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系說課稿

齒輪系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齒輪系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座美麗的城市,參加全國“創新杯”說課比賽。我說課的題目是齒輪系。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過程和效果五個方面逐一闡述,首先來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機械基礎》(多學時)第七章第五節。傳動裝置是絕大多數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齒輪系以其獨特的優越的傳動效能,廣泛應用於機械,冶金、礦山、建築、航空、軍事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因此,齒輪系的相關知識是整個機械基礎教學的重點之一。

  2、教學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方能行動具體。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教學三維目標。其中,定軸輪系傳動比計算及方向判定為本課重點,齒輪系的分類和特徵為難點,齒輪系傳動路線分析則是關鍵點。

  二、教法分析: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點,我本著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取了任務驅動式教學,以分組教學的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於模型和玩具等學具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展現既獲取理論知識又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本課內容更側重於理論,傳統的講授往往事倍功半,對此,我採用了“寓教於樂”,變任務為遊戲,變理論為操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學法分析

  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基於學生的學情考慮的

  1.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能力分析

  經過前面學習齒輪傳動,學生有了初步的瞭解,但對齒輪系的綜合應用尚不明確,結合中職生的特點,我摒棄了機器中繁雜的輪系結構,而是化繁為簡,利用模型、玩具,透過分組討論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法和學法相輔相成,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收穫我行我能的體驗,激發他們持續努力,不斷的自我提升。

  四、教學過程:

  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具體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的教學安排是:

  玩具匯入,激發興趣;知識儲備,溫故知新;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學做結合,自我檢測;思維拓展,內容小結;課後作業,意猶未盡;

  課前三分鐘分發玩具,提出問題,玩與思結合,激發學生求知慾。

  回顧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的相關知識,為本節課的內容做準備,探究設疑:某機械傳動需要傳動比i=50,要求傳動平穩無衝擊,可採用哪類傳動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探究,發現齒輪傳動——尺寸太大;蝸桿傳動——效率太低。那有沒有更好的傳動方式呢?進入探究階段。

  在合作探究中,我沒有拘泥於課本,而是設計了兩個遊戲:火眼金睛找不同,心靈手巧做傳動,學生遊戲在先教師精講在後,充分貫徹做中學做中教的新課改理念。

  遊戲一:“火眼金睛找不同”。

  (取出模型到桌子上)讓學生找出輪系模型的不同之處。透過操作,學生很容易發現齒輪幾何軸線或定或動。進而引出教師精講齒輪系的.型別。定為定軸輪系,動為行星輪系。

  結合實物模型,配合多媒體動畫,學習掌握齒輪系傳動的特點。併為下一個遊戲做準備。

  遊戲二:“心靈手巧做傳動”。

  (出示齒輪玩具)組內同學互相合作,用玩具齒輪分別做齒輪傳動,使首末兩個齒輪轉動方向相反且轉速相差最大。

  這是課堂實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分組合作秩序井然,這得益於組內的每個學生的具體分工,各司其職。

  學生在做傳動時,會面臨傳動路線的設計問題,使轉速和轉向符合要求,實際是對輪系傳動比的計算和方向判定的探究。進而引出教師精講,將遊戲上升為理論高度,有了遊戲做鋪墊,這些知識變得簡單易懂。

  學做結合自我檢測,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現的舞臺,倡導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延續遊戲與知識的綜合,教師舉例:四檔驅動汽車及車床的變速箱,分析多個檔位傳動路線和傳動比,結合實際,深化知識。

  思維拓展

  學科綜合交匯處,思維碰撞昇華時。

  簡單的兩個齒輪的齧合傳動,經過綜合可以實現各種複雜的傳動,絕大多數的創新都是源於兩個或多個知識點的碰撞結合,將玩具拉線鵝拆開,向學生展示內部結構以及拍打翅膀的凸輪機構,引發學生自主創新——當機構遇到輪系,又會實現怎樣的運動形式?能否設計成玩具結構?引導學生敢於創新大膽創新。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很好的體現了課程要點,教學脈絡簡練了然,便於學生全面掌握。據此進行課堂小結,由學生自主總結,教師補充,並對小組提出指導性建議,培養學生“我的課堂我做主,一起交流同進步”的課堂主人翁思想

  作業佈置

  課後作業將課堂遊戲延續到課下,玩具的設計,激發了學生興趣,新舊知識相融貫,強調動手與創新,注重合作和交流。

  教學效果

  優點——

  課程設計貫徹了新的教學理念,屬於“分組聯動,和諧高效”的課堂,效果立竿見影。最大的亮點卻是在課下,讓學生知識融貫,學以致用。有位同學的設計還推到了淄博華洋玩具有限公司,計劃生產銷售。

  不足——

  模型道具有限,尤其是齒輪玩具限制了齒輪傳動的多樣性。

  改進措施——

  可輔助於三維軟體,如CAXA、SolidWorks、UG等,模擬齒輪系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感官認識進而提高綜合能力。

  課程雖已結束,但給人很多反思。理論知識雖枯燥晦澀,但經教師正確引導也可以變的輕鬆有趣。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帕夫雷什中學》中說過“教師,這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燈、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是他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會他們尊重科學、文化和教育。”

  有了教師正確的指引,學生可以更好的向前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