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
《傅雷家書》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我在老師的要求下讀完了他,並做了兩次讀書筆記。雖然不是自願去完成的,但是讀完了仍使我受益匪淺。
不過這受益匪淺,是不同於別人的。曾看過一個人這麼寫:“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並且能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是什麼樣的,便於溝通。”我不認同。這本書帶給我的是另外一些東西——大概是對做人處事溝通中問題的一些想法吧。
因為這本書是傅雷給他兒子的家信,也就是說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所以我先選了這個題目作為開頭。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不能夠控制的。我本身與父母的溝通並不是很好,但是我認為做一個好孩子那樣就能跟父母有很好的溝通。那麼問題就來了,好孩子是什麼?
好孩子是個定義。一個人人都熟知的定義類似於文明禮貌,有教養,學習自覺認真,成績優良,這樣的。從父母的角度考量好孩子就是順我所願,聽話乖巧,學習紮實認真,多才多藝,能得到羨慕最好能帶點名利什麼的。從孩子的角度講好孩子就是成績優異,性格好,人緣好的人。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出發,好孩子都應該乖。對,沒錯,父母就是喜歡乖孩子溝通,因為那樣子的孩子不會讓他們操心,能夠很體貼,能夠去了解他們的心理到底是什麼樣子。就跟個傀儡一樣,我認為那樣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認為做孩子不應該是一個好孩子,可以有叛逆,因為這很正常。乖是不對的。但是並不是說乖是不用的。溝通是兩面化的溝通是從兩面出發的,如果發生了問題,應該是從兩方出發解決,而不是一方面的退讓,那個退讓的一方不應該是孩子,也不應該是父母。
溝通就是這樣,應該是公平公正的,而不是什麼我要揣摩你的心去了解你的想法,這樣說出來的話,就不會讓你難受又能和平的解決事情。教育對於教育這個問題,專家研究了很久,有各種各樣的答案,什麼扮弱,補強,誘導,冷淡,受挫,放手,縱容,賞罰,製冷,包容,鼓勵,哎,太多了,我個人認為,好未來和好現在是不可兼得的,就對這些東西是比較反感的,我認為教育不是一種束縛,不是一種準則。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人去陪伴的,而不是需要冷冰冰的教育和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讓他明白他的學習是有多麼重要,或者說他做人要怎麼做。但是如果要在社會上立足,雙向解決是不可能的,有家人陪伴你長大也是不可能的。要做的只有微笑,因為這是做人之道;包容,包容一切,,去給別人賠笑;堅強就是難受,也要平靜,笑著說淚不過只是生理現象罷了。
感謝這本書和我的生活,告訴了我這些有點殘酷的生活之道。
也對這種本書說抱歉,明明是一本健康陽光向上,包含著真善美的書,呃,卻被我解讀出了一種很怨氣很冰冷的事實。
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2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顫。使我震顫的,並不是傅聰經過反覆錘鍊的高超琴藝,我不是精通音律之人,真正觸動心靈的,是傅氏父子間那份如明月般的別樣深情,鑲嵌在天幕中,散發出的熠熠光輝照亮了中國千千萬萬的父子。
這本書主要收錄了傅雷和夫人1954-1966年間與遠在異國的大兒子傅聰來往的近二百通書信,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有沉甸甸的分量。在這一封封家書中,不僅有對藝術的探討,還有綿綿不斷的相思和祝福。
傅雷父子間的別樣深情,如明月一般,皎潔無暇。天下愛孩子的父母不計其數,但傅雷的愛比普通的父愛更偉大。一九五四年傅聰剛離開時,他在信中寫道:“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熱愛呢?”這句話,寫得多麼情真意切,令人動容。但是,更可貴的是,在他的愛中,還有一顆藝術家擁有的赤子之心。“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多麼赤誠,多麼正直的一顆心!不加裝飾,散發樸實而又清澈的光輝。這份美好的情感,不僅深植於傅聰心間,而且值得每個中國人永存心中,並且不斷傳承。
傅雷父子間的別樣深情,如明月一般,雖變化多端,卻仍然深邃,悠遠綿長。這些信中,既有熱情似火的告白,又有平靜的一句句樸實話語;有時滿頁紙都閃爍著愛的火花,有時卻只有屈指可數的親切字眼。這正如同天上的明月,有陰和晴,有圓和缺,然而,它永遠是那輪月,只不過表現不同罷了。
多年的父子成兄弟,不知傅雷當年,伏案給兒子寫信時,有沒有想到蘇軾的名篇《水調歌頭》,而內心浮起幾絲傷感?也許,他和他的兒子已經有了無數次心靈的對話,明月,則正好是他們心靈間的視窗。他永遠在支援著,鼓勵著兒子。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縱使傅雷父子走過了人生的悲和喜,苦和樂,他們之間的別樣深情,一定會成為永不磨滅的經典,代代相傳。傅雷先生早已不在人世,但我想為世上千千萬萬的父子送上一句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3
媽媽在我讀四年級時就為我買了這本書,便沒有去好好品味。這當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讓人怎樣兼顧事務與學業。有了它,我便確定了路該如何取走,事該如何處理,人要怎樣去做。
《傅雷家書》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兒子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兒子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小書裡,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書中我也讀懂了自己面對以後的生活不是手忙腳亂地去過。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讓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條不紊,不去因為瑣事而放寬自己的事業要求。不因為自己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影響了自己分內的學習任務。做好自己,老師的作業認真完成,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父母多溝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理解你,懂你。
透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透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裡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4
幾組黑白照片,數不清的來往家書,譜寫著傅雷家的情與意。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著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
傅雷很愛兒子,雖然言語間總是嚴格的苛求,但在嚴肅的面孔下,卻藏著一顆溫柔的愛子之心。這絲絲縷縷的愛,不時從嚴肅中流露出來,流淌在字裡行間。在《十月三日》的信中,就有著這樣的摯愛與欣賞,他不會因為兒子才華出眾就放鬆教導,在兒子取得成就時也沒有高興得忘我,而是耐心叮囑兒子再接再厲,教會兒子正確對待得失榮辱。傅雷對兒子的愛,像呵護著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謹慎又溫柔,動人心腸。
傅雷也經常和兒子討論文學藝術。在信中,他與兒子討論了李白、杜甫詩的異同,分析了各自的長處、短處,再與蘇軾的詩相比較,不禁感嘆文人墨客高深卻無知己。在《三月二十七日夜》中,他提到莫扎特,把莫扎特給人感覺描繪得清晰、明朗,耐人尋味的文字寫盡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縹緲虛無、溫柔嫵媚。傅雷是循循善誘的父親,更是能和孩子的心靈碰撞、靈魂高度融合的益友。
每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傅雷對兒子的愛是諄諄教導,是吟唱在音樂藝術間的愛。而父親對我的愛,是不曾言說的安靜的愛。他很愛我,也很關心我的學習,但在我們的交流中卻從不提成績。只是,在我煩躁、迷茫、厭倦時,他會久久地陪伴在我身邊,用他的睿智明晰我前方的路,用他的摯愛溫暖我疲憊的心。他的聲音,總能使我躁動的情緒平靜,願意用心去思考、去反省,從不安沮喪到振作奮起。我的父親,像一盞黑暗裡的明燈,照亮我腳下的路,陪著我一路向前!陪伴,就是他愛我最好的方式。
傅雷深沉的愛,躍然紙上,信中的每個字都充滿著濃濃的愛意。品讀這深沉的父愛,就像品一杯上好的茶,入口微苦,回味卻是甘甜。一封封的家書,承載著多少的愛與思念,只怕,這張張薄薄的信紙,載不動這跨越大洋的許多的情與愛……
學生閱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5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傅雷對兒子的186篇書信裡,是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如何做人,人們說,子女像是一隻風箏,而父母,則是拉風箏的人,他們看著我們越飛越遠,捨去自己的不捨與深情,將我們再次放高,再次遠離,只望我們能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能遨遊天際,不論東西。
對於傅雷家書這本書,我想談的,只是兩個方面的內容,做人與親情。
我感謝於我的父母,我自某個時間點出生,自白矮成黑洞,在南北迴歸的線,於太陽直射的點,黃赤的交點為23.5個光年,我來到了這個世界,可以在這世間快樂的生活,可以看見這世間的一切美好,可以用心去感受這世間的靜美。我聆聽於明月驚蟬的幽靜,感嘆於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奈,也曾報一顆熾熱的愛國心,去賞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壯情。
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一個健全的身體,深刻的思想,溫度的心靈,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報答他們,只能付出當今每日之努力,望有日劍起茫茫峰巒,遙見繁煙紛飛落,青山茫茫雲霧徜徉,鋒芒必顯,金榜題名。望這世間悲歡的你,普通紛繁心事的你,有想要去的遠方,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不再試圖摘月,要讓月亮奔你而來。
親情很廣,需用一生去品讀,而做人也是一樣的。在本書中,傅雷先生曾說:“慢慢地你會養成另一種心情去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去驚心動魄,能夠從容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你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我很喜歡這句話中的淡然之感,但也羨慕野心之覺,在這茫茫時間,我只處於風華正茂,就是想要最好的,想做的事,直接去做,一敗塗地也好比從未開始。
你生而有翼,為何竟願一生匍匐前行,形同蟲蟻。你付出的每一點努力,都是為了你的未來增加一份勇氣與底氣。過了這段時間,人又要學會淡然,淡然是千帆之後的懂得,是一種至高的生活境界,人淡如菊,梅開偏偶,淡然是夜的精美,雪的輕盈,雨的飄逸,是一處獨處的美麗,越是淡然越接近自然,淡然是禪意中盛開的花朵。
傅雷家書這本書,教會我們很多,讓我們懂得的也很多,願你在聽,願你在品,願你能知道那兩個最愛你的人,那一場哲理人生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