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5篇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透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

  孩子是鏡子

  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裡,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想到,身體沒把握好平衡,打了個趔趄。就聽寧寧說了一句:“沈老師,你要留意呀,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不禁心頭一動。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我們,就像我們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嗎?

  模仿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願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於我們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父母都來學學。學學我們的髮型、衣服,甚至舉止言行等。這些可愛的小傢伙眼裡,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物件,並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孩子們就會關心我們,我們對孩子粗暴,孩子也會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裡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我們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我們要學習三思而行!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2

  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在理論層面上,我們都懂得“幼兒教育要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能動性,引導他們自主選擇遊戲”。但是,一直以來,孩子們的遊戲都是我們規劃好的,似乎離真正的自主相差太遠。開學以來,園領導們率先進行自主遊戲改革,在晨間鍛鍊活動和區域活動中,逐步實現了讓孩子們自主選擇遊戲材料、自主建構遊戲情節和內容,我們也在此引導下開始了自主遊戲的探索。

  在園裡實施自主遊戲的這段時間裡,我發現孩子們遊戲時快樂的身影、創意的行為表現越來越多了;玩區域遊戲時更加專注安靜了;晨間鍛鍊時比以前來的更早了……。在指導和學習的過程中,我對幼兒園自主性遊戲有了一些理解。

  首先,在遊戲觀念上,教師應做自主遊戲的支持者。作為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師掌控遊戲”的情況,尊重幼兒個體的獨立性以及自由選擇和充分活動的機會和權利,讓幼兒在遊戲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我們可以透過提供幼兒自主遊戲的環境條件和遊戲材料,支援幼兒自己要選擇玩什麼、在哪裡玩、和誰一起玩,從而激發幼兒的遊戲熱情,投入遊戲的主題意識。

  其次,在材料提供上,應多提供自然性、半成品的遊戲材料,且新舊玩具和材料之間應保持一定的比例。孩子與自然界的聯絡極為緊密,自然的材料總能引起他們的遊戲興趣,半成品的材料也總能引起他們富有創造性的遊戲構思,從而激發幼兒豐富的遊戲行為。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和幼兒一起採集自然界中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和資源,如各種石塊、貝殼,木塊、各種樹葉,還有各種果實以及野花、野草等等,充分利用幼兒對這些材料的興趣,啟發幼兒利用各種材料進行不同的探索。此外,要經常注意保持新舊玩具和材料的適當的動態性的比例。一方面,留下部分原有的玩具和材料,讓幼兒帶著新的想法使用以前使用過的玩具和材料,持續地發現、探索、遊戲;另一方面,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動態性的遊戲過程,可以及時呈現新的更復雜的玩具和材料,以豐富幼兒的遊戲情節和內容,鼓勵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幼兒更好地參與活動,獲得社會感和認知水平的提高。

  自主遊戲實現了“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更好的在遊戲中獲得身心和諧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3

  生活自理,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我教的`大班幼兒剛剛轉入就餐幼兒園,在自理能力方面明顯不如其他就餐三年的大班幼兒,一個小小的雞蛋皮便折射出幼兒自理能力的強弱,我班幼兒有很多小朋友不會剝,鬧出了很多笑話。魏會宇小朋友拿到雞蛋後站那不動,問老師:“老師,這個應該怎麼弄呢?”牟炳旭小朋友拿到雞蛋站那不動,我說跟其他小朋友學,還是不動,然後教他先往桌上碰一下,他便碰一下,揉碎皮,他用力過猛,一下捏碎了,蛋黃都出來了,掃了一地,最後勉強吃完了。還有反應快的小朋友邊看邊學,皮隨剝的不乾淨,但是總也會了。第二次吃的時候情況明顯好轉,都會剝了,吃的也乾淨了。

  一個小小的雞蛋皮難住了這幫孩子,讓我更是驚歎,這些心肝寶貝們在家裡都是什麼樣的生活,真正地小皇帝小公主,但卻讓他們喪失了最好的鍛鍊機會,這需要我們這些大人深省,什麼才是對孩子好,怎樣才是愛孩子,該放手時就放手,大膽讓孩子們做吧,他們會做的很好。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4

  我班的一群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這裡就說說我班的“調皮大王”田增暉吧,因為他太調皮,很少有人喜歡他。

  做操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會兒拍拍同伴的肩,一會兒又拉拉同伴的辮子,一會兒又亂蹦亂跳的。在戶外玩呼啦圈時,他總是去搶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並且還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斷好幾個;就連午睡時他也常常惡作劇,睡不著覺,他就一會兒拉拉棉絮,一會兒抓抓同伴的腳底,常常氣的我頭皮發麻。於是,漸漸地我覺得田增暉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點心時,李欣菲小朋友沒拿到餅乾,坐在座位上哭,是因為她來晚了,點名時沒點到她的名字,我連忙走到李欣菲身邊,安慰她說;“不哭,老師請阿姨到食堂裡去拿給你。”正哄著她呢,這時,田增暉快步走到李欣菲身邊說:“不要哭了,你吃我的點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認真地往李欣菲嘴裡塞,還嘟囔著:“沒關係,我媽媽經常給我買這樣的點心吃,你吃吧。”

  看著田增暉的舉動,我有點激動了,我把田增暉抱到自己腿上親著他的小臉,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調皮簡單的理解為破壞紀律,與老師或同伴作對,更不能全盤的否定他們,在感情上冷他們我們要用一顆溫暖的愛心去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很可愛,就像我們班的田增暉。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5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邊,告訴我這幾天多注意一點小囡。因為最近幾天接她回家時,她都會滿頭大汗。留心的家人還發現,只要是在家裡沒有事情時,她也會把兩條腿放在一齊用力摩擦,並且一會就渾身出汗。家裡人明白這是不良行為,但不明白怎樣幫她糾正,請我們幫忙她改正這個壞毛病。

  我明白,她的這種行為只可是是偶然碰到了身體的某個部位,喜歡那種異常的感覺,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糾正的方法。如果有幾天讓她沒有繼續受到這樣的刺激,很快就會忘掉的,但如果糾正不當,反而會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為養成不良習慣,到那時就不容易再糾正了。

  聽了我的解釋,小囡的奶奶鬆了一口氣。我之後告訴小囡的奶奶,應儘量多注意小囡的舉動,一經發現,要立即採取做其它動作或活動的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覺前等孩子獨處的時間裡,注意陪伴她,和她說話或講故事給她聽,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減少她不自覺行為的機會。平時應堅持多一份關心,多充實孩子的生活資料,減少責備、埋怨與壓力,更不能呵斥或打罵。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6

  飛飛和沸沸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總是一起玩,這不,在空中長龍上他倆也一前一後,緊緊跟隨,他們走到出口處,沸沸躺下了,飛飛用腳碰了碰他的頭,緊接著把腳抬起來,輕輕踩在沸沸的臉上,涼鞋硬硬的,踩在臉上不舒服。我看到情形不對馬上高聲嚷飛飛:“飛飛!”我走過去,沸沸自己爬起來離開了,飛飛愣在了原地。我問飛飛:“為什麼要踩沸沸的臉?”他一言不發,只是臉紅紅的。我問他:“如果有人用穿著鞋的腳踩你的臉,你願意嗎?”他搖搖頭。這時沸沸自己去蕩橋那玩了。我招呼沸沸過來,問他剛才的事情,他表示不喜歡被別人踩臉。我請他把不喜歡被踩臉的話告訴飛飛,飛飛聽了臉一直紅紅的,不說話。

  幼兒之間相處,經常發生一些“打鬧”現象,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充滿敵意的故意打、咬、踢,而是他們不太會友好交往,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友好造成的。本來是想表達“我喜歡你”,行為上卻是“推你”,“咬你”,“使勁摟你”,甚至“踩你”、“擰你”等不被接受的行為。

  對此老師要介入,請被“愛”的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使好朋友明白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別人是不喜歡的,從而逐漸產生正確的認識,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7

  “老師,趙國坤又拿我彩筆了!”、“老師,趙國坤拽我衣服了!”、“老師,趙國坤打我了!”。前一段時間我經常聽到小朋友們這樣“小報告”,而對於趙國坤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師,我不拿他彩筆了。”、“老師,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會犯一些小錯誤。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行為,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靜下心細細想來,是不是我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動作、行為往往比較衝動,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另外,我們在兒童心理學課上學過,幼兒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道理超出了孩子理解能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話,記不住那麼多道理。再說,他也不一定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才會出現“屢教屢犯”現象。

  後來我便換了一種積極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儘量用簡潔、明瞭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裡做得不合適了,應該怎樣做才對,並注意在不同情境中反覆強化。

  慢慢地,趙國坤小朋友行為有了很大變化,他所犯錯誤次數越來越少了,小朋友們都願意跟他一起玩了。

  有時候,老師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動力呢!

  珍惜孩子們愛心

  星期三下午大掃除,當我擦窗戶最上面玻璃時,由於太高,必須放上兩張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裡很害怕,訊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裡直髮怵。

  “老師,您小心點!”忽然一個孩子輕聲地說,接著全班幼兒一起說:“老師,您小心點呀!”並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給我扶著下面桌子:“老師,您不要怕,我們給您扶著。”我心裡一陣激動,而且心裡也一下子塌實多了。

  這些孩子們,心靈多麼純真啊!我一定珍惜他們感情,用十倍、百倍愛心去呵護他們,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8

  和孩子聊天樂趣

  雖然是大班孩子,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很差。所以我會經常和他們聊天,在聊天時候我發現了孩子們不少興趣及他們心裡想法。原本以為他們是快樂沒有煩惱,聊天后卻發現他們幼小心裡也有許多煩心事。

  和孩子們聊天讓他們普通話也有了進步,孩子們逐漸也喜歡和我聊天。透過聊天我知道了他們喜歡動畫片,知道他們喜歡聽故事,也知道了他們喜歡和班裡誰是好朋友,及對父母評論等。孩子們很能說,也很想說。但有時候是活動限制了他們,使他們沒有機會表達自己想法,所以在活動課中,孩子們自然也就說少了。

  多鼓勵少批評

  對於幼兒園孩子來說,愛玩是他們天性,孩子們之間肯定會有很多矛盾,因為每個孩子在家裡都是小皇帝,而小班孩子孩子更是如此,他們獨立性較差,但自私心理強。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一些小事動手,對他們進行友愛教育也起不到很好作用。對於活動不認真或接受能力差幼兒,我們教師態度是批評多,鼓勵少,不能讓孩子感受到一種被關愛情感。這樣,孩子們積極性會降低,以後也就更趕不上其他孩子了。不管孩子表現怎樣,他們都是純真,不懂得受約束。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更多愛和關注,讓孩子對教師有一種愛,這樣才可以和孩子相處更好。

  被孩子們感動從這時開始

  由於長期從事教學工作,落下了一上火嗓子就發疼、肩膀也痠疼毛病,疼起來時我自己經常轉動一下脖子,捏捏捶捶那痠疼肩膀。

  一天,我到班內聽課,坐久了,下課後自己用書本在捶我發疼肩膀,正在玩耍曉雲看到了很高興地走過來給我捶肩膀,說:“老師,你肩膀疼嗎?我給你捶捶。”但孩子太小,小手太小,根本不會捶。這時,又一個男小朋友看見了,走過來說:“不是這樣捶,這樣捶不管用。”又轉過身來用很甜聲音說:“老師,我勁大,我會捶,我來給你捶捶吧,我爸爸下班後經常讓我捶,還表揚我捶得很好呢。”我聽了,開心地笑容掛在了臉上。這時,其他孩子也圍攏來,你一言,我一語:“老師,我會,我媽媽去棚裡幹活很累,我也幫媽媽捶過。”“老師,我給你捶吧。”……

  我忽然發現孩子們是多麼可愛呀,感恩之心在他們幼小心裡已生根發芽,心裡一陣陣發熱,感覺肩膀已經不疼了,我被孩子們所感動,也從這時開始了……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9

  一天早上辰辰天真的問我:“老師,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的小紙船,有的浮起來,有的全溼了沉到水底”?仔細一問,原來家裡寫字紙不多,剛學會折小紙船的她又找來了餐巾紙折船。餐巾紙吸水性大,所以沉到水底。我靈機一動,這不是本節課的活動內容嗎?我請小朋友選擇不同的紙做小紙船,猜想實驗結果。

  由於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很多幼兒猜想是畫報紙做的小船能在水上游的最長,但也有的幼兒猜想是報紙。在玩一玩、做一做動手實驗中,幼兒的興趣最濃厚,探究欲也,看到小船吸水後的變化都能主動的和我、小朋友進行交流。但操作的過程中我問他們:“小紙船怎麼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們的回答很生動形象,他們說:“紙船都溼透了,餐巾紙做的小紙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紙裡面去了”?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實驗發現於自己先前的猜想有了一個對比,兩種認知衝突使幼兒更相信自己動手做的結果。在對幾種紙船吸水的現象中,幼兒瞭解了不同材質的紙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在傳統的科學教育中,我們更多的是採取從“聽”中學,既由老師講授某些科學知識,在透過一些考核方式讓孩子記住這些知識,而不是讓孩子直面真實的科學,在探索的過程中理解科學。

  這個活動中在創設一個合理的科學環境,提供孩子自己動手、動腦,主動去談就自然的機會,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在直接觀察、親自操作的科學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做中學”就是要讓兒童在自然和真實現象面前,感到驚異,嘗試去做,反覆去做,認真觀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老師家長應很好的利用孩子這一天性。積極的創造條件,讓孩子盡情的玩耍之中,感受生活中的事物的千變萬化,從而豐富自己的經驗,認識客觀世界。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0

  剛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將教室裡的地面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沒來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見龍龍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塊廢紙,看樣貌是剛剛從圖畫本上撕下來的。說實話,當時心裡很生氣,但是轉念一想我訓他一頓效果會好嗎我應對全班孩子說:“李毅坤剛才掃的這麼幹淨,看誰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廢紙”。我話音未落,龍龍急忙彎下腰撿起來了。於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動對幼兒進行職責心的鍛鍊和培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首先讓幼兒明確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好處。我讓孩子們群眾討論:為什麼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就應做哪些工作透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班裡的一員,是我們班的小主人,理應為班群眾服務,為小朋友們服務。

  我對班裡的值日生工作進行分工,將孩子們分為五個小組,每組六個人,他們分別負責自然區花草的澆水工作,養殖區小金魚和小烏龜的餵食工作,整理玩具櫥裡的玩具和幫忙老師對杯巾進行消毒。另外我還要求每個小朋友早上對自己的桌椅進行擦拭,經過努力,孩子們已經順利的適應了值日生的工作,每一天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們都能認真地做值日呢。

  透過做值日生,為孩子們創造親自勞動並參與管理的機會。並且改掉了許多的壞習慣,對於自己和同伴的勞動成果能夠做到珍惜。看著他們在做值日的過程中得到了鍛鍊,我很欣慰。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1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我也發現現在的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是越來越弱了,從早上上班到下班,一天之中會接到無數告狀的聲音。

  每天從早操結束,我的耳邊就不停的出現孩子們的告狀聲:“老師,韋佳寶打我。”“老師,孫炎有卡片。”“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起初,我們的處理方法是:不斷地詢問,調解。“佳寶,你不能打人,欺負小朋友是不對的,跟他說對不起”,“孫炎,你再拿卡片來老師就交下了······”可是,我們的口乾舌燥並沒有換來安寧,每天依然告狀聲不斷。

  於是我改變對待告狀的態度和方法,引導孩子自己處理同伴間的衝突,杜絕他們小題大做,張口就告狀的不良習慣。也為他們解釋了“告狀”一詞的真正含義,讓他們明白並不是所有的告狀都是好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現在班上告狀的聲音明顯減少了,孩子們能主動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其實有時孩子的行為都是成人的處理不當造成的,成人也應該進行不斷的反思。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2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完。田慶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韓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韓宇飛面前問道:“韓宇飛,你搶田慶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韓宇飛膽怯的說。“以後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於是我蹲下身來,摟住韓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麼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韓宇飛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於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韓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田慶文面前說:“田慶文,我的小汽車卻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田慶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了。

  我藉此機會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韓宇飛的有禮貌和田慶文的樂於助人,並號召全班小朋友向他倆學習。立刻教室裡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這件事使我想到,老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3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積極舉手發言並且思維活躍的就那麼幾個孩子,像張心瑜、王子嘉、劉晨嘯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很少發言,常常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為什麼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呢?是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從而使得思緒遊離與活動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卻因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發現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所在,並隨後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寧寧等孩子是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並及時對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對翔翔、一為這些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助他們將注意力及時引回來。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儘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獎以社會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發孩子們透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願望。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裡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日益響亮起來。看到那一隻只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動。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4

  娃娃家中的“爸爸”去超市買菜,回來的路上看到建構區正玩的熱火朝天,立刻被吸引了。於是他把菜籃放在一邊,就加入了建構區的遊戲活動。我關注到這一情況,繼續觀察等待了一段時間,看到這位”爸爸“仍然沒有回家的意思,就走到他身邊悄悄地對他說:“快點回家吧,媽媽還等著做飯呢?”“爸爸“終於想起來自己還是娃娃家的爸爸呢,趕緊提上菜回家了。

  幼兒對遊戲所模擬的場景以及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相關經驗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角色扮演的水平;而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社會性發展水平以及在遊戲中投入的程度也是決定幼兒在遊戲中角色扮演水平的重要因素。小班幼兒的角色意識不強往往在遊戲過程中沉迷於材料或因注意力的轉移忘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時,老師要在幼兒遊戲開展過程中,透過細緻觀察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給予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用語言提示幫助幼兒迴歸角色。就像上面的孩子在玩娃娃家的過程中,由於沉迷於建構區的遊戲而忘記了自己爸爸的角色,如果我們用生硬的語言告知他,趕緊回去你是娃娃家的,不應該跑到建構區玩,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孩子還有繼續遊戲的興趣嗎?所以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充滿智慧的指導方式,是孩子參與遊戲、發展能力的重要引導者。

幼兒園教育筆記隨筆15

  今日早上,我在打掃衛生時,李明小朋友的母親跑來對我說:“老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樣不進來?”媽媽著急地說:“他今日早上不願來幼兒園,此刻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著李明的媽媽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李明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為什麼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哄他來到活動室,讓他坐下,等他母親走後,我蹲下身子,撫摸著他的頭說:“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訴老師,你為什麼哭嗎?”他滿眼淚水地說:“老師,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師說一聲,讓我跳舞嗎?”我一聽,最終明白了,原先舞蹈老師在排節目時,嫌他動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來。我說:“咱們不跟舞蹈老師練舞蹈了,老師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參加咱們班的節目吧!”他說:“老師,我能行嗎?你會不會又不用我了?”我說:“不會的!”只見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說:“老師你真好!”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夠看出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多麼的強,那我期望各位老師在處理孩子們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們的感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