便拉開了帷幕,於是,人類便開始不斷地創新,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政治制度,創新文學藝術,創新成為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學習更便利。

  以書籍的演變史為例。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竹簡和木牘。為克服竹簡木牘笨重的缺點,春秋末期人們發明了輕便的帛書。絲絹價貴,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破布漁網樹皮製成既輕且賤的紙,手抄紙書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制書效率,降低了書的成本。如今,縮微圖書越發微小易存,整個大英國書館的所有藏書,可儲存在指甲蓋大小的電腦晶片上。

  制度創新,讓我們的社會更進步。

  我們今天之所以有如此便捷、優越的生活環境,是無數科學工作者智慧的結晶。難以想像,沒有科學,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我們不會忘記封建迷信怎樣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會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深刻教訓。建國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試看:三峽大壩電站的電流已照亮近半個中國;青藏鐵路的修建,必將大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宏偉藍圖也已徐徐展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也已圓滿成功

  也許你要說這些科技發展的成果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遠,那我們不妨看看你最熟悉的家吧。

  從早期的收音機、腳踏車、縫紉機,發展為如今的彩電、電腦、汽車等等高科技產品,科學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路帶來了資訊時代,通訊帶來了便捷溝通,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時也面對著科技的挑戰。在科技改變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為看重的應該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精神追求的改變。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於不顧,追求探索著真理。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軾,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以不是以國家責任為重的典範。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樑支撐著,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是不斷髮展和創新的,我們的祖國也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