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撫孩子崩潰的情緒

如何安撫孩子崩潰的情緒

  孩子們經常會出現情緒崩潰的時候,媽媽去上班了、想要別人的玩具……總之,一切違揹他意願的事他可能會崩潰大哭,難以安撫。其實,按照”正面管教“的理論,只需要說一句話,孩子就會漸漸安靜下來。這種方法,我屢試不爽,從孩子不到1歲時你就可以開始嘗試了。

  對大腦成像的研究一再證明,用語言說出一個人心中強烈的情緒,就能夠讓這個人的心逐漸平靜下來。借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學教授丹·西格爾的說法,那就是:“說出來,就能捉出來。”

  我倆第一次替朋友照顧她2歲的小寶寶時,看見他哭著喊著要回家,我們想盡了也用盡了一切辦法。可是,其實我倆本應該直接以共情的方式來處理他的情緒,一直到他能夠慢慢平靜下來。

  我們應該這麼說:“噢,小乖乖,你想媽媽了,你想爸爸了,你現在覺得好傷心。唔,我知道,寶寶,你心裡可難受了。”我們還可以抱他看我家牆上貼著的他爸爸媽媽的照片,帶著他想象爸爸媽媽來接他的場景:“他們肯定會使勁抱抱你,抱得你心裡可舒服了。”

  後來,我們第二次照顧這孩子的時候,見他又哭著要找媽媽找爸爸,我就抱著他,輕輕地搖晃他,拍他的背,一邊用柔和的語調,替那還不會說出自己情緒的小寶寶,說出了他的情緒來。不到10分鐘,他就平靜了下來,並且很快在我臂彎中睡著了。

  你來替孩子說出他的情緒,並以此為主題跟孩子絮叨絮叨,這樣不但能安撫孩子的心,還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這麼去做。

  一旦孩子能夠說得出自己的情緒,他就會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感受,就此與人傾訴,決定自己該怎麼對應;他還能感應出其他人的情緒,並與之共情。據無數的研究顯示,這樣的孩子,不但面對挫敗時能有更寬廣的容忍度,而且更不容易陷入與他人的爭鬥之中。他們會活得更健康、更合群、更有專注力,也更少衝動。在學業上的成就,同樣往往會更高。

  若想要能夠代替孩子說出他的情緒來,你首先需要做到:

  能領會到你自己的以及別人的感受。你可以藉助不斷說出自己的感受來練習,比如說:“我覺得很生氣”“這太讓人喪氣了”。要站在“旁觀”的角度上來感受自己的情緒(“我注意到我有些傷心”),而不是站在“評判”的角度上來看(“我傷心了”),最好能拉開一點距離。

  能接納自己的以及別人的所有感受。也許,你第一次幫朋友照顧人家2歲的小寶寶時,你可能會這樣勸說:“等你爸爸媽媽來接你,你就可以回家了。現在你應該開心起來,應該去玩玩具。”或者是這樣:“男子漢都不哭的哦。”要麼就是:“你爸爸媽媽不在這裡,哭也沒有用,別哭了!”這幾種說法,都沒能夠說到點上,都沒能說出孩子心中的感受和情緒。

  我們自己就是這樣長大了的,漠視自己的.感受已經成了我們的根性。可是,如今我們卻不能把這樣的“接力棒”再傳給下一代。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已經再三證明,能夠接納並處理自己的情緒,這對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哪怕這麼做可能會讓人非常難受,我們也一定要學會接納和麵對。

  從科學層面上來說,按照某些科學家的解釋,情緒就是大腦把某件事情標為“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從抽象層面上來說,情緒就是情緒。我們都知道,不論我們如何想要掩蓋某種情緒、批判某種情緒,乃至期許能趕走某種情緒,這都是沒有用的事情。

  與其做無用功,還不如接納情緒來得更有價值。

  如何幫助孩子分辨自己的情緒

  ● 讀故事,對孩子講解故事中某個角色的情緒,並帶領孩子回憶上一次他也曾經歷相同情緒的情景。(Jo媽推薦:《菲菲生氣了》《羅伯生氣了》)

  ● 準備一套顯示不同情緒的圖片(可以是你自己拍攝的照片,也可以是雜誌上剪下來的圖片,或者是你買來的一整套圖片)。當孩子陷入某種情緒之中時,你拿出相應的圖片來,對孩子說:“這裡有一個傷心的小寶寶,看,他哭得好傷心。你現在也覺得傷心了,是嗎?”(Jo媽推薦繪本:《臉,臉,各種各樣的臉》)

  ● 用布絨小動物來“演劇”,藉此再現孩子之前所感受到的情緒。

  ● 帶孩子去專門引導小朋友梳理情緒的學校或者幼兒園,上課學習。

  ●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製作一支“情緒計量儀”,分別貼上平靜、快樂、懊喪、憤怒等的標籤。對孩子解釋為什麼有時候人的某種情緒會格外強烈。時不時問問孩子,根據“情緒計量儀”,他的情緒目前在什麼刻度上。這樣做能幫助孩子漸漸學會自己檢查自己的情緒狀況。

  ● 帶著孩子一起做“身體檢查”。比如說,“看,你的肩膀抬了起來,手也握成了拳頭,看起來你現在覺得十分懊惱,是吧?”

  趁著現在壓力都還小,趕緊開始練習起來

  為什麼要從孩子這麼小就開始教這些?因為,要想善於辨識自己的情緒,這實在是需要很多很多的練習才行。你肯定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擁有這一項重要的生活本領,來對抗將來肯定越來越高的壓力:上小學時被同學排擠,上中學時第一次失戀,上高中時害得球隊丟了分,上大學時功課壓力大到受不了,進了辦公室有無數工作中的煩惱,結了婚更要平衡婚姻中的諸多不順……

  請你試試看

  有些事情能讓小孩子氣得要死,而在成年人的眼裡卻根本不算回事。可是,如果你這時候說“好啦,沒什麼要緊的,行啦”,那就是漠視孩子的情緒和感受,這甚至會使得孩子更加氣惱。假如是你自己氣得要死,這時候你也不會願意聽別人這麼勸你,是不是?你若能在此時此刻替孩子說出他的強烈情緒來,孩子反而能平靜下來,進而聽得進你的勸慰和觀點:

  “你氣得要命,你一點也不想穿這雙襪子。你在說‘不要襪子!’可是外面天氣很冷,你的確需要穿上襪子。來,請你幫我把這襪子給穿到腳上,好不好?”

  “你是不是覺得很沮喪?我知道,一個人很想要一樣東西卻偏偏得不到的時候,那感覺可真是特別沮喪。我們會把這些莓子都帶在路上的,等到了該吃點心的時候,你就可以吃了哈。”

  如果你說出孩子情緒的時候孩子反而更生氣,那麼,請你先從客觀事實說起,然後跟孩子一起動腦筋想辦法,借用“頭腦風暴”的方式來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等事情過後,你們再回頭來說出剛才的情緒:“你想穿的是那件綠色的襯衫,可是,那件已經弄髒了。我們能不能想出其他辦法來……剛才那會兒,你可真是失望透了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