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舞蹈說課稿 奇克提麥說課稿

維吾爾族舞蹈說課稿 奇克提麥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維吾爾族舞蹈說課稿 奇克提麥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學生分析

  本課程授課班級為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接受能力較快、思維活躍,易於融入本課程學習氛圍,但部分學生行為習慣較差,學習態度不端正,有待多方、多時引導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維吾爾族舞蹈——奇克提麥》是學生在熱身及複習舞蹈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隊形創編的學習與練習。能讓學生更進一步的瞭解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也能為今後的工作與服務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掌握奇克提麥的節奏特點及動作要領,熟練動作及隊形創編的技法。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柔韌、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增強表現能力和創編能力。

  3、德育目標:陶冶美的情操,鼓勵學生勤奮學習,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人。

  三、教法分析

  本次課程教學中主要運用講授、啟發、示範、動作展示、現場指導等方法將預備知識傳輸給學生。其中動作展示採用隊形編排為例項,將上節課所學動作融入其中,激發興趣同時能鞏固要領,達到熟練掌握。現場指導法在學練時貫穿,及時指導學生易犯錯誤,達到規範標準。透過以上教學方法體現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四、學法分析

  本次課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思考、體會、練習、探究等學法掌握知識與技能,下面以隊形編排為例進行說明:在學習基礎動作之後緊接著運用討論法,讓學生設計下一個隊形的設計,給予學生思維空間、活學活用,以較為合理的方式調整保持注意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五、教學過程

  本次課程的教學環節由信心建立匯入、熱身、複習基礎動作、隊形創編、放鬆小結、佈置作業五個部分構成。

  (一)匯入——信心建立﹙2分鐘﹚

  首先提問維吾爾族舞蹈的種類,引出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奇克提麥》及重難點舞蹈隊形的創編。作為一名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礎,也會跳《校園民族舞》,因此本節課程同學們完全有能力學會並跳好維吾爾族舞蹈——奇克提麥。

  (二)熱身練習﹙3分鐘﹚

  本環節是學習的準備部分,要充分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免在後面的練習中身體的某個部位受傷。

  (三)複習基本動作﹙5分鐘﹚

  透過複習基本動作,熟悉動作要領,教師示範講解並及時糾正易犯錯誤。

  (四)隊形創編﹙30分鐘﹚

  本環節是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在熟練動作基礎上加入隊形的創編,配上優美的'伴奏音樂,使原本簡單的基礎動作變成一個小型的舞蹈作品,從中獲得成就感。首先設定一個基本隊形——圓形﹙第一個動作是行禮,應該先向觀眾行禮,舞者之間再相互行禮,因此圓形是一個較適宜的隊形﹚,在圓形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根據動作的幅度編排第二、三個舞蹈隊形,並和學生一起探究如何能在不改變隊形的前提下,運用高低層次的技法,使此舞蹈更具有藝術性。待舞蹈成形後,再整體練習2—3遍,教師引領並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五)放鬆小結﹙5分鐘﹚

  伴隨著舒緩、優美的音樂起舞,在樂曲中結束本課。在小結中再次強調奇克提麥的動作要領,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六)作業

  1、課後複習鞏固所學舞蹈動作及隊形,並嘗試創編其他隊形。

  2、蒐集並欣賞其他民族的舞蹈作品。

  六、課程資訊

  (一)專業培養的目標崗位

  舞蹈課程的開設為學習旅遊與酒店管理的學生適應專業需要,以培養學生藝術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為目的,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做到“視、聽、跳”一體,使學生更直觀地接觸音樂與舞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意識。本課程屬於藝術修養課。

  (二)課程的地位

  1、本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維吾爾族舞蹈》為舞蹈教學主要課程之一,作為一個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的新疆學生,應該結合其他相關專業課程,更多瞭解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熱愛家鄉,熱愛民族大家庭。我校是民漢合校,學習維吾爾族舞還有助於民族團結。學會並跳好維吾爾族舞蹈,能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便利,也為五湖四海的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2、本課程教學目標的確立

  透過《維吾爾族舞蹈》課程的學習,主要讓學生初步掌握維吾爾族舞蹈的風格特點及動作要領,熟練動作,學會靈活運用隊形變換技法。

  3、課程安排

  本課程安排在第四學期,共32學時。

  七、課程背景

  新疆自古以來具有歌舞之鄉的美譽。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由於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使維吾爾的民間舞蹈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維吾爾族舞蹈對身體的表現力要求非常細緻,從而形成“挺而不僵、顫而不竄;腳下不離散、上身撒得開”的舞蹈風格。

  八、課程思路

  (一)教學方法

  1、教師用啟發式的語言進行引導,教師示範,最後達到師生互動。

  2、體會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

  3、組織學生編排隊形,學生互評,教師引導。

  (二)教學途徑

  透過以上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當堂消化所講授內容,加以靈活,搭配應用,培養學生藝術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意識。

  九、課程實施的條件

  (一)教師自身條件:為培養學生藝術素質適應社會發展,授課教師應具有相關專業資格,還需具備新疆民風民俗的相關知識。

  (二)實訓實習基地:為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的演出比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