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釋詞法的理解介紹

漢語釋詞法的理解介紹

  前文我們談到,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並且從古今漢語淵源流變關係角度考察了古今詞義變化情況。似意猶未盡,基於此,本文試就漢語釋詞法方面談談我們的理解。

  筆者看到:漢民族語言其詞的構成由古而今、由單而雙呈合義組結狀態,古漢語兩個單音節詞合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在表意分工中漸趨明晰、清爽。諸如“涕淚”,由“涕”和“淚”合成,“涕”古義曰“眼淚”(《詩?邶風》:“瞻望弗及,涕淚如雨”),曰“鼻水”(《藝文類聚》):“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淚”,古今均指眼淚(《戰國策》:“士皆重淚涕泣。”)至唐,有“涕淚”詞(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忽聞涕淚滿衣裳。”)在現代漢語中,“涕淚”即指鼻涕和眼淚。再如“衣裳”,由“衣”和“裳”合成,“衣”古義曰“衣服”(《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又傳“上曰衣,下曰裳”(《詩?邶風》:“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詩?齊風》:“東方未明,顛倒衣裳”);“裳”,古稱裙為裳,男女皆服。古無“裙”字,《說文》作“群”,《急就篇》:“袍襦表裡曲領群”,現代漢語稱“衣”為衣服或衣裳,而“裳”則不作單稱,而以“褲”、“裙”等專指了。

  如上兩例,僅說明古今漢語合成的一個方面,且側重於詞的古今義,目的在於讓讀者瞭解古今漢語的構詞特點,並由此入手由古而今、由雙而單取“逆向思維”,在漢語釋詞中對一般語詞實行破解。例如——

  “歸省”,由“歸”和“省”合成。“歸”古義曰“返回”(《詩?小雅》:“薄言還歸”),曰“歸還”(《春秋》:“齊人來歸”);“省”古義曰“察看”(《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曰“問候”(《禮?曲禮》:“昏定而晨省。”注,“省,問其安否何如”),後有“省親”(唐《朱慶餘詩集》:“風塵歸省日,江海寄家心。”《新唐書?楊城傳》:“諸生有久不省親者乎”),探望父母或其他尊親。“歸省”,即回家探親的意思。

  “翩然”,由“翩”和“然”合成。“翩”,意即鳥兒輕快的飛(《詩?魯頌》:“翩彼飛鴞,集於泮林”);“然”,詞綴“……的樣子”(姚鼐《登泰山記》:“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翩然”,形容動作輕快的樣子。

  “業已”,由“業”和“已”合成。“業”,既然,已經(《史記》:“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已”,已經(《史記》:“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業”、“已”二字詞義重合,“業已”即“已經”。

  “詰責”,由“詰”和“責”合成。“詰”,問,責問(《左傳》:“赦罪戾,詰奸慝”);“責”,譴責,詰問(《管子》:“文姜通於齊侯,桓公聞,責文姜”)。“詰”、“責”二字詞義重合,“詰責”即詰問並責備

  “執著”,由“執”和“著”合成。“執”,持,堅持(《書》:“一人冕,執銳,立於階側。”《漢書》:“光執不許”);“著”乃“著”的本字,意為標著、標舉(《管子》:“鄉師以著於士師。”注,“著,標著也”)。“執著”原為佛家語,本指拘泥於民情而不能超脫,不了悟(《景德傳燈錄》:“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往生執著”),今呈褒義,意指有所追求而堅持不懈。

  “繁庶”,由“繁”和“庶”合成。“繁”,多,盛(《禮》:“拜至獻辭讓之節繁”);“庶”,眾多(《詩經》:“君子之東,既庶且多”)。“繁庶”,即盛大,眾多。

  由上觀之,現代漢語雙音節詞大多為古漢語單音節詞合成而來,至於少數單純詞諸如“逶迤、嶙峋、坎坷、蹣跚、彷徨”等,至於多音節詞如“念奴嬌、杯盤狼藉、時窮節乃見、一而再再而三”等仍可以作如是觀,一樣可以運用破解。尚且,古漢語單音節詞——又是字有“六書”,其間最主要的由表義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結合而成的形聲字——又是詞為代表的合成性特點,更為我們的漢語釋詞破解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