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答辯陳述開場白

開題報告答辯陳述開場白

  開題報告是開題者在確認論文主題之後,對論文初步確定內容的撰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開題報告答辯陳述開場白,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開題答辯,分為開題報告和答辯兩部分,實際上就是有關人員對專案初期,規劃階段的成果,進行全面的稽核的一種形式。他確定了專案的整體原理是否可行,是否可以繼續設計實驗。

  學生或相關人士在進行一個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專案的命題完成之前,要進行開題報告的書寫,相當於設計說明書的含義,他指明瞭設計的思路性、方向性、可行性等問題。

  而在開題報告完成以後,要進行相關人員的對專案和設計思路的稽核,而這種稽核是以答辯的方式進行的;相當於對專案進行前期的可行性分析,透過答辯才可以進行下一歩的設計實驗工作。開題答辯時需演示課題的PPT文稿,主要包含設計思想,主要步驟流程圖等。

  開題答辯答辯流程

  1、答辯:由答辯學生陳述5分鐘。

  2、由答辯評委點評,1-3分鐘左右。

  3、自述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論文題目;

  研究目的;

  實用價值(創新點);

  將解決的問題和擬採用的方法;

  進度安排;

  文獻綜述(即文獻檢索和閱讀情況,以書報刊論文為主);

  4、學生在自述結束後,應認真聽取開題答辯評委的意見,答辯透過的同學需認真按計劃完成各階段工作。答辯未透過的同學,會後請儘快與各自的指導老師協商,然後在答辯結束前完成修改後的開題報告;

  5、答辯結束後,答辯評委老師評出成績,答辯秘書填好開題答辯記錄。

  6、答辯成績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種,未透過開題答辯者,不得進入畢業設計階段;未透過開題答辯,擅自進行畢業設計者,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視為無效。

  7、答辯期間學生應準備好紙和筆記錄好答辯委員會的問題和意見。

  【拓展內容】

  衝壓技術開題報告計開題報告

  設計與製造這類多工位級進模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而排樣圖設計則首當其中。只有設計出合理的排樣圖才有可能順利完成這類級進模設計與製造。級進模衝件的排樣設計是級進模結構設計的基礎及其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到級進模結構選型及制模工藝性,制模週期與模具費、衝件質量及材料利用率以及衝件生產成本,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很強的設計工作。

  1.級進模衝件排樣要點

  級進模衝件排樣與單沖模相比要複雜的多,其排樣要保證連續衝壓工藝順利實施並獲取儘可能高的材料利用率,操作安全,效率高,影響因素多,要求高。其步驟與要點如下:

  (1)透過對沖件詳盡的工藝分析後,就衝件連續衝壓一模成形的可行性進行研究並提出多個衝壓工藝方案進行對比,從中選優後實施排樣。

  (2)衝件的形狀、尺寸及精度直接影響到連續衝壓工藝及工步順序,排樣時要考慮連續衝壓的工藝性、沖模結構設計的需要,在工步順序與工位安排上注意以下各點:

  a.衝件上群孔中對孔距精度要求在)IT10級以上或孔距公差值小於0.01mm的孔均應在一個或相鄰兩個工位上衝出。

  b.衝件上孔壁、孔邊小於料厚t不足2mm,應分步在兩個工位上衝出,以增強凹模強度及凸模在其固定板上的安裝位置。

  c.對於群孔同軸度、位置度要求很高,允差小於0.01mm,可將有關孔一次衝出或在相鄰兩工位上衝出。

  d.如衝件外形和展開毛坯尺寸公差很小,可考慮整體落料而後成形;如衝裁件區域性凸臺或凹口尺寸要求嚴可用多工位分切後拼合。

  e.對於產量大的小型複雜形狀成形衝件,應儘量採用級進模,以提高衝件質量與效率。

  f.尺寸精度要求)IT10級以上的高精衝件,排樣時應儘量減少工步,防止工位數多,送料積累誤差大,降低衝壓精度。

  g.具有複雜的多向彎曲、側向成形與切口等要橫向施力衝壓的衝件應考慮在平面衝孔、切口後以及落料之前,採用楔傳動橫向衝壓,以提高精度與效率。

  (3)考慮沖模結構設計的需要和衝壓變形所需位置的要求,設定必要的空擋工位,加大凸模在固定板上的安裝位置;原材料打扁減薄增大覆蓋的凹模表面積,加大凹模壁部等。

  2.級進模衝件的排樣型別及方法

  根據級進模衝壓工藝特點、工位間送進方式、排樣有無搭邊及切除工藝廢料方法等可將級進模衝件排樣歸納為以下幾種型別及排布方法。

  (1)分切組合排樣。

  各工位分別衝切和成形衝件的'一部分,各工位相對獨立,互不相干,其相對位置由模具控制,最後組合成完整合格的衝件。

  (2)拼切組合排樣。

  衝件的內孔與外形,甚至是一個完整的任意形狀衝裁線,都用幾個工位分開衝切,最後拼合成完整的衝件,雖與分切組合類似,但卻不盡相同。其各工位拼切組合,衝切刃口相互關聯,介面部位要重合,增加了制模難度。

  (3)裁沿邊排樣。

  用衝切沿邊的方法獲取衝件側邊的複雜外形即裁沿邊排樣。當衝切沿邊在送料方向上的長度L與進距S相等時,即L=S時,則可取代側刃並承擔對送進原材料切邊定距的任務。通稱這類側邊凸模為成形側刃。由於JB/T-76481-標準側刃品種少且尺寸規格有限,最大切邊長僅40.2mm。當送料間距S40.2mm時,便只能用非標準側刃了。採用標準側刃的另一個缺點是要靠在原材料側邊切除一定寬度的材料形成長度等於送料進距的切口,對送進原材料定位,增加了工藝廢料,使η值下降2%~3%。用側邊凸模裁沿邊,既能完成衝件側邊外廓任意複雜外形的衝裁,又可實現對送進原材料進距限位,取代標準側刃,一舉多得。

  (4)裁搭邊排樣。

  對於細長的薄料衝裁件,與搭邊連線的部位有複雜的待衝切外廓的長衝件,可避免細長衝裁件扭曲變形、卸件困難等特點。比較典型的衝件是儀表指標、手錶秒針等,採用上述裁搭邊排樣,效果很好。為了制模方便,有時將搭邊放大,便於落料,而作為搭邊留在原材料上的衝件,最後才切開分離出來。

  (5)沿邊與搭邊組合衝切排樣。

  透過分工位逐步衝切沿邊與搭邊獲取成形衝件展開毛坯並衝壓成形的排樣稱之為沿邊與搭邊獲取成形衝件展開毛坯並衝壓成形的排樣稱之為沿邊與搭邊組合衝切排樣。諸工位衝去的是工藝廢料,衝件留在原材料上逐步成形至最後工位分離出模。

  (6)套裁排樣。

  用大尺寸衝裁件內孔的結構廢料,在同一副級進模的專設工位上衝制相同材料更小尺寸的衝件,即套裁排樣。一般情況下是先衝內孔中的小尺寸衝件,大尺寸衝件往往最後工位上落料衝出。由於上下工位無搭邊套料,同軸度要求高,送料進距偏差要小才能保證套裁衝件尺寸與形位精度。

  (7)拼裁排樣。

  利用衝件的工藝廢料或與沿邊相連的結構廢料相互拼合衝制相同材料的衝件即拼裁排樣。與套裁排樣的區別在於,拼裁是儘量利用工藝廢料或多餘的沿邊與搭邊及由於衝件複雜的外形,凸凹差異大而產生的外沿結構廢料,衝製材質相同的多種衝件。排樣時,充分利用衝件外形凸、凹部分,相互摻叉嵌入拼合排布,使原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郝濱海.衝壓模具簡明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 2李遠瞻.夾簧級進模設計.模具工業,2005,(10)

  3高錦張.塑性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5 4郭平喜.多工位級進模設計.科技交流,2000,(11)

  5李志剛.模具大典.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6成紅,李學鋒.多工位精密級進模排樣設計的研究.模具工業,2000,(4)

  7梁炳文.實用板金衝壓圖集.第2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8 8楊玉英.實用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7 9高鴻庭劉建超.冷沖模設計及製造.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1 10王新華.沖模設計與製造實用計算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7 11 Sang B.Park.An expert system of progressive die design for electron gun grid part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88(1999)216– 221 12 S.E.Clift,P.Hartley,E.N.Sturgess,G.W.Rowe,Fracture prediction in plastic deformation processes,Int.J.Mech.Sci.32(1)(1990)1– 1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