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還似非花作文

似花還似非花作文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入惜從教墜。”楊花漫天飛舞,卻又全非楊花。花者,美者也,楊花飛落,無著落也。

  如果說提到中國文化,那麼就應當提到含蓄之美,它隱匿於詩詞,隱匿於繪畫,也藏在手工藝中。

  翻開泛黃的書頁,發現那含蓄之美在字裡行間散發著奇異的香氣。朱慶餘的《閨意獻張水部》中這樣寫道:“高高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初讀這首詩時,只是覺得這僅僅是一首女子出嫁,為見舅姑而緊張煩憂的詩。可是隨著閱歷的增加與知識的豐富,我漸漸意識到,作者所表達的意思,根本就沒那麼淺薄。他借閨房情事隱喻考試,把自己比做新娘,考官比做舅姑,而自己的老師卻比做新郎。他這是在問老師他是否可以透過考試,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我不禁感嘆朱慶餘竟含蓄到這般,中國文化原來這般委婉。還有這些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的詩詞內容不管怎樣變化,其婉約含蓄之意一以貫之。前時的宴樂歌舞也好,後時的忍淚悲歌也罷,總是用一種委婉細膩的語言道出,稍加管絃,那如縷悲情,悽清哀婉便會含蓄地淌出。更不必說《錦瑟》中的“沉珠埋玉”,《蒹葭》中的可望而不可及。《琵琶行》中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了。愛詩詞,更愛那心跳般的委婉,難以觸控。那是中國文化中一首唱不完的歌。

  開啟厚重的畫軸,發現那含蓄之美在點滴墨色中閃爍著熠熠的光輝。幾尺宣紙上用線條,顏色,即可反應出一個畫中的'世界。古人云:“畫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宋朝的“踏花歸去馬蹄香”就是如此。畫面中呈現出一匹飛馳的駿馬,而沒有朵朵細碎或張揚的花朵,唯有三兩隻蝴蝶隨馬蹄上下翻飛著。這是宋代一次科舉的試題。作者用含蓄的構圖,合情合理,似乎那悠遠的香氣已透過畫面穿越千百年的時空,環繞在我的四周,含蓄之花,悄然綻放了。還有描繪山水時,歷代的畫家往往都愛畫曲徑通幽而不見行人,水邊茅舍而不見居者,畫一葉扁舟又蘆葦掩之,畫一痕遠山又云霧繞之,畫一抹平湖則煙霧迷漫。還有畫面中的留白,都使得畫作充滿了迷濛,含蓄之美,給人留下無窮的遐想。

  解開塵封的蓋子,發現含蓄之美躺在盒中,散發著熾熱的能量。清初的青花瓷講究含蓄之意。它不像元代時的那般粗獷,有力,而是用細膩的線條勾勒,淡淡的顏色渲染,畫出魚龍之舞,畫出百花爭妍,畫出生活百態。無不含蓄,委婉地體現出中國人對美好,和諧的嚮往,對社會安康的期盼。含蓄之意在朵朵青花間洋溢著希望與幸福的味道。

  含蓄美,如同一位羞澀的孩童,藏在古詩詞中給人以寓意無窮的韻味;藏在山水畫中給人歎為觀止的意境;藏在瓷骨中給人殷切熱忱的希望。含蓄,如同一塊礫石殼中包裹的美玉,樸實無華的綻放著它隱隱的光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