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1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並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透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遊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遊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麼?

  2、投影出示遊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瞭解資訊: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透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透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並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麵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遊樂園,今天,我們去麵包房看看,看看那裡有什麼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遊樂園麵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麵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麵包?

  2、觀察瞭解資訊: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麵包?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麵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透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並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並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並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採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展,發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願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言並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1)收集資料。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透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麼,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舉手統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麼?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摺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裡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計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計表,分析資料。

  回答問題: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陳小菲)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計事物數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計表,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2、根據統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計表中你還知道什麼?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穫是什麼?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規律。簡單推理過程和找規律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後面學習機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單元主要是透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和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並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及列組合的數學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本冊教材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讓學生學會對於推理過程的簡單敘述。大部分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好,對所學知識基本上能回答出結果。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單元時,教學的重點要為學生提供猜想、活動交流的機會,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透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同時,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節,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透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數學思考: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問題解決: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等實踐活動,探索簡單事物的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發現數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去創造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1.根據已知條件透過活動判斷出結論,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

  2.運用排除、猜測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數字是幾。

  教學難點:1.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2.在於如何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推理過程。

  課時安排:2課時

  1.猜一猜(一)……………………………1課時

  2.猜一猜(二)……………………………1課時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製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訊: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麼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麼?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後,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鍊,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瞭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標,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標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係怎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