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務虛筆記》有感
讀《務虛筆記》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務虛筆記》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務虛筆記》有感1
文學有兩大永恆主題:人生與愛情。有太多的作品講述、探討,誰也沒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務虛筆記》中塑造了好多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愛情與人生,但一部幾十萬字的小說硬是找不出一個主角,每個人的經歷相互糾纏、交叉,成為一個人的另一種可能。
過去分為兩種,一種是被意識到的,一種是未被意識到的,哪一種才是真實的呢?意識到的歷史有沒有被意識改造過?史鐵生獨自搖著輪椅去古園讀書、思考時有沒有得出答案?他也解答不了。輪椅限制了他雙腿的活動範圍,卻限制不了思想的馳騁,寫作之夜,當他在思考時,他就成了C。
C是個殘疾人,當他遇到X時,愛情不期而遇,拋除C的殘疾與X家裡的“特殊情況”,兩人去登記結婚。登記處的老太太看到C,問,你們結婚沒問題嗎?老太太沒說太多,然而C看到了問號之後的懷疑。寫作之夜裡的每個人都告訴C:你不要太自私了,不要把一個好姑娘的青春也毀掉,你讓X離開吧,你仍然可以做她的朋友,一般的但是最親密的朋友,你愛她你就不應該愛她,她愛你你就更不應該愛她。每一個人也告訴X:你太自私了,別為了你的同情和憐憫,讓一個痛苦的人更痛苦,不如把C當作朋友吧,一般的但是最親密的朋友。
C面臨的選擇是放棄愛情的權力,做一個“好人”,成為F或O;或者跟隨自己的渴望,成為人人眼中的“自私鬼”。C還有一個問題,愛就必須因為殘疾而選擇孤獨?什麼才能證明愛呢?這也是L想不通的問題,直到後來C才明白,沒有什麼可以證明愛,愛情本身就是孤獨的證明。當C還沒有殘疾時他也可以成為WR,只不過殘疾先於愛情。
WR自小跟著母親生活,從未見過的父親讓他們背上“海外關係”的重擔。母親守著南方的小屋一年一年的等待出海的父親歸來,一直沒有訊息,為了生活帶著WR改嫁。
在中學大家都嘲笑這個來自農村的孩子,特別是那個“可怕的孩子”。那個“可怕的孩子”又矮又瘦,但是由一種非凡的才能,可以讓其他孩子感覺到強弱的差別,所有的小孩都要服從他,否則會被孤立。在“我”忍受不了“可怕孩子”的欺負後,給他重重的一拳將其擊倒在地,“可怕的孩子”不還手,卻以同情贏得了輿論的支援,將“我”孤立與群體之外。每個人都害怕孤獨,“我”為了討好“可怕的孩子”任憑他把黏黏的松脂塗在頭髮上,買來足球求“可怕的孩子”一起玩。
同樣遇到“可怕的孩子”並把他擊倒在地,WR選擇了再次出手教訓他,儘管獲得了孤立,WR也絕不服軟,他太誠實也太勇敢。
遇到O之後,WR見到了漂亮的房子和藏有一萬本書的書架,在O的.家裡,他讀完一本又一本的書。WR過份的聰明與誠實,讓O的父親為他半是欣喜半是擔憂:他將來或者有大作大為或者有大災大難。WR的未來被O的父親不幸言中,他因為太誠實的言論被帶進了隔壁的世界。分別時,O告訴WR會一直等他,就算是搬家也會在舊址上寫上新地址;再重逢,O在漫長的昨天裡一直期待與他相見,時間卻把WR帶向了別處。經歷牢獄之災的WR開始迷戀權利。
WR娶了一位身家顯赫的女子為妻,在一家大餐管辦婚禮時偶遇O,兩人相顧無言,不久,O也匆匆嫁人,像N一樣。
當WR去O家裡時,如果被姐姐稱為“野孩子”,遭受哥哥的鄙夷,那他就成了Z,O也成了那個九歲的女孩。從那棟漂亮的大房子出來後,Z便懂得了差別。跟WR母親同樣遭遇的母親改嫁,Z整天沉浸在畫畫和聽父親留下的唱片中,異母異父的姐姐M發現了Z的畫畫天賦,從緊巴巴的日常生活開支中擠出零錢給Z作畫需要的買筆買紙。
讀《務虛筆記》有感2
夜,寒涼清冷。我掩卷失語。
這不是一本小說,至少在我的眼裡,它已然不是一本小說。這是一個人的生命筆記。
閱讀過程中,我像是被吸進一個黑洞,在裡面見識了從未見過的萬千高深莫測,直到結束時依然恍恍惚惚。如果說感受,你讓我講,我也不知從何說起,我平庸的文字難以表達我靈魂的震撼,我生怕我不能確切地表達我的真實想法。
這本書難以概括大體講了什麼故事,因為這裡面牽扯到了十幾個人物,而且這些人沒有確切的姓名,只有一個英文字母來表示,比如女教師o,比如畫家z,政治家wr。他們的命運錯綜複雜就像是一張不太規矩的網,他們的人生軌跡時而有所交集,又好像在更多時候是個不相關的人,僅是在走屬於自己的路。他們的故事神秘中通露些許真實,有意思的是,作者也時常參與其中扮演一個角色。我在讀的過程中,腦袋裡總有不同的視角,時而在人群裡伸出手就能觸碰到他們的情緒,時而又像跳脫出了他們的世界,用一種理智客觀,甚至有些冷酷的眼光打量他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還未到的未來。這是作者給的,是他帶領著我,使我不至於迷失。這其中雖然涉及到很多人,但我仍是要說這是一個人的生命筆記。為什麼呢?大概是他們命運中的相似性吧。
務虛,務虛,必然是要探討虛無的。從愛情到生命到死亡再到宇宙,視野不斷開闊,緯度不斷升級,彼此之間零散而隱匿著聯絡,這聯絡不甚明朗,需得用些心才能感受到。我且拾起些碎片來說說。
關於“我”
作者書中對“我”的理解,令我有很深的感觸和強烈的共鳴,讓我一直對此略有所思的問題有了一個堅定的答案。作者說,他的出生對於他來說是個別人告訴他的傳說,世界從他自己有了意識才能是世界。我時常想,這個世界是真的嗎?別人眼裡的世界是怎樣的,會和我所認識到的世界差不多嗎?然而這終究是沒辦法解答的問題。不管兩個人的世界觀是有多相似,可是屬於他們的世界,終是隻屬於他們自己。這個世界裡執行著什麼樣的規律,有著什麼樣的風景,只能是由他們感受到。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發現,原來只有你自己可以主宰自己,那些過往成為你的束縛的東西從沒有真正地困住你。你的頭腦裡有了自我的意識,從這一刻開始便就能接受世界上的所有東西,可能還不能理解,但是能接受。
“我沒統計過我與多少個世界發生過關係。我本想借此關係去看看另外的非我的世界,結果他們只是給了我一些材料供我構築了這個對我來說的世界,正如我曾走過山,走過水,其實只是藉助他們走過我的生命。我看著天,看著地,其實只是藉助他們確定著我的位置,我愛著他,愛著你,其實只是藉助別人實現了我的愛慾。”作者這樣的哲思衝撞了我的心靈,讓我有了一刻的清醒。他似乎把自己放在一邊,宇宙和世界放在另一邊,相互對立,相互聯絡,孤獨至極,卻也強大至極。自我的地位是那樣不可動搖,不會為任何人失去自我。對於自我存在的認定,不是由外人那裡獲得的,而是在徹底的孤獨裡尋找到的,從此以後多麼自由,多麼自信。從此也明白“我從虛無中出生,同時世界從虛無中顯現。”
關於“命運”
“外部世界的歷史作用,將要或者已經與我的生命相遇了。對我來說至關重要的,是他以其一點等待著我的進入了。當你必然地要從其一點進入,我說過了,你就會發現自己被安置在一張縱縱橫橫編就的網中,你被編織在一個既定的網結上,並且看不出條條脈絡的由來和去處,那就證明歷史的確在。”任何軌跡,都好像是設定好了,昨天的事情因為今天的到來而成為歷史,今天發生的事情將要在明天成為歷史,這些無數個歷史看似因為成為了過去而不重要,實則一點一點,在你沒發現的瞬間不斷影響你的軌跡。“你推開了這個門而沒有推開那個門,要是你推開的不是這個門而是那個門,走進去,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這是一個人的生命筆記,雖寫的是眾多人的生活,但是作者把他們放進一個大格局,顯得人渺小又有力量,因為小了,所以看到的世界才大,因為小了,這些人就都可以是一個人身上的不同性質和不同面,從一個點開始奔向另一個點,並不知道最終要去哪兒,以及要去投奔的都是什麼。
這本書是一塊充滿未知的田地,你要靠自己開疆擴土,要隨著作者的思考而思考才能夠有所獲得。我現在年齡經歷確實有限,不能完全讀懂這樣一本充滿哲思的書,等到我的閱歷漸漸豐滿,或許又會有新的感慨。
夜,還是很靜很涼,彷彿這無盡的黑暗牽起我的閱讀之夜,秘密地連線上史鐵生先生的寫作之夜,如煙如塵,如幻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