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氫酶米氏常數的測定
過氧化氫酶米氏常數的測定
一、 實驗目的
1. 瞭解米氏常數的測定方法
2. 學習提取生物組織中的酶
二、 實驗原理
1. 米氏反應動力學
米氏方程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2. 米氏常數的意義:
① 反映酶的種類:Km是一種酶的特徵常數,只與酶的種類有關,與酶濃度、
底物濃度無關,過氧化氫酶米氏常數。
② 米氏常數是酶促反應達到最大反應速度Vmax一半時的底物濃度。其數值大
小反映了酶與底物之間的親和力:Km值越大,親和力越弱,反之Km值越小,親和能力越強。
③ Km可用來判斷酶(多功能酶)的最適底物:Km值最小的酶促反應對應底物
就是該酶的最適底物。
3.米氏常數的求法:
該作圖法應用最廣。但在低濃度是v值誤差較大,在等差值實驗時作圖點較
集中於縱軸。因此在設計底物濃度時,最好將1/配成等差數列,這樣可使點距較為平均,再配以最小二乘迴歸法,就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結果。
此法優點是橫軸上點分佈均勻,缺點是1/v會放大誤差,同時對底物濃度的選擇有要求。<
4.氧化酶:生物體內重要的三種氧化酶類,其作用均是消除體內自由基: ①POD:過氧化物酶
②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③CAT:;過氧化氫酶
5.過氧化氫酶的作用:
植物體內活性氧代謝加強而使過氧化氫發生積累。過氧化氫可進行一步生成氫氧自由基。氫氧自由基是化學性質最活潑的活性氧,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氧化細胞核心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並且有非常高的速度常數,破壞性極強,可使細胞膜遭受損害,加速細胞的衰老和解體。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可以清除過氧化氫、分解氫氧自由基,保護機體細胞穩定的內環境及細胞的正常生活,因此CAT是植物體內重要的酶促防禦系統之一,其活性高低與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關。
6.過氧化氫酶活力的測定方法:
①紫外吸收法:
過氧化氫在240nm波長下有強烈吸收,過氧化氫酶能分解過氧化氫,使反應溶液吸光度(A240nm)隨反應時間而降低。根據測量吸光度的.變化速度即可測出過氧化氫酶的活性。(以一分鐘內A240nm下降0.1為一個單位)
②滴定法(高錳酸鉀法、碘量法)
在反應系統中加入一定量(反應過量)的過氧化氫溶液,經酶促反應後,用標準高錳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滴定多餘的過氧化氫。根據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過氧化氫的量即可測出過氧化氫酶活力大小。
7.實驗中的反應 :
H2O2被過氧化氫酶分解出 H2O 和 O2 , 未分解的 H2O2 用 KMnO4 在酸性環境中滴定, 根據反應前後的濃度差可以算出反應速度:
酶
2H2O2 ?→ 2H2O + O2
2KMnO4+5H2O2+3H2SO4 ?→ 2MnO4+K2SO4+8H2O+5O2
(本實驗以馬鈴薯提供過氧化氫酶)
三、 實驗試劑
1. 0.02mol/L 磷酸緩衝溶液 (pH=7.0): 實驗室提供.
2. 酶液: 稱取馬鈴薯 5g, 加緩衝液 10mL, 勻漿過濾.
3. 0.01mol/L 高錳酸鉀.
4. 0.098mol/L H2O2.
5. 25%H2SO4.
四、 實驗操作
取 6 只錐形瓶, 按下表的順序加入試劑.
先加好過氧化氫和蒸餾水, 加酶液後立即混合, 依次記錄各瓶的起始反應時間. 反映到達 5min 立即加入2ml 25%硫酸終止反應, 充分混勻.。用 0.01mol/L 的 KMnO4溶液滴定瓶中剩餘的過氧化氫至微紅色, 記錄消耗的高錳酸鉀體積.。
五、注意事項:
1.反應時間必須準確。
2.酶濃度須均一,若酶活力過大,應適當稀釋。
3.滴定終點的判定。
六、實驗結果:
過氧化氫濃度:0.098mol/L
稱取馬鈴薯的質量:5.00g
米氏常數Km= -0.1913
七、實驗結果分析:
1.曲線上少一個點的原因:
用移液管移取序號為2的過氧化氫溶液(應為1.25ml)錯誤的移取了1.75ml,故在製圖時將其捨去。
2.曲線線性較好(R2=0.9988)的原因:
本實驗採取了兩人分工的方法完成實驗,控制反應結束及滴定分別由一人完成,所以標準都相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
3. Km計算結果呈負值的原因:
Km呈負值(即整條直線都向下移動),亦即所有測定的v值都偏大。
由v=(c1*V1-2.5*c2*V2)/5,故推斷最可能的原因是V2整體測量偏小,可能的操作失誤是編號為0的空白對照組中高錳酸鉀的滴加量偏高,從而使除去該點的整體的高錳酸鉀量都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