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為切實解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休息時間不足,體育鍛煉時間被佔用的問題,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省教育廳近日釋出緊急通知,對全省中小學學生的作業量,睡眠等問題做出了明確的限定,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進和完善教學管理方法,使教育教學不斷邁進新臺階,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提高認識,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變教育教學方式。過去,由於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教師中存有課堂講得多,課外作業多,平時考試多,影響著培養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摧殘兒童的身心健康。對此,省教育廳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總是收效甚微。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多次召開教師、學生及家長座談會,尋找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而又屢禁不止的根源。調查發現,有些教師把提高質量與減輕負擔相對立。甚至有些教師還認為要減輕負擔,就不能要質量,要提高質量,就必須加大學生作業量,就必須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因此,我們組織教師反覆學習,深刻領會教育方針、義務教育法,幫助教師提高認識,做好素質教育思想轉軌工作。並幫助老師分析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主體,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學生課業負擔的輕重。因此,除了學生的因素外,還和低水平的課堂教學有關。使全體教師認識到,只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學生互動,才能做到輕負擔,高質量。

  2.研究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教材在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在課前多下功夫,下大力備好課,學生才能在教師引導下,輕鬆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上不費力的'接受知識,提高能力。因此,我們全體教師和學校領導一起研究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新教材,制定重點、難點的突破口。同時要求不同學科的教師要聯絡教學實際,精心備課、改進教學方法,轉化角色,使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我們還邀請縣教研室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搞備課講座,備課輔導。採取上觀摩課,聽課、聽報告等形式,與廣大教師進行深入細緻地交流,為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知識容量和教學質量做示範課,給教師帶來新的教學理念,也為同學們指明瞭方法和路子。由於我們緊緊地抓住了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所以學生學習輕鬆愉快,沒有壓力,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開發,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社會反映良好。

  3.以教研促教學,提高教師素質 “輕負擔,高質量”是課堂教學高水平的具體體現。能否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因此,我們除了支援、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外,主要開展各種業務活動,來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3.1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是根本。教師的素質對提高課堂效果,減輕學生負擔起著決定的作用。學習業務知識,博採眾長補己之短。組織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教改動態和教育理論,觀看優秀課教學錄影,加強教學改革的研究與交流。走出去學,請進來講。去年學生先後派出13人次到外縣市學習。聘請縣教研室業務行家到校評課,舉辦專教講座。調動了教師進行教改的自覺性,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2開展聽課,組織評課。一是開展互相聽課,要求同年級、同學科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讓教師在互相聽課中,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二是評選優質課,結合全縣優質課的評選,選出優質課執教者。然後再搞全校性的示範課,組織教師觀摩和評議,以促進廣大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4.限制考次,作業定量在深入課堂的基礎上,我們不定時地檢查各班的作業情況和課外活動,抓“面”蹲“點”,解剖“麻雀”,使作業量過大地減下來,同時明確規定各年級課外作業量和統考次數。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精選作業內容,提高作業批發質量,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複性、難度過大的作業,不準用增加作業負擔的方式懲罰學生。學校加強對各學科作業佈置的協調管理,控制學生家庭作業總量,並在家長的配合下保證小學生有九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時間。學校堅持每學期一次期末統考,不進行期中統考和頻繁的考試拉練,把主要精力放在課堂上,把競爭機制引上“輕負擔,高質量”的健康軌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