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早發白帝城說課稿

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早發白帝城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早發白帝城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7單元“遠行”的一篇課文。全詩運用誇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描述了長江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課程 “第一學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本課圖文並茂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2、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佔主導,有意注意時間短,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課標對二年級學習古詩的要求是“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我們不能隨意拔高要求。

  3、教學目標:結合課標精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認3個生字,學寫5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還、朝、重”。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4、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

  難點是透過學習,體會作者喜悅歡快的心情。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我準備採用“情境教學法、誦讀感悟法、古詩學習四部曲”最佳化課堂教學,並注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與文字對話,讓學生在讀中識字,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三、說學法

  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為此,本課教學中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理解詩歌時,誦讀為本,輔以想象;體會詩情時,角色體驗,品味詩句;學習引導上,課內扶學,總結方法,課外遷移,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學生“自能讀書”。

  四、多向互動說流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為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因此,課前師生一起欣賞、演唱谷建芬老師創作的兒童歌曲《讀唐詩》。孩子們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感受到唐詩的美妙,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形成“未成曲調先有聲”的課堂基調。演唱兒歌后老師順勢匯入新課。

  今天老師和你們去採摘一顆古詩明珠,就是大詩人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老師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帝”字,相機介紹白帝城的傳說及地理位置。

  這一環節的設計,採用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同時以講故事的形式相機交代背景,為理解詩意作了鋪墊。

  環節二、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了初步瞭解之後,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教方法,出示自學提綱。

  1、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藉助工具書,理解詩句;

  3、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討論。

  第二步透過摘星星、開火車等活動檢查識字情況,並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在指導識字中,重點強調“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

  第三步檢查讀詩情況。看是否讀通、讀順、讀準。

  第四步,交流評價、質疑解難。對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互動學習,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老師引導理解“辭、還、啼不住”等詞語。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這一環節的設計,著眼於一個“實”字,即落實識字任務,讀通全詩;體現一個“放”字,即在開放中培養兒童自主、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環節三、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

  “披文以入情”,“情動而辭發”。只有調動學生情感,語文才能學得活,學得靈。基於這一點,我力求做到以讀促悟,多元理解,達成學生個性化的感悟。

  1、圖文對照引讀:

  首先,出示“彩雲繚繞的白帝城”圖,從“彩雲”一詞中體會詩人美好的心境,引導讀第1句。

  接著,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線路圖”,從“千里”與“一日”的對比中體會行船之疾、詩人的心情之歡,對比朗讀第2句。

  然後出示“三峽壯麗的風光圖”,青山峭拔、輕舟漂飛,體會詩人快樂如風之情。美讀第3、4句

  最後出示課件:飛舟放歌圖,讓學生根據動態的畫面齊讀全詩,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2、個性體驗品讀

  在引讀的基礎上,學生閉上眼邊品讀邊想象。老師引導:你在詩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讀出聲情並茂,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這一環節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不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

  3、整體感悟賽讀

  當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後,我設計了“小李白”賽詩活動,同學們把全詩聯起來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這一環節,把讀與悟、想與說融為一體,透過想象美讀、比較品讀、個體賽讀、集體賞讀,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並感受到語言的優美。課件的出示,使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實踐拓展求內化促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指導寫字,第二步,引導遷移,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法,自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此環節的設計旨在促成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透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素養。

  板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是學生感知資訊的視覺渠道。我的板書簡明扼要,能幫助學生理解詩人喜悅的心情。

  結束語:以上設計我力求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