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的範文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的範文

  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靠他們喜歡的方式,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於增強教育的針對性。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的範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的範文篇一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開學季,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

  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當節目進行到第一節“字以溯源”時,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北京師範大學王教授向我們演示了中華漢字幾千年的變遷,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漢字的魅力!

  從商代的甲骨文到現代白話文,漢字一脈相承,傳承至今,也正因為漢字生生不息的流傳,我們才能領略到明月美酒般的唐詩,香茗清風樣的宋詞,精妙絕倫的四大名著……

  中國漢字每一個都有它的起源與故事。比如孝字的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孩子的子,形似孩子把老人背在身上,寓意父母老的時侯,孩子要承擔起贍養他們的責任,才能體現孝道的孝。炎是兩個火疊在一起,告訴我們如果人經常上火,就變成炎症了。而淡字又告訴我們,吃得淡一點,看得淡一點,自然不生病……

  沒想到漢字竟然告訴我們這麼多有趣而有意義的故事。

  透過漢字,我們可以和幾千年前的古人對話,漢字中積澱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幾千年的傳統價值觀。這種魅力不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一位美國人——漢字叔叔。他傾盡畢生的財富與心血,歷時45年鑽研漢字。因為漢字,他結識了一生的摯友,他們對漢字的熱愛與付出是一切困難和疾病都無法阻擋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祖國的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字,希望藉此來了解中國文化。就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追根溯源,鑑古知今。中華漢字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獨一無二。在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的風韻中詮釋著中國人的風骨,中國人的智慧。我們更應該把漢字當作我們文化的一種驕傲,學習他、熱愛他、傳播他。讓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能夠永遠保持一份旺盛的生命力!

  在這一課裡,我懂得更多的`傳統文化,也知道了更多的人文理念和興家富國昌天下的文化精髓!

  《開學第一課》給我上了這麼生動精彩的一課,使我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夜深了,我還是無法入睡……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的範文篇二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一共講了四個主題:孝、愛、禮、強。

  第一節課,講述了鄭淵潔叔叔和他的兒子孝敬長輩的故事,還講述了一位普通的叔叔自己改裝摩托車,用6年的時間,載著自己的老父親遊歷了多個省市、幾十公里的旅行。孝心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

  第二節課,講述了秦勇叔叔和他患有嚴重感統失調症的兒子,攜手克服困難,一起長大的故事。讓我們學會了愛自己、受他人、愛生活、愛生命,會讓我們收穫更多的快樂,用愛改變我們的生活。

  第三節課,王小丫姐姐和撒貝南哥哥給我們演繹一個在飛機上不注意文明禮儀的幽默小品。讓我們知道了一句簡單的“對不起”、“不客氣”、“謝謝”、“打擾了”,可以化解我們身邊的許多矛盾。我們要從文明禮儀開始,尊敬長輩、關愛家人、團結同學、遵守紀律,學會守規矩、懂禮貌,變得招人喜歡、更加自信。

  第四節課,講述了北京武藝班的藏族孤兒,在張爸爸的帶領下,透過學習武術,在一年半的時間裡,慢慢走出了孤兒自卑的陰影,並取得優異的成績。武術讓他們增強了體魄,更讓他們有了自信,內心變得更強大。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應該有自己的目標,燃燒自己的小宇宙,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