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鄉鎮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十六大報告指出,“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前,發展民營經濟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市委提出實施“四化”戰略,把民營經濟作為發展主體,對推動全市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民營經濟機制靈活,最具活力,能夠有效地啟動民資民智,投入經濟發展,能不能發展好,事關經濟發展全域性。為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前段時間,我們就全鎮民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理性思考。

  一、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

  我鎮民營經濟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93年以前,是起步階段;93—98年,是穩定發展階段;98年至今,尤其是(上級市)市掀起第二輪招商引資高潮後,我鎮民營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和上檔升級的良好態勢,近兩年發展速度更快,其作為經濟增長點、經濟支柱、生力軍的地位日益凸現。到目前,全鎮登記註冊的民營業戶已達到1250戶,民營企業146家,從業人員近萬人。2002年實際完成工商稅收748萬元,佔整個財政收入的75%,全鎮儲蓄餘額1.8億元,人均3500多元,主要來自民營經濟。今年1—5月份,全鎮民營企業共完成銷售收入2.7億元,完成出口交貨值7800萬元,同比增長45%和205%,實現利稅2800萬元,增長46%。

  ——從行業分類上看,主導產業比較突出。目前,全鎮已培育形成了紙品、繡品、木器、農副產品加工、五金標準件、建築建材、汽車販運等主導產業,產業優勢比較明顯。尤其是紙品、繡品,依託流芳集團、銀泰繡品兩大骨幹企業,發育起一大批中型加工企業。其中生活紙加工已成為我鎮的一大特色和優勢產業,全鎮現擁有兩臺以上紙機的個體大戶就達35家;繡品加工,門檻低,上的多,上的快,目前全鎮社會加工點已達35處,社會加工戶1200戶,社會繡工4500人,並輻射到了周圍8個縣區25個鄉鎮。

  ——從規模上分析,一批民營企業成長為行業小巨人。目前,全鎮固定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民營企業達到6家,過500萬元的20家,過300萬元的24家,過100萬元的120家,其中流芳、銀泰、龍強已成為全國、全省同行業有影響的企業。全鎮用工100人以上民營企業23家,其就業人員佔全鎮總就業人員的85%。

  ——從產品結構上分析,外向型企業、出口產品成為發展主流。隨著中國“入世”,一批外向型民營企業迅速崛起。全鎮年出口交貨值超過1.8億元,在全鎮146家民營企業中,外向型企業45家,其中外商獨資企業3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7家;出口產品品種由原來單一依靠繡品打天下發展到木製拼板、塑膠彩印、機械緊韌體、農副產品半成品、紡織品、塑膠製品等200個花色品種;貿易伙伴也由原來主要出口日韓市場擴大到東南亞一些國家及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等30多個國家。

  ——從法人結構上分析,建立健全了市場化運營的法人公司結構。從成份上看,主要有三類:一是80年代一些頭腦靈活、搶抓改革發展機遇的個體大戶,經過長期的個人奮鬥、資本原始積累逐步發展成為規模企業。二是集體企業經過改組、改造、明晰產權關係,按公司化要求改制而成。三是國有集體企業人員因企業不景氣受排擠,跳出來利用自己懂技術、會經營、熟煉掌握市場行情等優勢合辦、自辦企業。

  二、當前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思想不夠解放,很難邁出第一步。一方面是管理部門、職能部門思想不解放,對民營企業的心理歧視短時間難以消除,貫徹落實有關政策時存在“吃回扣”和截留現象;另一方面是民營企業本身思想不解放,應當承認,現在國家鼓勵、扶持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已經相當寬鬆,但為數不少的自然人受文化層次、社會接觸面的限制,對政策瞭解不多,把積累起來的資金存在銀行裡,“有寶不顯”、“存錢備用”的觀念根深蒂固,捨不得投資。目前全鎮群眾儲蓄餘額達到1.8億元,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潛力,啟用民間資本,將會刺激全鎮經濟更快發展。

  二是起步投資過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快速上馬。儘管上級政策規定上專案只過註冊和環評關,但辦理具體手續時,在市場準入、資源利用、審批立項等方面沒有大的實質性的突破,需要走的程式仍然很多,需要收費的名目仍然很多、數額較大,造成上專案門坎較高,上馬較慢,從立項到投產,預備期太長。

  三是缺乏“頂天立地”的大專案。雖然我鎮民營經濟總量不小,有一定群體規模,在全市中的位次比較靠前,但處於有群嶺無高峰狀態,檔次和水平不夠高,相對缺乏具備一定實力、能代表相州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民營企業。

  四是宏觀指導做的還不夠。從總體上看,全鎮個體私營企業戶、民營企業較分散,聚集度不夠,這樣一方面造成主管部門徵稅收費難度大,加之經營者納稅意識差,該收的稅費不能全部收上來,造成地方稅收的流失;另一方面部分個體私營企業戶自律意識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有的甚至存在違章經營、違法經營、製假售假現象。

  五是企業管理不夠科學,企業家素質不夠高。多數企業辦的還是“父子廠”、開的是“夫妻店”,採用家庭式、作坊式管理,缺乏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只求生存、不求發展,缺乏當大老闆、幹大事業的雄心壯志。從全鎮看,多數企業自營進出口的份額還比較低,民營企業一年出口總額超過1億元,但絕大多數還是代理出口,受制於人,既不利於企業的擴張,又造成了稅源的流失。

  三、採取的幾項措施

  一是強化引導啟發。首先,強化宣傳發動,為民營經濟發展鼓勁助威。讓全鎮人民懂得,人人都能成為民營企業主,貧窮僅僅是由錯誤觀念造成的,要賺錢,要發家,首要的是改變觀念。在年終總結表彰會和全鎮民營經濟會上,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在發展民營經濟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激發各個層面投身民營經濟的熱潮;4月中旬,組織工商、稅務、招商辦負責同志和全鎮帶頭大戶到壽光稻田、高密密水街道等地參觀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動力。其次是樹立樣板,為民營經濟樹標引路。召開民營經濟專題會,讓個體大戶現身說法,介紹經驗,增強全社會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解決部分“持幣者”想幹不敢幹、想幹不會幹的問題,激勵廣大民營業者放開手腳,放膽大幹。三是加強領導,為民營經濟提供保障。主要領導定期登門拜訪,在建設工地、企業廠房現場辦公,瞭解企業發展情況,聽取企業負責人的呼聲,幫助企業發展出謀劃策,解決困難。

  二是放活政策。鎮裡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定》,明確提出“除了禁止的`,全是允許的”,取消限制,加快發展,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能幹什麼幹什麼,能幹多快乾多快,能幹多大幹多大。用鐵的手腕、鐵的紀律治理軟環境,對各項優惠政策,責成職能部門都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決不能以任何形式阻撓和截留。堅決阻遏“吃、拿、卡、要”和“三亂”行為,誰阻礙了相州民營經濟發展,誰就是相州的罪人。在收費上,實行“稅外無費”、“輕賦薄費”和“一個漏斗向下”的收費模式,大力削減面向民營經濟的各項收費,牽扯到土地、註冊等費用,只要鎮裡說了算的,一分不收。在貸款方面,積極推行企業聯保貸款和政府貼息貸款,為新辦企業提供充足的啟動資金,為企業發展壯大鋪路架橋。

  三是提高政治待遇。徹底消除“唯成份”論,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論英雄的原則,對民營企業主高看一眼,厚愛一層,除按貢獻大小進行物質獎勵外,還把民營企業主同村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一樣看待,目的就是讓發展快的、貢獻大的企業主有作為、有地位、有榮譽、得實惠。全鎮有5位民營企業主擔任村支部書記,有18位當選為鎮級人大代表,有8位還當選為市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社會上普遍形成了“人人羨慕民營業者,個個投身民營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是搞好服務。近幾年,我們按照“小政府、大服務”的要求,結合政府提速,把服務承諾、限時辦結、一站式服務和首問負責制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竭盡全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高規格、全方位的服務。首先抓了載體建設,圍繞打造一個堅實的發展平臺,我們沿206國道規劃建設了流芳工業園、鎮南民營經濟園、鎮北民營經濟園、糧油瓜幹市場、外商投資工業園、相州商貿城六大載體,力爭把這“四大園區”、“兩大市場”建成硬體最好、政策最寬、服務最優、發展最快的“相州經濟特區”,建成民營企業主看好的經商寶地。其次是圍繞轉變職能、改善服務,鎮裡建立了民營經濟綜合服務大廳,組織工商、稅務、土地、經委等職能部門聯合辦公,對民營企業註冊登記、執照辦理、土地審批等一切手續,實行一條龍服務,為民營經濟發展廣開方便之門。圍繞最佳化軟環境,鎮裡設立了民營經濟發展軟環境投訴服務中心,公開了投訴電話,研究制訂了個體民營企業權益保護意見,清理一切不合理的收費。

  五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主要組織實施了四個工程:1、“北水南調”工程,鎮南民營經濟園地下水不能滿足企業生產生活需要,我們投資30多萬元,埋設地下管道2870米,把鎮北民營經濟園的水輸到鎮南,供應福潤化工、韓國俊英紡織品等幾個大專案。2、變電站遷址擴容工程。原變電站裝置老化,容量較低,供電安全係數小,不能滿足民營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為此,黨委政府爭取市電力局投資800萬元,改造變換了原供電裝置,使主變容量達到了5000KVA。3、綠化工程,圍繞改善鎮區投資環境,沿206國道更新、改造綠化帶1.2萬平方米,在鎮南民營經濟園新植優質苗木15萬株。4、硬化工程,結合春季叫套工程,拓寬整修了流芳工業園、鎮南民營經濟園中心路,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村村通柏油路步伐的機遇,全部進行硬化處理。

  透過上述措施,我們計劃到2008年,初步形成鎮南民營經濟園和鎮北流芳工業園、相州商貿園和曹家泊市場南北呼應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力爭使民營經濟總量達到80%,增加就業人員1萬人,國家稅收達到3000萬元,真正把我鎮建設成為民營經濟強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