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僧寺夜讀1

  【文言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架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後。鄉里小兒竟遮道訕笑,冕亦笑。

  【翻譯】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唸書。聽完以後,就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為何不由著他呢?”王冕於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裡。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竹簡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成了精通儒學的人。韓性死後,他的門人像侍奉韓性一樣的侍奉王冕。那時王冕的父親已死,王冕便將母親帶入越城供養。時間久了,母親想念故鄉,王冕就買了頭白牛駕著母親,自己穿戴著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隨在車子後面,鄉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兩旁笑,王冕也笑。

  【註釋】

  (1)牧:放牧牲畜。

  (2)竊入學舍:偷偷地進入學社。

  (3)諸生:學生們。

  (4)已:畢,完。

  (5)輒:就。

  (6)撻(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7)已而:不久。

  (8)痴:此指一心一意,沉醉於……

  (9)曷不聽其所為:何不聽憑他做想要做的。

  (10)依:靠著。

  (11)執策:拿著書。

  (12)長明燈:佛前晝夜長明的燈。

  (13)達旦:到早晨,到天亮。

  (14)土偶:用泥土塑成的佛像。

  (15)獰惡可怖:猙獰兇惡,令人害怕。

  (16)恬:安然無動於衷的樣子。

  (17)異之:認為他與眾不同。異,形容詞作意動用。

  (18)錄:收。

  (19)通儒:博學的儒生。

  (20)被:通“披”,穿戴。

  (21)亦:也。

  (22)隴:田埂。

  【啟示】

  王冕僧寺夜讀,講述的是元朝的文學家、書畫家王冕少年時一心讀書求學,終成通儒的故事。王冕的成功,詮釋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內涵,啟迪我們學習要好學不倦,專心致志。

  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在於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啟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王冕僧寺夜讀2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誕撻。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咒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譯文

  王冕,諸暨人,在他七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要他在隴上放牛,他卻偷偷地溜進學舍聽學生們唸書,聽了就默默記住,有時晚上回來竟忘了牽牛。有時會有人把牛牽回來,責備說踩了他的田, 他的父親生氣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打完了還是不改。 他母親說:“兒子讀書像這樣痴迷,為什麼不讓他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呢?”王冕於是離開家,到寺廟旁居住,晚上就出來,在佛像的大腿上坐著,拿著書照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大多數是土造的,猙獰可怖,王冕雖然是小孩子,但他坦然面對好像什麼也沒見到,一點也不怕。安陽的韓性聽說後對他感到驚異,(就)收他為弟子。王冕努力學習於是成為博學多聞、通曉古今的大儒。

  賞析啟示

  文章告訴我們: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在於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啟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後天教育重要,要充分利用家庭社會為我們創造的學習條件,刻苦用功,踏踏實實學習。

王冕僧寺夜讀3

  我是王冕,現在有人說我是博學的儒生。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恐怕與我小時候的好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我七八歲時,家裡很窮,上不起學。每次經過學堂,看著與我年紀相仿的孩子讀背詩書,心裡免不了一陣羨慕。又是一天清晨,父親讓我放牛。我牽著牛漫無目的地走著,卻不知不覺走向學堂。我聽著琅琅的讀書聲,心裡又開始癢起來。為了不引人注意,我把牛牽到了一棵大樹後,然後悄悄溜到學堂。透過視窗向內望去,教書的先生臉上滿是陶醉的神情,我也被他所教的內容吸引。那些充滿韻律美的詩詞、文句,一下子把我帶進了一個充滿美好與安寧的世界。

  正當我沉醉於其中時,先生放學了。我不敢懈怠,在回家的路上,一直默誦著之前學堂聽到的內容。我邊走邊背,不覺已走進家門,但父親卻一副兇相。我不明所以,父親大喊:“玩得把牛都忘了?!”我這才猛然記起我們家的牛。父親拿起竹板,朝我打來。我立刻逃出家門,跑向學堂。誰知,牛早已不見了。我大聲吹著口哨,也沒聽見牛回應的聲音。這可把我急壞了。眼見天越來越黑,只能到處亂奔撞運氣。

  最終,牛是找到了,但免不了父親的一頓揍。夜裡,我仍唸叨著白天學到的詩文,但第二天,父親防止我再“貪玩”忘了牛,讓我待在家裡。可一想到學堂裡那些活潑的內容,我茶不思,飯不想,晚上輾轉反側。沒過幾天,我又偷偷溜到了學堂。可惜,我太痴迷了,又忘記了時間。父親知道了我白天不幹活,跑出去聽人家上課,很是生氣。但母親站出來說“兒子一心想學習,為什麼不讓他做想做的呢?”

  不久,我辭別了父母,靠著寺廟住下。夜晚,我拿出幾本借來的書,去苦於沒有油燈來照著讀書。望著寺廟前的光,我靈機一動:為何不利用不滅的長明燈呢?於是,我跑到佛像前,準備坐下。平時聽別人說佛像長得很恐怖,我正準備瞧上一眼,又望向手裡的書,心想:不管了,我迫不及待地要讀書了。直到清晨,我才發覺天已亮。像這樣晝夜苦讀的日子,我早已數不清了。

  後來,我的恩師韓性收我為弟子。在他的教導與我的勤奮努力下,終於成就了現在的我。願大家從我的經歷中能得到一些啟發。

王冕僧寺夜讀4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013題。(16分)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授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或有所聞。

  【乙】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餘幼時即嗜學( ) (2)既加冠( )

  (3)聽已 ( ) (4)琅琅達旦( )

  11.與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B.必以分人

  C.計日以還 D.以刀劈狼首

  12.翻譯下列各句。(6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

  (3)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13.讀了【甲】【乙】兩文,宋濂和王冕你更欣賞哪一個?試結合選文簡要說說自己的理由。(3分)

  參考答案:

  10.(4分)(1)喜愛、愛好 (2)已經 (3)結束 (4)早上、清晨、天明

  11.C

  12.(6分)

  (1)因此別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

  (2)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

  (3)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

  13.(3分)王冕幼時讀書志向堅定,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

  宋濂學習勤奮刻苦,尊師,求學誠心。(意思對即可。)

王冕僧寺夜讀5

  閱讀下面課外文言文。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布;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1、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1)琅琅達旦( )

  (2)或牽牛來責蹊田( )

  (3)已而復如初( )

  (4)安陽韓性聞而異之( )

  2、下面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聽已,輒默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記敘了王冕勤奮讀書的哪兩件事?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到的啟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天亮、早上

  (2)有人

  (3)過後,不久

  (4)認為王冕與眾不同

  2、(1)手裡捧著書,藉著佛像前的`長明燈光讀書。

  (2)王冕聽完後,就默默地記住。

  3、第一件事:學舍偷聽讀書;

  第二件事:寺廟借長明燈讀書;

  啟示:圍繞學習成才這一中心(言之有理即可)。如: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學習條件差,只要努力,照樣能成才;逆境出人才等等。

王冕僧寺夜讀6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10、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竊入學舍 ②曷不聽其所為?

  ③琅琅達旦。 ④安陽韓性聞而異之

  11、與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B.必以分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以刀劈狼首

  1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2)冕小兒,恬若不知。

  13、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什麼?(2分)

  參考答案:

  10、(4分)①偷偷地 ,暗中,悄悄地。 ②通何,為什麼 。

  ③ 早晨。 ④意動用法,對感到驚訝

  11、c(2分)

  12、(2分)(1)王冕於是離開家,緊挨著一座寺廟住下來。

  ( 2) 王冕是小孩子,卻滿不在乎像沒有看見似的。

  13、(2分)其根本原因在於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

王冕僧寺夜讀7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後。鄉里小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竊入學舍 ②時冕父已卒 ③兒痴如此 ④恬若不見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正確的兩項是( )。

  A.聽已輒默記(完畢)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離開)

  C.安陽韓性聞而異之(不同) D.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躲藏)

  3.與“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B.必以分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以刀劈狼首

  4、翻譯下列句子。

  ① 或牽牛來責蹊田。

  ② 曷不聽其所為?

  ③ 門人事冕如事性。

  ④自被古冠服隨車後。

  5.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

  6、這兩段文字說了王冕哪兩件事?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參考答案:

  1.①私下,偷偷②死③入迷④安祥的樣子2.AB3.C4.①有的人牽著牛來責怪王冕踐踏他們的田地②為什麼不就讓他讀書呢?③他門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韓性一樣④自己穿戴著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隨在車的後面5.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6.勤奮好學,孝敬父母

王冕僧寺夜讀8

  王冕是諸暨人,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卻因為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堂,只能在家幹農活。七八歲時,許多小夥伴都被父母送去了學堂,王冕非常羨慕。他常常問曾經同村的好友借書來閱讀,有不懂的也常常向他們請教,他十分渴望能夠真正坐到學堂裡去聽課,可是因為沒有錢只能留在家中,每天都夢想著有一天能走進課堂。

  一天,他的父親讓他去田埂上放牛。王冕趕著比自己還高一些的牛走在小路上,耳邊突然傳來了琅琅的讀書聲,原來不知不覺已經走到學堂外了。王冕心想:“學堂外的草地也足以讓牛吃一段時間,不如我進去聽一會兒吧。”於是,他將牛拴在樹上,自己則偷偷溜進學堂,在窗外聽著學生們唸書,在沙地上用小木棒寫寫畫畫,完全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直到夕陽西下,學生們都從學堂裡歡笑著跑出來,他才想到父親讓他日落前回家,於是他立即起身跑回家。母親看他空著手,便問道:“你的牛呢,怎麼一個人回來了?”王冕這才意識到牛還拴在學堂外的樹上呢,只好向母親坦白自己去學堂聽課的事,匆匆跑回去牽牛。晚上,父親聽說了此事,很是憤怒,用鞭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頓。可是王冕不久就忘了肌膚之痛,又忍不住去學堂聽課了。母親心疼兒子,對丈夫說:“孩子對讀書如此痴迷,我們還是滿足他的願望吧。”父親想想兒子喜歡讀書也屬好事,說不定將來還能成大器呢,便答應了王冕讀書的請求。為方便學習,王冕離開了父母,居住在佛寺中。

  來到佛寺後,王冕如飢似渴地學習。每個夜晚,他總是偷偷跑出房間,坐在佛的膝蓋上,捧著一本破舊的書,聚精會神地閱讀。寺院長明燈的火焰隨著夜風輕輕搖曳,王冕在光影下一直讀書到天明。那時候,寺院的佛像大多是土製的泥偶,做工並不精細,在搖曳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恐怖。王冕年紀雖小,卻並不懼怕,對恐怖的影像無動於衷。也許只是因為他讀書太專心,根本無暇顧及它們吧。王冕的書不多,常常是一本書翻好幾遍,書頁都翻爛了,裡面的文字都十分熟悉,幾乎可以倒背如流。

  王冕喜歡讀書,勤奮學習的事蹟很快在鄉里傳開了,會稽有一位大學士名叫韓性,聽說了此事,認為這個孩子十分奇特,是個值得培養的好孩子。於是,他找到王冕的父母,提出想讓王冕作他的弟子。從此,王冕跟隨韓性繼續用功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博學的儒生。

王冕僧寺夜讀9

  王冕者,諸暨①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②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亡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③。父怒,撻④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⑤映長明燈⑥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⑦。冕小兒,恬若不見。

  安陽韓性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⑨。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架母車,自被⑩古冠服隨車後。鄉里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

  【註釋】①諸暨(jì):縣名,今屬浙江省諸暨市。②隴:通“壟”,田埂。③蹊田:踐踏田地。④撻: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執策:“策”通“冊”,拿著書。⑥長明燈:佛像前晝夜不滅的燈。⑦獰惡可怖: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獰:兇惡。⑧韓性:紹興人,大學者。⑨通儒:指博學多聞、通曉古今的儒者。⑩被:通“披”,穿。

  20.(2分)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父命牧牛隴上 ( ▲ ) (2)亡其牛( ▲ )

  (3)或牽牛來責蹊田 ( ▲ ) (4)門人事冕如事性 ( ▲ )

  21.(3分)選文第一段寫了王冕哪兩件事?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

  答: ▲

  22.(4分)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

  譯文: ▲

  (2)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譯文: ▲

  參考答案:

  20.(1)放牧 (2)自己(他)的 (3)責怪 (4)對待。(每空0.5分,共2分)

  21.①在隴上放牛,溜進學舍聽讀書。佛像腿上,伴長明燈夜讀。②表現了他渴望讀書、刻苦讀書的品質。(意思相近即可,前一問每點1分,共3分)

  22.(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拿著書映照在佛像前的長明燈下誦讀,(書聲)琅琅地讀到天亮。(“潛”“策”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

  (2)安陽的韓性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這孩子與眾不同,(將他)收為學生,(他)於是學成了博學多通的儒生。(“異”“遂”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