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好湯一週不重味
冬季養生好湯一週不重味
星期一:五指毛桃煲烏骨雞湯
原料:溫氏烏骨雞一隻、五指毛桃100克、豬脊骨200克、芡實25克、姜三片、蜜棗3顆、鹽適量。
做法:
將溫氏烏骨雞、五指毛桃、芡實等洗乾淨放入湯煲中;然後把豬脊骨在滾水中煮一下“飛水”,放入湯煲中;接著,切三片姜放入湯煲中,倒入10碗清水,用猛火把水燒開後,改為文火煲兩個小時;最後在湯上桌前下適量的鹽調味。
功效:芡實有補脾、祛溼的功效,溫氏烏骨雞含有黑色素、B族維生素、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很低,這道湯能健脾祛溼、利水腫、補氣養生。
星期二:沙參百合潤肺湯
原料:北沙參15克,百合30克,無花果五個,豬瘦肉18克,陳皮1片。
做法:
先將無花果,洗乾淨,對半剖開;接著把豬瘦肉洗乾淨,飛水,北沙參、陳皮、百合洗乾淨;最後將所有的材料一齊放進已煲滾的水中,繼續用中火煲約兩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北沙參、百合和無花果都有養陰潤肺、潤燥清咽的作用,加上營養滋陰的豬瘦肉和行氣健脾、燥溼化痰的陳皮,又可滋潤喉嚨,保護聲帶,通暢大便,預防痔瘡的功效。
星期三:炙百部紅棗白鴿湯
原料:炙百部12克、紅棗4個、乳鴿1只、生薑2片。
做法:
首先把炙百部、紅棗洗淨,並將紅棗去核;乳鴿宰洗淨,去毛爪、髒雜,置沸水稍滾片刻,洗淨,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1-2人用,乳鴿可撈起拌醬油佐餐用。
功效:炙百部性平味甘,有溫潤肺氣、化痰止咳之功,因而此湯有溫潤肺氣、化痰止咳之功。要注意的是,痰熱咳嗽者不宜飲用。
星期四:蘿蔔鯽魚湯
原料:鯽魚、白蘿蔔、蔥、姜、花雕酒、鹽。
做法:
首先,把鯽魚洗淨後瀝乾,並用廚房紙巾擦乾表面水分。接著把蘿蔔去皮切條;蔥打結;薑切片。接著在鍋內熱油,爆香幾片薑片,加入鯽魚煎透,煎至兩面的魚肉變色。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冷水、開水均可),加入蔥和姜,大火煮開,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煮至酒氣消散。撇去浮沫後轉中火,保持一定的沸騰,加蓋燉煮至湯色發白(約30分鐘)。加入蘿蔔條,繼續煮約10分鐘,加入少許鹽,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滯,明目潤膚。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星期五:田園蔬菜龍骨湯
原料:豬龍骨1根,胡蘿蔔1根,西芹2根,蘑菇10朵,玉米1根,姜8片,鹽、味精等調味料適量,香蔥若干。
做法:
先將龍骨洗淨,放入冷水鍋內加熱至沸騰,然後將水倒掉;接著將龍骨洗淨,放入砂鍋內,加入足量的冷水,放入薑片、蔥段,用大火燒開,然後轉為小火,撇去浮沫;慢慢燉煮,在1小時後再加入胡蘿蔔繼續煲,過1小時之後加入蘑菇、玉米和西芹,繼續煲20分鐘左右,最後加入適量鹽、味精即可。
功效:在燉肉時加入各式蔬菜,葷素搭配可以提高食物蛋白質的質量和利用率。有葷有素還可以促進膳食中鐵質的吸收,改善膳食中鈣和磷的比例,保證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攝入的平衡與充足,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
星期六:山藥小排湯
原料:小排400克,山藥150克,枸杞10克,胡蘿蔔30克,生薑3片,家樂濃湯寶豬骨湯1塊,3碗水(約750毫升)。
做法:
首先把排骨洗淨,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山藥、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滾刀塊。接著,在鍋內倒3碗清水,加入薑片,待水煮開之後,將濃湯寶放進鍋中,攪拌至完全融化。最後,放入小排、胡蘿蔔、山藥和枸杞,待水沸騰冒氣後扣上蓋子加熱15分鐘即可。
功效:黃豆、山藥和各種肉類都是補鈣的好幫手,黃豆還含有豐富的鐵質,能讓你青春常駐。
星期日:香菇雞翅湯
原料:香菇200克、雞翅400克、蔥姜適量、八角一個、紹酒1小勺、鹽胡椒粉各3克。
做法:
首先把雞翅加一塊姜,放入冷水中煮開,撈出備用;香菇沖洗乾淨,去蒂。然後用小刀在香菇頂端斜著切上四刀,切出星星的形狀。鍋中倒入清水或者高湯,將雞翅、香菇、蔥姜等一同倒進去。接著用大火煮開,並加入紹酒,轉用小火煮20分鐘。
功效: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良好的防病抗病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