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思考

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思考

  “九五”期間,我省在區域經濟的劃分上,將13個地級市分為“沿江8市”和“蘇北5市”。經過幾年的努力,縱向比較各縣(市)都有較快的發展,橫向比較南北經濟發展梯度進一步明顯,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因此,省委“十五”計劃建議正式提出“蘇中板塊”的概念,將南通、揚州、泰州從“沿江8市”中劃出。在全省中比較,蘇中、蘇北同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其下屬縣(市)的經濟發展也不平衡,就南通地區而言也存在“南三縣、北三縣”之說。比較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程序,發達地區無不得益於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欠發達地區之所以滯後,開放型經濟發展緩慢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探討經濟欠發達地區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十分緊迫而重要的課題。

  一、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開放型經濟在經濟增長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重要,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決定著縣域經濟發展的快慢成敗。欠發達地區與先進地區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經濟實力的差距,但歸根到底是思想觀念的差距。因此,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儘快融入世界市場,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對於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發展開放型經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資訊科技的廣泛運用,地球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迫使我們必須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潮中去。我國加入wto後,我們是“與狼共舞”,國外先進的產品和技術會不斷向我們發出挑戰,我們的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工作思路、政策導向等都必須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相適應,必須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置,嫁接提高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同時,透過生產要素的國際間流動,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建立起高效的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欠發達地區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使之能經受住入世後的考驗,在廣闊的世界經濟舞臺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第二,發展開放型經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經濟欠發達地區往往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觀念,不敢加大投入,不願意到國際市場上去闖。企業產品檔次不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缺乏競爭力,遲早要被陶汰。只有主動地融入到國際大市場中去,積極尋求國外的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才能提升企業的產品檔次,增加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我縣聯發集團和鑫港公司在引進外資方面力度很大,特別是我縣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鑫港公司成功引進投資額達1400萬美元的“鑫港電動工具城”專案,今年一期工程將投產,全年可望實現銷售額3億元。透過引進外資,企業規模擴大,技術含量提高,企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第三,發展開放型經濟是培育管理人才、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引進外資並不是單純地解決資金投入不足問題,更重要的是外資引進後,還會帶來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現代企業的組織模式,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中方管理人員、普通職工都會在先進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受到鍛鍊、學到經驗、得到提高,從中培養出一批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幹,這將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筆寶貴財富,在經濟發展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經濟欠發達地區必須把開放型經濟定位在龍頭經濟的位置上,著力以引進外資,帶動外經、外貿,為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參與國際競爭奠定基礎。海安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家禽、絲綢、紡織等方面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勞動力素質比較高,勞動力價格相對於蘇南而言較低,必須抓住外商搶灘中國的機遇,做強優勢,吸引外商來海安投資。

  二、經濟欠發達地區必須牢固樹立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信心

  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欠發達地區開放型經濟既面臨發展機遇,同時也要接受嚴峻的挑戰,必須在更大範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程序,構築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推進縣域經濟國際化程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