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精選15篇)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精選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從internet上下載資訊》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資訊科技教材第二版“第四章計算機網路基礎”中“第四節在internet上獲取資訊”中的第二塊內容。本節內容分2課時。《從WWW上下載資訊》是在學生熟知了www中的常見術語,IE的基本設定以及熟練掌握了透過關鍵詞,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詢資料的基礎上展開的第2課時的教學。在本課時中,學生透過完成特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鞏固了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搜尋引擎及關鍵詞,同時也有機地形成了學生對現有的資訊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以及鑑別的能力。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理解下載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目標:基本掌握下載的四種方式的方法中至少一種方法,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能在學習中探究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四種下載方式

  難點:四種下載方式和小組的配合

  二、說教法

  教師在佔用課堂時間較少(大約是30%)的情況下,採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來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法中適時地給予學生啟示。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透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電腦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更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並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為今後的網頁設計中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首先,在螢幕上展示“憶江南”的詩句並結合“乾隆皇帝七下江南”來引出江南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身為浙江人的自豪感。緊接著就創設一個情景:有一位外地來的遊客,她想在浙江遊玩,但她不清楚浙江都有些什麼名勝古蹟。於是,她希望能看到一份有關浙江旅遊的特色介紹。(這樣匯入新課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如果純粹地教學生下載的方法顯得比較機械而帶有程式性,創設情景之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內在的潛力)

  問:對我們美麗的家鄉,大家瞭解多少呢?——引出上網查詢資料和資料的儲存整理

  憶江南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二)新課

  1、介紹“下載”的概念

  2、四種下載的方式

  (1)儲存網頁:注意儲存時的型別(WEB頁,全部;WEB檔案,單一檔案;網頁,僅HTML和文字檔案),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型別

  (2)儲存圖形:最好能重新命名

  (3)儲存文字:注意儲存的載體為一些字處理軟體,易犯的錯誤為選中文字並複製後,在資源管理器視窗中直接貼上。

  (4)下載檔案:注意“在檔案的當前位置開啟”的含義

  法一:左鍵單擊

  法二:右鍵->目標另存為

  法三:下載工具,如影音傳送帶

  法四:右鍵->複製快捷方式

  *教師演示四種下載方式,其中下載檔案只演示前兩種方法,後兩種方法只簡單提及,由學生自行探索。

  *學生完成任務:利用搜索引擎,查詢並下載有關浙江的名勝古蹟的資訊,製作一篇圖文並茂的“浙江特色旅遊”的介紹

  要求:(1)、由小組合作完成;

  (2)、建議的分工模式:組長負責建立共享資料夾,各組員將收集到並經過篩選、整理等處理的資訊存入此資料夾中,最後由組長負責合成。軟體不限

  (3)、作品上傳到伺服器的“浙江之旅”資料夾中

  *學生代表演示作品

  3、總結學生演示內容並補充講解

  (1)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並得出結論

  (2)資訊的搜尋、篩選、整理和彙總的要點與注意點

  (3)小組合作的配合

  4、思考:還有沒有什麼別的軟體可以更好地表現和展示這些內容?(為網頁設計埋下伏筆)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選自華師版《初中資訊科技》教材第四冊第二章第五節,第二章的教學內容是用計算機制作和處理多媒體素材,主要安排了了解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多媒體檔案的收集和處理以及flash動畫製作的教學內容。本節是在學習了flash基本繪圖工具和建立簡單補間動畫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遮罩動畫的繪製。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教材中本節包含軌道動畫和遮罩動畫兩個內容,根據所帶班級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教學內容進行了分解,本節課只學習簡單遮罩動畫的製作。讓學生對遮罩動畫的原理有所瞭解,並能夠製作簡單的遮罩動畫,進一步提升學生動畫製作技能水平。

  二、說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資訊科技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透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夠使用flash基本繪圖工具繪製簡單圖形,並且能夠進行簡單的補間動畫繪製。對學習flash動畫的興趣也更加強烈。渴望掌握更深的操作技能,學習更復雜的動畫製作。但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習慣,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還有部分學生有畏難情緒,對理解難度較大和操作步驟較多的學習內容感到害怕,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說教學目標

  透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遮罩動畫的基本原理;明確遮罩層與連結層之間的關係。

  2.能力目標

  掌握遮罩動畫製作的基本步驟,能創作簡單的遮罩動畫作品。

  3.情感目標

  讓學生體驗作品創作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環保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瞭解遮罩動畫的原理、掌握遮罩動畫的製作步驟。

  2.教學難點

  理解遮罩與被連結層之間的關係。

  五、說教法學法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資訊科技素養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為根本宗旨。運用了“情境教學法”、 “微課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教學法”等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入到學習全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在突破重難點的基礎上完成教學目標。

  本節課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等學習方法,完成學習和創作任務。在不知不覺中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逐步養成合作交流的習慣,形成勇於探索的意識。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包括五個教學環節,即:創設情境,激趣匯入;觀察演示,探究新知;任務驅動,小試牛刀;拓展創新,一展身手;作品展示,評價激勵。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參入到學習活動中來。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透過播放同學們喜歡看的動畫片《貓和老鼠》的片段來創設情境,並透過動畫片裡使用到的探照燈效果來匯入新課—神奇的遮罩動畫。學生透過觀看動畫片,學習興趣得到提高的同時對這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有了直觀的印象。

  (二)觀察演示,探究新知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遮罩動畫的原理。這是本節課教學重難點之一。為了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原理,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黑夜”動畫例項,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項中圖層設定和圖層之間的關係,以及元件“圓形”所做的補間動畫型別。為了進一步的加深瞭解,我用兩張圖片做演示,一張帶橢圓形觀察孔的圖片放在一張寫有文字的圖片上面,透過移動上面一張圖片,可以從觀察孔中看到下面圖片上的文字。透過觀察和演示,引導學生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遮罩動畫至少有幾個圖層?圖層之間是什么關係?

  (2)“圓形”圖層中是什么補間動畫型別?

  (3)遮罩動畫的原理是什么?

  透過這三個問題的探究,學生基本能夠了解遮罩動畫的原理,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三)任務驅動,小試牛刀

  在瞭解了遮罩動畫原理的基礎上,學生要掌握遮罩動畫的製作步驟。這是本節課又一個教學重點。在這個環節中,我設定了製作完成“海底世界”遮罩動畫的任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製作步驟。學生透過老師提供的微課影片,並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歸納總結出製作遮罩動畫的基本步驟。

  出示任務一:利用微課影片,參考教材,自主學習,完成“海底世界”遮罩動畫。

  完成繪製後,學生進行操作演示,要求在演示的同時講解操作步驟。透過微課學習、動手操作、歸納總結和演示講解,學生基本能夠掌握了製作遮罩動畫的方法步驟,突破了教學重點。

  (四)拓展創新,一展身手

  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學習效果,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掌握了製作遮罩動畫的基本步驟的基礎上,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合作創作一件遮罩動畫作品。要求學生髮揮想象,大膽創作,依靠小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創作出優秀的動畫作品。

  出示任務二:以環保為主題,利用素材資料夾裡的圖片素材,小組合作完成一件遮罩動畫作品。

  (五)作品展示,評價激勵

  各小組拿出本組動畫作品進行展示,要求各組派解說員對本組作品的創作思路和製作步驟進行詳細講解。然後進行小組互評,交流心得,分享喜悅。教師根據學生作品的完成情況給予恰當的評價激勵。並對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進行歸納總結。

  七、說教學反思

  經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基本瞭解了遮罩動畫的原理,掌握了製作簡單遮罩動畫的操作技能,還在拓展創新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級設定任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技能。當然也有極少數學生沒能跟上教學節奏,學習效果還不明顯,今後還需要繼續努力,最佳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山西經濟出版社初中資訊科技第二冊第1單元第7課的內容,主要內容是完成遮罩動畫的製作。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運動補間動畫、形狀補間動畫,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而透過本節課的內容,也為之後深入學習《靈活的互動動畫》動畫做好了鋪墊。透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學會製作遮罩動畫,進一步提升了學習Flash動畫的興趣。

  二、說學情

  本節課的設計物件為初中同學,他們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透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熟悉Flash的介面,動畫原理、幀的基本概念,熟悉建立元件和設定元件屬性的一些方法,並進行了工具箱的一些操作,大部分學生會建立補間動畫、建立路徑動畫,能夠從外部匯入檔案到庫,本節課在補間動畫和路徑動畫的基礎上進行。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以下是我的教學目標:

  1、能夠知道Flash中遮罩的含義和原理,完成百葉窗遮罩動畫。

  2、透過獨立操作,小組合作等過程,能夠學會透過影片剪輯建立遮罩圖層的方法。

  3、提高自主學習、互相協助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好的課堂需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將重難點設定為:

  【重點】遮罩層的含義、作用及建立的方法。

  【難點】遮罩和被遮罩的關係,透過影片剪輯來製作遮罩層。

  五、說教學方法

  資訊科技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真正的達到因材施教,我將圍繞本課的學習重點,採用任務驅動法、提問法、演示法和合作學習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將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落實到具體的練習中去,在探索中體會學習知識的快樂。

  六、說教學過程

  以上是教學的藍圖,要想真正的落實,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設計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首先是匯入環節,我將採用設定情境激趣匯入的方法,具體的做法播放幾種遮罩動畫:探照燈效果、霓虹燈、電影文字、百葉窗、滾動字幕、放大鏡。讓學生直觀感受遮罩動畫。並進行提問:這幾種動畫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觀察後會給出我回答“都有遮住的效果”。此時我會順勢講解,這種動畫叫遮罩動畫,採用了遮罩的技術。從而匯入本節課《奇特的遮罩動畫》。

  透過展示豐富的遮罩例項,加上問題的引導,能在課堂伊始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新的Flash特效的興趣,從而順利開展課堂教學。

  (二)任務驅動,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透過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分析,我將從以下兩個任務進行講授:

  首先是任務一:講解遮罩動畫的原理

  首先我會在在一張不透明的紙上挖一個洞,將一張帶文字的字放在挖了洞的紙的下面。移動上面的紙,引出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的概念讓學生注意觀察並回答問題:“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什麼?被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讓學生認真觀察我的操作,能夠回答出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考並回答出,遮罩層決定動畫的形狀,被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內容。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在具體的遮罩動畫的原理難以理解,在具體的任務教學中,透過比喻幫助學生理解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的關係,為接下來動畫的製作做好準備。

  其次是任務二:製作“百葉窗”動畫。

  我會首先佈置任務,讓學生匯入兩張圖片作為遮罩層和被遮罩層,完成後提問學生匯入舞臺的步驟是什麼?學生參照教材1—3步,自主將兩張圖片“紅楓樹”“綠楓樹”匯入到舞臺中。總結出單擊“檔案|匯入|匯入到舞臺”、調整圖片的大小和位置為關鍵步驟。

  其次建立影片剪輯,我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透過矩形工具建立好“旋轉百葉”的影片剪輯。完成影片剪輯的製作後,讓學生總結出影片剪輯元件的作用和建立影片剪輯的步驟。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加深理解影片剪輯的概念和作用。說出影片剪輯是影片剪輯是包含在Flash影片中的影片片段,有自己的時間軸和屬性。總結出建立影片剪輯的關鍵步驟為“插入|新建元件”、“型別”設定為“影片剪輯”、在時間軸上建立補間動畫。

  最後為“紅楓樹”圖層設定影片剪輯遮罩效果。讓學生自己參照教材設定完成後,透過巡視指導發現學生製作的過程存在的問題,完成“百葉窗”動畫的設定。總結設定遮罩層的步驟。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並根據教材提示講解完善自己的作品。總結出單擊右鍵、在快捷選單中設定“遮罩層”為關鍵步驟。

  之所以這樣設計這部分的操作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將影片的剪輯的概念和作用搞清楚,在操作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會操作的步驟可以相互討論,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教師進行巡視,能夠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並且及時進行指導並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

  (三)鞏固提升

  在新課內容講授完畢之後,我會設定操作任務:要求每個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完成“百葉窗”遮罩動畫作品,其次自由發言,至少推選兩幅作品並展開互評,推薦最受歡迎的作品全班展示。

  學生之間誠懇的點評,不僅是對展示者的支援和鼓勵,也是給其他同學借鑑的絕好機會。透過這個環節的教學,可以進一步活化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掌握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體會應用資訊科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打算以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我來補充的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總結“百葉窗”動畫製作流程。

  課程結束不代表學習結束,因此我將佈置作業:在影片剪輯中新增多個圖層製作“多葉百葉窗”動畫。讓學生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可以讓學生拓展思維,掌握遮罩動畫製作的技巧,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顯示”屬性的設定》這節課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初級中學教科書《資訊科技》七年級第一冊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習Windows 作業系統中最基本的部分,透過學習能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控制面版”中有關計算機硬體功能設定的含義,從而理解作業系統的作用。

  二、說學情

  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但實踐操作少;求知慾強,但能力弱。 儘管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知識,但他們在資訊科技課上的認知水平、操作技能存在差異。

  三、說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桌面背景、顯示解析度等概念的含義;瞭解“顯示屬性”對話方塊中的各項設定的功能。

  【技能目標】熟練操作“顯示屬性”對話方塊中的各項設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設定螢幕保護程式的等待時間及密碼。

  教學難點:設定顯示器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

  四、說流程

  (一)激趣匯入

  上課伊始,我首先請學生欣賞一組精美的圖片。針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一些他們熟悉的明星偶像、卡通圖片等。在學生欣賞完圖片後,我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想不想與自己喜歡的人物、動物、風景朝夕相處呢?得到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時我對他們說:“相信透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的願望可以達成。”這個環節我採用情境啟發教學策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二)探究操作

  這時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我就以興趣為驅動,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對課堂內容的探究中來。這一環節,我是分兩個層次完成的:

  1、自主探究。

  鑑於教材對基本操作標示出了清晰的操作步驟,所以我為學生創設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安排學生認真讀書,按照書本上的例項和步驟去操作、嘗試,完成以下幾個任務:⑴設定桌面背景;⑵設定一個螢幕保護程式;⑶試著調整顯示器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

  2、協作學習。

  ⑴設定桌面背景。

  這個問題淺顯易懂,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可以解決,但針對學生在認知水平、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差異,我想這樣來處理,我會問學生:你是怎樣把自己喜歡的圖片設定成桌面背景的呢?請給大家操作演示一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讀書所得,利用廣播教學軟體為大家示範,有的用已有的牆紙作背景,有的從網上搜集自己心儀的圖片作背景,有的用自己繪製的作品作背景。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沒用過的方法進行桌面設定,以達到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目的。此時,學生會急於想表達他們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安排了展示評價環節。大家請看,這就是學生的作品,可以說是異彩紛呈。當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時,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學習成就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⑵、設定屏保程式。

  我透過談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場景:同學們,當我們需要離開電腦一段時間,怎樣做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顯示器呢?引出設定螢幕保護程式這一教學重點。學生在自主探索、嘗試練習之後,部分學生可以知道如何設定屏保以及等待時間和密碼。所以我就引導學生展開協作學習,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操作練習,鼓勵操作技能較好的同學擔任小老師,為組內同學答疑解難,示範講解。在此基礎上,由各學習小組推薦一名“屏保”高手進行演示。為了規範學生的操作,我特意錄製了一段設定屏保程式的影片教程,幫助學生形成知識建構。在突破這一教學重點以後,我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自己的電腦設定一個有趣的螢幕保護程式並設定好等待時間和密碼。諸位請看,這是學生編輯的滾動字幕屏保,這是學生從網上下載的熱帶魚屏保和青藏鐵路屏保。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所學內容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產生學習遷移。

  ⑶、設定顯示器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

  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向學生提問:你對顯示器的桌面解析度和顏色設定知識瞭解多少?從知識層面上了解學生的狀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完成一個嘗試性任務:對顯示器的桌面解析度分別進行不同區域的設定,比較其不同之處。透過動手操作,學生明白了並不是數值越大就越好,只有合適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才更適合自己的顯示器。透過動手操作,學生體驗到了獲取知識的過程,這也恰恰凸顯了計算機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

  (三)總結構建

  作為一名資訊科技老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是資訊科技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方法、思想和意識。由於本課知識點較細碎,對整節課的內容進行一下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進行歸納小結,談談這節課的收穫,我想這樣更利於反饋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

  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樹立一種發展觀,讓課堂成為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這節課的最後,我建議學生運用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後熟練操作“顯示屬性”對話方塊中的其它各項設定。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探究,在實踐操作中提高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整節課,我利用自主探究、相互協作、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這節課講的是滑鼠的基本操作,在WINDOWS XP中,可以不使用鍵盤(輸入漢字除外)透過操作滑鼠就能夠完成絕大部分工作,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這為以後的學習起了鋪墊作用。因此,這一節課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佔有重要地位。

  2、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學會使用滑鼠》這一課是在玩中學,在寓教於樂中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為了講好本課,針對計算機學科特點,我注重挖掘教材內涵,認真研究大綱、教材,考慮到學生原有知識水平,我確定以下四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瞭解滑鼠的由來、組成和握法。

  ②掌握滑鼠的三種基本操作。

  能力目標:

  ③透過對紙牌遊戲的學習,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思想目標:

  ④透過對滑鼠的操作,提高同學們對資訊課學習的興趣。

  情感目標:

  ⑤引導全部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情感。

  3、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確立及依據:

  根據新大綱、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在玩紙牌遊戲中熟練的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4、教材處理: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透過幻燈片和上機實習讓學生熟練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二、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演示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演示中引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幻燈片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學生操作為主,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規程能力,讓全部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在實踐操作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培養,形成良好的品質。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採用適合本課的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實施素質教育,最佳化課堂教學”這一指導思想上來。

  教學手段:

  利用幻燈片和教師的演示,讓學生能夠充分、直觀的看到滑鼠的基本操作,利用上機實踐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素質教育”,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建構者。

  三、學法:

  學生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演示後,讓學生裝自己體驗一下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實踐中熟練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讓學生複習上節課的學習的用鍵盤開啟和關閉一個應用程式,從而引出計算機另一種輸入裝置——滑鼠器。

  2、研習新課

  在全成掌握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幻燈片掌握的握法,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透過教師演示讓學生直觀系統地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3、鞏固知識掌握技能

  讓學生上機操作,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4、全面總結

  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辦法既總結了學習內容,又鍛鍊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5、佈置作業:

  把本節課的內容系統的看一遍,並預習基本視窗操作。

  6、板書設計 滑鼠(MOUSE)

  單擊 紙牌:

  基本操作 雙擊 規則

  拖動

  7、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本節課透過上述方法的教學之後,預計全班同學有95%以上的同學能夠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有個別同學有待於進一步輔導,並加強上機練習。

  同時,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總之,這節課我本著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為宗旨,設計並實施教學。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6

  【教學內容分析】

  『說教材』

  這節課是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資訊科技》九年級第一章網頁製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並掌握了網頁簡單製作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給網頁新增字幕、互動式按鈕、插入FLASH動畫、插入背景音樂等動態效果,使網頁變得有聲有色。從而完成對三峽網頁的裝扮、修飾、美化任務,提高自身藝術修養。

  『說學生』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製作網頁也成為一個附帶的產物流行起來。在學習本課內容前,學生已經學會上網、WORD和POWERPOINT軟體,還會製作簡單的網頁,動手能較強。初三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對許多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因此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些特點。

  【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本章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網頁製作中新增動態效果的方法。

  『能力目標』:讓學生能夠熟練、靈活地美化自己的網頁作品。

  『情感目標』:透過網頁製作,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及創造美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重難點分析】

  本節課應突出的重點是:在網頁中新增字幕、互動式按鈕,插入FLASH動畫,插入背景音樂,綜合運用素材,使自己的網頁更美觀。

  本節課教學難點是:對素材的更精細設定,對各個對話方塊的具體設定及其功能運用。

  【教法分析】

  資訊科技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資訊、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透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透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方法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透過自主探究、教師綜合演示、效果對比、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學法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抽象,根據九年級學生心理特徵,有較強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因此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為形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感知、理解,激發學習的興趣。

  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進行小組競賽學習,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練為主,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學習新的知識。

  【教學資源準備】

  課前需要做好以下教學準備:

  『硬體準備』:一間擁有多媒體平臺的計算機網路教室。(遠端教育模式三的網路教室)

  『軟體準備』:電腦裝有Windows XP作業系統、FrontPage20xx、PowerPoint20xx、多媒體電子教室、教師製作好的PPT。

  『素材準備』:

  1、準備兩張不同效果的新房圖片;

  2、兩張內容及佈局一樣,但效果卻不同的網頁;

  3、有關長江三峽的圖片、聲音、動畫等素材庫。(為了提高效率,需在課前將素材傳送至每臺計算機中。)

  【教學時間】

  本節教材安排內容較多,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本節課將學習前三個知識點:製作動態效果(字幕、互動式按鈕)、插入FLASH動畫、背景音樂,第四個知識點插入影片以及動態網頁的概念,內容較多,讓學生自主探究,並在下節課詳細介紹。

  【課堂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3分鐘)

  按照心理學常識,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在學習新知識前,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首先創設情景1:展示PPT1(兩套不同效果的新房,A套剛修好還未進行任何裝璜,而B套是已裝璜得非常漂亮的新房)。

  教師提問:你喜歡在哪套房間裡生活呢?為什麼?

  然後創設情景2:出示PPT2(兩張三峽網頁內容及佈局一樣,但網頁A為純靜態的網頁,未進行任何動態效果的設定,而網頁B是經過精細裝飾的動態網頁)。

  教師提問:網頁A是小明製作的,網頁B是小剛製作的,哪張網頁更漂亮?為什麼?

  最後教師引入課題: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美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而充滿活力則是美最好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不僅要從生活中尋找活力美,還可以從我們的網頁製作中找到真正的美,今天我們一起來設定網頁動態效果,製作有聲有色的三峽網頁。

  板書課題:1.3 網頁動態效果

  然後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宣佈今天的小組學習競賽正式開始,看哪些同學能為自己的小組增添活力。

  二、任務驅動,掌握新知 (24分鐘)

  (一)製作動態的三峽網頁

  出示PPT3:網頁A。

  匯入第一個新知識點:小明製作的網頁,所有的文件內容已經輸入,但缺乏動感,效果不好,你們能幫他讓網頁(三峽藝苑)“動起來”嗎?

  任務一:讓網頁動起來。

  教師開啟網頁A,引導學生回憶在word或Powerpoint中學習過“插入”選單中物件的設定,過渡到網頁的插入”WEB元件(C)”中“動態效果”的設定。然後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設定動態效果的好方法。

  同時請學生注意FrontPage 20xx插入選單中哪些物件與Powerpoint中不同。

  (提醒學生掌握技巧:○1在文字框中輸入要滾動的文字,設定文字的方向、速度、表現方式等就可以實現滾動字幕的製作;○2在互動式按鈕屬性中可以對按鈕、字型、影象3個屬性進行設定,其中按鈕屬性框可以設定按鈕的型別以及按鈕上的文字和連結物件;○3字型、字號、顏色的恰當搭配,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後學生親自實踐操作練習,完成任務一,靈活熟練地對網頁動態效果的設定。

  [過程評價]:強調技巧的掌握,將網頁動態設定前後的效果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哪個更美,更具活力。

  (二)插入FLASH動畫

  問題匯入下一新知識點:我們剛才已經給網頁“三峽藝苑”增添了活力,那麼大家能否再給它的戴上一件“頭飾”,讓它看起來更漂亮些呢?

  任務二:給網頁“戴上頭飾”。

  讓學生開啟子網頁三峽風光,自主探究練習,嘗試發現新知,深入感知綜合實踐,完成任務二。

  [過程評價]:展示各小組優秀作品,並請小組代表介紹探究心得。比如:FLASH動畫插入的方法、屬性設定、以及各小組的新發現:動畫插入後,並不能夠直接看到動畫的效果,必須切換到預覽檢視才能夠看到。老師進行點評。

  (三)插入背景音樂

  第三個新知識銜接:剛才大家給網站“三峽藝苑”新增動態效果、插入了FLASH動畫,已經夠漂亮、擁有活力了,但大家能否給它再加上悅耳的音樂,讓我們的網頁“有聲有色”呢?

  任務三:讓網頁“有聲有色”。

  開啟主頁,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探索新方法,實踐操作,完成任務三,感受其“有聲有色”的良好聽覺效果。

  [過程評價]:請優秀作品的小組代表前臺展示。並由各小組介紹任務體會和新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教材“友情提醒”部分的知識,然後對插入背景音樂的前後效果進行對比。老師進行綜合點評。

  三、反饋練習,熟練掌握 (15分鐘)

  三個知識點已學完,最後讓學生綜合反饋練習,進行小組綜合才藝大比拼。

  教師提出要求:熟練掌握對素材的更精細設定,對屬性對話方塊的具體設定及其功能運用,完成教學難點任務。

  課堂作業:由老師提供部分生活片斷或有關銅梁龍舞、火龍表演、龍鄉放歌等圖、文、聲、動畫等素材,結合P29《思考與練習》,為“我愛家鄉”主題網站或“學生個人網站”新增動態效果、動畫以及背景音樂等。

  教師對各小組進行個別輔導,並對各小組學生練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展示其優秀的網頁作品,鼓勵同學在課外製作更精美的網頁作品。

  四、歸納總結,靈活運用 (3分鐘)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網頁動態效果的設定,透過插入選單、設定“網頁屬性”等操作,讓網頁活力十足,增加了觀賞性。還給網頁新增背景音樂,使網頁“有聲有色”。同學們在製作網頁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方法,透過裝扮、修飾、美化網頁,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感受美的愉悅,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

  五、精當板書,條理清楚

  在教學過程中還配上精當的板書,揭示教材精華,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啟發學生思維,強化記憶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1.3 網頁動態效果

  一、 新增動態效果 任務一:讓網頁動起來

  二、 插入FLASH 任務二:給網頁“戴上頭飾”

  三、 插入背景音樂 任務三:讓網頁“有聲有色”

  【教學評價】

  一次完整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評價的實施。在這節課的任務驅動下,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了美,任務中創造了美,掌握了重點知識,完成了難點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穿插了學習任務、課堂作業,並設定了以下評價內容:

  1、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2、小組間學生相互評價,探討學習方法;

  3、學生能否獨立思考,提出與他人不同的見解;

  4、對於學生的其他特殊表現和行為習慣的重要轉變給予相應評價。

  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愉快的學習。體現在:

  1、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協作學習,交流的方式體現在教師,學生之間相互學習。

  3、創造學習,即鞏固所學的知識,用到的素材貼近生活,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部分學生作品欣賞)

  本節課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專家及同仁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編寫的目的就是透過Excel電子表格例項中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四個函式的使用,讓學生能夠利用函式獨立完成簡單表格的資料計算。本節在Excel這一章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Excel的核心內容之一。函式是進行表格資料計算最方便、有效的工具,也是學習Excel的最終目的之一。因此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知識目標:

  1、學生了解函式的概念、掌握函式的結構。

  2、學生掌握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式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分析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管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

  2、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

  3、培養學生尊師重教的情感。

  教學重點: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函式的使用。

  教學難點:函式通用格式及單元格範圍的選定。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在講授過程中,如果僅講授理論知識和例子中的操作,不可避免地會使學生覺得過於沉悶、無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解決與自己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表格,讓學生透過表格功能來解決身邊的問題。因此,我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以演示教學法、合作練習法、提問引入法為輔組織教學,並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等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透過任務型教學途徑,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知識、形成技能、達到課堂活動目的,讓學生掌握電子表格中函式的使用方法。

  三、學法指導:

  八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文字處理基礎,但是對於表格的處理可以說還比較陌生。我們的職責並不僅僅要講授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要教會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針對學生都比較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引導學生使用函式對本班“期中考試成績表”的進行相關計算。在學習過程中,透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學生合作交流,計算自己的考試成績這一學習過程,再加上其它一些課堂練習,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從感性上認識到了電子表格中函式的用途。

  四、教學流程

  1、匯入課題

  “期中考試結束了,同學們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嗎?成績表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利用這一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出示“期中考試成績表”,讓同學們利用剛學過的公式法來計算自己成績的總分,同學們的積極性一定很高!都會忙著去算!但此問題用公式去做會讓學生感覺到比較麻煩。利用這一點,教師總結:對於這個問題如果用公式去做,寫起來比較麻煩,並且容易出錯,引出利用Excel提供的函式完成計算,可以避免這樣的麻煩。由此引出課題——函式的使用。

  2、新課

  提出函式之後,簡單描述函式的概念,主要強調一下函式的結構:例如“=SUM(nuber1:nuber2)”,並進行解釋。同時讓學生注意:(引數的格式要嚴格;符號要用英文符號,以避免出錯。)

  活動一(SUM):向同學演示一下求和函式的使用方法!

  佈置任務:讓學生用這個函式去計算一下自己的成績!並和公式法比較一下哪一個更簡單。(教師巡視)

  完成之後教師提問:這麼多同學的成績能不能利用自動填充功能簡化重複的求和操作?

  有些學生會想到利用填充柄進行相對引用填充!這樣複習一下EXCEL中的重要工具——填充柄。

  活動二(自動求和與貼上函式): 問題:不用手寫能否求和呢?學生可能感到很驚呀?這時教師提出用EXCEL中的自動求和與貼上函式求和更方便快捷。同時給同學們演示使用方法,然後讓同學們去體驗一下。(教師巡視)透過實踐和比較,同學們切身感受到自動求和與貼上函式的使用方法更方便快捷。

  活動三(AVERAGE):教師介紹學生操作,求平均值函式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與SUM函式完全相同。並佈置任務;開啟“期中考試成績表”請在工作表下面加入“科目總分”及“科目平均分”兩項,並且用剛學到的SUM和AVERAGE求出來!也可使用貼上函式,但要提醒學生注意選擇資料區域的問題。讓學生去體驗AVERAGE的用法同SUM函式一樣,同學之間可以交流,看計算結果是否相同,學生操作時教師到下面巡視。

  操作中一些同學在用AVERAGE求學科平均時,可能把總分也包括進去。

  教師小結:教師根據學生出現的這些錯誤,強調如何更正,並給學生們演示。這樣,糾正學生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同時學生們會認識到區域選擇的重要性。然後讓同學們把自己的錯誤改正,讓他們體驗自己錯在了哪裡,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求平均值函式的使用方法。

  活動四(MAM與MIN):教師介紹最大值和最小值函式分別是MAX和MIN。並佈置任務:在“期中考試成績表”下面新增“最高分”、“最低分”,然後利用兩個函式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這次學生在實踐計算過程中會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注意到區域的正確選擇,計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從而掌握求最大值函式和求最小值函式的使用方法。

  3、課堂練習。

  讓學生開啟準備好的“第一次月考成績表”,讓學生觀察並佈置任務: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所有同學的總分、平均分、學科最高分。看誰算的最快!算出成績之後同剛才計算的期中考試成績表比較一下!你的成績進步了嗎?

  學生透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到常用的幾個函式的使用方法。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4、能力提高

  教師展示“期中考試成績表”,並提問:

  (1)你能按同學的總分排序嗎?

  (2)你能根據示例算出其他科目的及格人數和優生人數嗎?

  你能解決上述問題嗎?組織同學們討論。

  之後教師演示解決辦法。

  教師寄語:Excel給我們提供了十幾類不同計算型別的內部函式,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不同的資料計算,對於更多的函式要想學精,還需要專業的學習,初中階段我們就學到這裡,希望有興趣的同學今後深入學習。

  5、小結及作業

  回顧本課所學 討論

  (1)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透過這兩次成績的計算、分析、比較,你有什麼打算?

  教師總結並佈置任務: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四個函式的使用方法,關鍵是函式的結構的資料區域的選擇一定要正確。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利用學過的知識幫助老師完成成績表的輸入、格式化及計算等工作。為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板書設計

  第四課 函式的使用

  一、求和函式

  1、函式格式:=函式(nuber1:nuber2)

  2、使用SUM函式

  3、使用自動求和貼上函式

  二、求平均值函式

  三、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式

  六、教學評價

  Excel函式的使用內容較多,比較抽象,操作比較複雜,對於八年級的學生接受還比較困難。但只要把學生身邊的事情聯絡起來,讓學生有興趣,多使用就能掌握熟練,上課時與學生親切的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會為每節課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這方面還要注意,要發自內心的去表揚學生,要真情流露,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xx是選自xx人民教育出版社X年級X冊《資訊科技》教材中第X單元第X課的內容。而本套教材屬於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進行編寫,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律來安排教材內容,編寫時強調系統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同時本套教材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為宗旨,以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以計算機技術作為主要認知工具,在動手和動腦緊密結合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提高學生對資訊處理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為今後高一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任務驅動、學得有趣、教的輕鬆”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教材內容以“活動”為主導,以任務作驅動,注重學習方法的策略引導,密切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指導學生以資訊科技為工具學習其他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本教材在整個資訊科技普及和應用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資訊科技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及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①知識技能目標:透過觀察、模仿、實踐等方法,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如何xxxxX的方法和技巧,並且能熟練運用。

  ②學習方法目標:透過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實踐動手操作,體驗和感悟學習的樂趣。

  ③情感價值目標:讓學生透過在xxxx操作的過程中體驗xxxx的功能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難點

  經過對教材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難點是:我將採用教師示範和講解的方法來突出重點,用活動任務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來突破難點。

  4、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物件是十三四歲的學生,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這有利於本節課的學習。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夠專注,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針對此種可能性,在教學

  中我一方面根據教材內容安排一系列的小任務、小活動來引起學生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適時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說教法

  因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xxxxX,主要目的是要讓學會xxxx的操作方法,屬於實踐技能課,為了更直觀的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來開展課堂教學,並以講解演示法、討論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三、說學法

  前面我已說到資訊科技課追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要掌握學習方法。因此透過上述教法,本節課還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小組合作,分組討論為輔的方法展開學習,讓學生透過實踐、觀察、分析,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根據上一節課的佈置的活動任務,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透過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並回答的方法來匯入新課。

  2、新課講解、演示

  結合匯入新課時所討論的問題,向學生展示出一個作品,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習結合以前學習的內容進行觀察分析,看能否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直接做出一樣的作品,如果不能,那應該怎麼做?這時,可以先簡單的講解下製作這個作品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然後再利用教學控制軟體將剛才講解的製作方法在電腦上給學生現場進行演示,演示的節奏要放緩,讓學生能觀察更仔細。最後,根據作品和演示過程給學生安排本節課的活動任務,讓學生自己先嚐試操作。

  3、學生動手實踐

  學生根據教師剛才的示範操作,再結合本環節安排的活動任務自己動手進行操作練習,完全掌握後再自己單獨或與其他同學合作一起去探究其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不斷巡視觀察並隨時進行指導。

  4、展示交流

  經過前一個環節的實踐操作,教師抽幾名學生在教學控制展示平臺上進行展示操作,其他學生觀察其操作方法和步驟,然後再進行交流討論,指出其中的亮點和不足,並給出改進意見。

  5、評價反饋

  這個環節其實和上一環節是緊扣的,教師根據學生展示交流後的結果,最後進行歸納總結,做出評價。尤其是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著重點評,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理解。

  6、小結

  簡要的總結下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操作技巧,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7、課後活動

  根據本節課學到的技能,結合日常生活,適當給學生安排幾個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

  五、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資訊科技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資訊的獲取和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而這個就是我這堂課的最終目標。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書籍封面的組成和佈局,掌握封面設計作品製作的基本方法。

  2、過程和方法:學習書籍封面設計的設計要素、構成原理和製作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影象形式來表達特定的資訊和意義;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進行設計和製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認真按設計的程式體驗設計和製作的全過程,形成以創意為重點的設計意識;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的審美能力,形成耐心、細緻、整潔和有計劃的工作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以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美,體驗美。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運用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靈活運用字型、色彩、圖形和編排等設計要素,將需要傳達的內容與作品的形式完美統一。

  三、教學難點

  學習封面設計中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創意、構思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影象形式來表達特定的資訊和意義。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優秀封面設計作品等。

  2、學生準備:學生構思自我設計作品等。

  五、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學生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創設情境並匯入新課

  1、情景設計

  師:PPT課件展示圖片(封面和封底)

  師: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匯入新課

  三大要素:文字、影象、色彩、

  師:書籍封面是根據圖書的內容和主題來設計的,不同型別的書籍有不同意義的封面。一本書封面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這本書能否受到讀者的歡迎,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主題封面的設計。(以文字為主、圖文結合)

  (三)任務探究,自主學習

  封面背景製作

  (1)同學們觀看課本上例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自主學習封面背景製作。

  (學生小組探究、合作學習、實踐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學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製作,老師鼓勵,給予評價。

  (3)教師演示繪製自選圖形橢圓,修飾圖形(填充顏色、旋轉和翻轉、疊放次序)

  (4)學生觀摩後,實踐練習課後簡單習題。

  (四)設計步驟小結

  1、構思

  考慮幾種設計方案,從中選擇最滿意的,或將幾個方案中的優點加以綜合。

  2、定稿

  確定封面的規格、定點陣圖形及文字的位臵。

  3、製作

  圖形的設色或製作,運用學過的各種繪畫技法(自選圖形的修飾等)。

  (五)課程總結,佈置課後作業。

  七、課程總結

  今天,透過大家的努力和精心製作,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揮了創造精神,學會了用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評價作品、創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設計的藝術,很好的完成了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本課是市編教材初中第二冊第十一課,其主要內容是透過學會應用表格對網頁進行排版,同時掌握網頁中表格、單元格屬性和網頁屬性的設定方法,以達到網頁作品更加美觀、規範。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節課的前後幾課都是圍繞網頁製作展開的,前面幾課已經學習瞭如何確定主題,收集、整理素材,並對一個網站進行規劃和設計。本節課是在前幾節課的成果的具體展現,利用表格對網頁內容進行定位,透過修改各種屬性對網頁內容修飾,製作出一張張具體的、美觀的的網頁,同時這些網頁也為後面學習超級連結奠定基礎和提供素材。

  本節課的重點: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排版和表格屬性的設定。

  確定的依據是FrontPage軟體製作網頁對網頁內容的定位主要是透過表格來實現的,因此表格對內容的定位將直接影響網頁的製作效果,而表格屬性的設定由於與單元格、網頁屬性設定裡具體涉及的專案基本差不多,掌握了表格屬性的設定的話,單元格屬性和網頁屬性可以要求學生舉一反三,所以我將它們定為本節課的重點。

  本節課的難點: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合理的排版。

  確定的依據是網頁中涉及的網頁內容比較多,有文字、圖片、動畫等,而且不同的網頁內容結構也不一樣,利用表格對網頁內容進行排版的格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表格內的物件一般比較多,設定也比較複雜,初二年級的學生對於網頁的整體規劃和排版的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恰當地利用表格進行定位排版,結果造成整體效果雜亂無章,使人眼花瞭亂。所以我將它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生分析

  知識和能力方面:透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熟悉了FrontPage的編輯環境,掌握了在FrontPage中輸入文字,插入圖片的的操作,同時表格的插入在第一冊中Word中也詳細地學習過,因此這節課的知識並沒有涉及新概念、新技能,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容上手。但是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利用FrontPage製作具體的網頁,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學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地採取分層教學,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將放手讓他們自學,而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讓他們在同學和老師的引導、示範講解下完成任務。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加上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如何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排版;

  2)掌握表格和單元格屬性的設定方法;

  3)掌握頁面屬性的設定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根據“學著做”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透過分組協作對網頁進行排版設計,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演示、展示作品,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

  2)透過對錶格、單元格和網頁屬性的合理、靈活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資訊素養。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根據“學著做”自主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我給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作為導線,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並將學生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共同探討,讓學生在探究與實踐中解決問題。對於教學中的難點問題: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合理的排版,我透過展示優秀作品,讓學生評析它為什麼好,好在什麼地方,使學生在評價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在教學中我採取適當的分層教學,並及時給予揚長性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

  五、說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

  設定一個簡單的任務:開啟“biaoti.htm”,要求學生將網頁的內容進行排版,讓它們排在一行象一個網頁的標題。

  【設計的目的】由於FrontPage中圖片和文字的定位並不Word

  那麼方便,因此這個看似很簡單的任務並不簡單,可能很多學生並不能很好的完成。透過學生實際與想象中任務難度的強烈的反差,以及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慾望。

  問學生,在Word中文字和圖片通常利用什麼進行排版的呢?

  【設計的目的】知識回顧,引發學生對Word中所學排版技能的

  回憶,如利用文字框,表格進行排版等。透過知識技能的遷移來達到本課課題匯入的目的。

  2、展開任務

  任務一:插入表格進行排版

  請大家在index.htm這個網頁中建立合適的表格,並利用表格對網頁內容進行排版定位。

  學生根據上節課設計的主頁構想圖來進行主頁的排版,要求學生自行練習分步插入合適的表格,並將內容移動到表格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透過下列幾種方法解決:

  到教材學習,與同學交流,向教師提問

  【設計的目的】利用表格進行定位和排版是這節課的重點與難點。而網頁中具體的文字與圖片等內容的輸入並不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因此我將網頁中的文字和圖片都已經輸入到index.htm這個網頁中,減少學生因輸入這些內容而浪費時間,降低任務難度,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表格進行定位和排版,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而表格的插入又是以前Word 學過的知識技能,教師也不必要花大量講解表格如何插入,稍微提示一下即可。留下時間給學生自己操作,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透過各種幫助方法也能完成任務。

  難點突破:如何將網頁排版設定的美觀和合理,是網頁製作的難點,不同的網頁內容應採用不同的排版方法,本課是第一次具體地製作網頁,應降低要求。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對照上節課書本上的主頁構想圖製作網頁,插入表格時提示學生不要一次性將表格設定好,而應該根據網頁內容分步插入表格,然後進行修改。等到製作網頁有一定經驗後,在課堂練習中要求學生自己拿主意,排版出美觀合理的網頁。

  完成這一任務的時候,要求學生完成文字的一些常見設定,比如文字的字型、顏色、大小、對齊方式和段落行距等,可對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也使網頁更加美觀。

  3、層層深入

  在學生完成了任務一後進行預覽,教師在大螢幕上投影開啟一個製作好的網頁(表格線已經設為0),讓學生比較並說出剛才的學生網頁作品與大螢幕網頁作品之間的區別。

  【設計的目的】利用透過對比產生的反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知識點的展開提供鋪墊。同時介紹網頁的三種頁面瀏覽方式。

  教師:表格在網頁中的主要作用是對網頁內容進行定位,完成定位功能後的表格線看起來顯得暄賓奪主,破環了網頁的整體氣氛,所以要將它取消,取消表格線後即可起到頁面分隔的作用,又不影響網頁的整體效果。取消表格線可以透過表格屬性中進行設定,下面請看老師的演示。

  【設計的目的】這個環節我首先透過示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後讓學生透過練習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表格屬性的設定是這節課的重點,由於它涉及的設定專案比較多,因此以實際應用比較多的表格線粗細設為0為重點,詳細介紹其設定方法,同時概括地介紹表格屬性中各個選項,達到以點概面的目的。介紹完後要求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任務二:表格屬性的設定

  對index.htm網頁檔案進行以下修飾

  1、將表格的邊框線粗細設定為0;

  2、將各個表格的背景顏色設定成自己喜歡的顏色;

  3、設定表格的對齊方式為“居中”。

  表格屬性的專案比較多,不可能在這節課中對這些專案一一進行設定,在此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專案進行練習。

  要求注意顏色的運用和搭配,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任務三:單元格屬性和網頁屬性的設定

  對index.htm進行如下設定

  1、將“月亮傳說”的標題單元格顏色設為另一種顏色;

  2、設定網頁背景為圖片背景。

  提示學生單元格屬性、網頁屬性與表格屬性的設定方法類似,要求學生舉一反三,自主學習完成這個任務,對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各屬性對話方塊中可修改的其它專案,鼓勵學生進行嘗試其它各專案的設定,有所創新地完成任務。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有所創新。

  4、鞏固創新

  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每組選“月球概況”、“月球起源”、“內部構造”三個內容的一個,做出網站的一個網頁,要求利用以有的資料進行表格定位,並進行表格、單元格和網頁屬性的設定。

  讓順利完成任務的同學示範講解,和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小組內互相交流、評價,展示優秀作品,讓作者說出設計的意圖。透過全班共同評價,製作出排版美觀、合理的網頁作品,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最後教師點評,鼓勵學生能有所創新地完成任務。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5、歸納總結

  問: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

  教師與學生一起簡短回顧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將前面所學的零散知識彙總,使學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

  提醒學生要靈活、合理運用動畫效果。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1

  首先非常感謝我們學校我這個機會,今天能和全鎮的資訊科技權威坐到一起,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下面我將從以下8個方面來闡述我的這節課,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計算機是初中資訊科技教材一年級上冊。本課是是資訊科技的入門課,是以後學習資訊科技的基礎

  透過本課的學習能讓學生了解資訊的豐富多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而讓學生對資訊科技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瞭解資訊科技的在現實中的應用,認知資訊在當代技術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透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審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對資訊的加工處理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組成.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透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對電腦學習與應用的濃厚興趣;在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共同研討、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時間、具體任務與問題設計:

  本課分一課時完成,此次說課的內容為第一課時:什麼是資訊科技和計算機的組成。具體學習任務如下:

  1、看圖片的合作研討一,瞭解計算機在生活中的應用

  2、合作研討二,透過圖片文字的學習瞭解資訊科技就在我們身邊

  3、總結:什麼是資訊科技

  4、合作研討四,透過計算機圖片的認知來概括計算機的組成

  四、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的重點是什麼是資訊科技和計算機的組成、插入圖片。讓學生逐步學會知識的遷移和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讓學生知道計算機中的許多操作都是相通的或類似的。

  2、教學難點:計算機的硬體的組成和軟體的作用

  五、教法:

  採用目前資訊科技教學倡導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以指導學生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開展課堂教學,以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總結歸納、網路教室直觀演示等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六、學法:

  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透過上述教法,堅持以學體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透過觀察,自己發現問題、分組研討問題、親自嘗試、合作解決、最後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來完成本課的四個任務。讓學生以練為主,以親自嘗試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七、教學資源準備:

  硬體準備:計算機網路教室。

  軟體準備:Windows作業系統、Word2000、多媒體網路教室軟體。素材準備:學生導學案、課件、圖片素材。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劃分團隊,展示排行榜,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全班分為兩大團隊,每個團隊又由多個合作小組組成(一般是兩人為一個合作小組,強弱聯合)。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哪個團隊的同學最先發言,且回答正確,老師會在排行榜上為其所屬團隊插上一張笑臉。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充分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按照心理學常識,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在本課的匯入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組明星修飾化妝前後的對比圖片,讓學生來發現修飾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三)透過任務驅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親自嘗試;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感知。

  利用計算機圖片

  合作研討一六人一組寫出計算機的部件

  時間:5分鐘

  提問:哪組同學最先完成任務,請舉手。

  展示。(掌聲鼓勵)

  請最先完成的學生,學生評價,教師總結。

  展示其餘三個任務:

  合作研討二:討論計算機組成。

  提問:哪組同學最先完成任務,請舉手。

  時間:3分鐘

  補充

  在學生研討探索的過程中,老師加強巡視,瞭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協作學習。因為學生中電腦水平的差異是很大的,對於有的同學來講,這個問題可能早已學會,那麼就鼓勵水平高的學生去幫助水平差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對於學生探究中共同遇到的困難,老師就藉助網路教室演示系統帶領學生一步步探索,並給探究成功的學生以展示自我的機會——噹噹“小老師”,演示並介紹自己的做法。在學生探究發現的基礎上,老師再引導學生深入感知。

  深入感知的主要內容是本課的難點問題:“

  這一難點學生容易忽視或不知如何處理,教師必須透過教學演示系統加強指導。

  最後,這是我從事資訊科技教學三句話總結三句話用信任的目光鼓勵學生嘗試;用讚許的目光鼓勵學生創造;用微笑的目光評價學生成績。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藝術字的插入方法,熟練編輯藝術字:移動、字元間距、刪除、環繞、旋轉

  2、知道文字框的作用;會進行橫、豎排文字框的插入;會進行文字框的編輯:移動、改變大小、刪除、複製;靈活設臵文字框格式:顏色和線條、邊框與底紋設臵

  3、熟練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以達到用圖來修飾和點綴整個版面

  4、學會應用專案符號和編號來製作目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

  3、透過交流和欣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相互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設定藝術字格式、利用文字框設計版面,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二、教學重點

  1、利用藝術字製作標題;

  2、利用文字框設計版面。

  三、教學難點

  設定文字框的屬性。

  四、教學手段

  機房、多媒體網路廣播系統

  五、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匯入新課

  1、用基本知識來考考大家:請問一本完整的圖書通常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2、出示課題:製作目錄

  (三)講解新課

  1、初步瞭解目錄:什麼是目錄?為什麼要有目錄?有什麼作用?

  2、感性認識目錄:

  ①展示各種目錄樣式

  ②觀察課本的目錄和課本所給目錄示例

  ③透過對比修飾與沒有修飾過的目錄,激發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四)動手製作目錄

  1、為了實現圖與文字的完美結合,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文字框”。

  方法一:插入——文字框——橫排或豎排

  方法二:調出繪圖工具(檢視——工具欄)

  2、文字的“複製與貼上”

  選定——Ctrl+C(複製)——Ctrl+V(貼上)

  3、應用?專案符號和編號

  4、插入藝術字

  5、插入圖片

  6、整體美化

  (五)課堂小結

  1、總結本節課內容:本節課學習了作文選中目錄的製作,主要學習了應用?專案符號和編號的?的使用,以及藝術字、圖片等的插入,美化文字。

  2、佈置課下作業。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這節課的內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資訊科技》的第一單元第四課---《Word的高階編輯》,在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同學們已經系統地學習了Word的基本操作、簡單文字處理與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內容,對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欄、功能設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在《Word的高階編輯》這一節課中將學習藝術字的設定,文件頁面設定,文件新增引用內容,以及公式編輯器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相對於整本《資訊科技》教材來說處於基礎知識的地位,是學習電子表格製作、幻燈片(PPT)製作、多媒體軟體等製作的基礎;但在第一單元中本節課的內容屬於重點內容,它是在前幾個課時的基礎上對Word文字操作的提煉與概括,以及學習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知識,比如給文件設定頁首、頁尾、頁碼、新增引用內容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資訊科技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務必逐步推行資訊科技必修課,該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資訊科技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資訊科技作為支援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Word高階編輯內容是學生處理資訊、掌握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階編輯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能夠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Word中藝術字的插入與設定;

  2、掌握文件頁面設定的操作步驟,學會分欄、分頁、給文件設定頁首頁尾頁碼以及和給文件新增題注、腳註;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編輯器。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實踐操作,強化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習成果,並製作出個人成品;

  2、透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分享,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感受Word高階編輯在學習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驗資訊科技學習中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藝術字的操作方法;

  2、文件頁面設定的操作步驟(包括文件分欄、分頁、分節、設定頁首頁尾);

  3、給文件新增引用內容(新增題注、腳註)

  難點:

  1、文件頁面設定的操作步驟(包括文件分欄、分頁、分節、設定頁首頁尾頁碼);

  2、給文件新增引用內容(新增題注、腳註)

  二、學情分析

  (一)一般特徵

  七年級學生處於行為規範階段,學習自制力相對小學階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學習時精力還不能完全集中,不過對形象生動、動手實踐的學習有很大的興趣。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大部分的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熱情較高,但不得不承認學生進入資訊科技課堂的愉悅更多的來源於他們面對電腦與網路的第一反應是娛樂而非學習,他們希望老師能夠利用資訊科技課讓他們玩玩電腦遊戲、上網聊聊天……課程的目標要求與學生的內心反應彷彿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入門能力

  對於七年級第二學期來說,學生在小學階段以及初一第一學期已經對資訊科技課程有過接觸,尤其是在初一上學期,學生已大致瞭解了計算機的啟動、關機、簡單系統軟體的基本操作等。但由於一學期的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較大,以及學生家庭條件參差不齊,課後用電腦練習實踐的時間不均,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對於Word高階編輯的認識和了解就更少,但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學生對Word的一些文字編輯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為本節課高階編輯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風格

  七年級的學生對於感知通道的偏愛主要是聽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堅持性較弱,在學習時喜歡活動,更喜歡結伴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喜歡動手操作等。因此,在講授Word高階編輯時可以精心匯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加組織小組學習、協作學習。

  (四)個別差異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都基本一致,不會相差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也大都無異。但基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經濟基礎不同(家庭條件良好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下電腦練習的裝置,家庭條件較差的也許沒有電腦操作的裝置),可以採用分層次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

  1、講授法與練習法

  在中學資訊科技教學中,對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教師一般採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透過演示操作,講解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師講解後,透過自己操作練習,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教師運用講授法可以系統的講授知識,尤其是重難點的講解,學生也能清晰地瞭解知識的脈絡結構。資訊科技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Word的高階編輯學習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及時地操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2、任務驅動法

  隨著資訊科技的逐步普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學習興趣等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單單是講授法和練習法並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些問題,可以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創設情境、佈置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分層教學法

  學生與學生的一般特徵、入門能力、學習風格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的系統講解只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但有的學生在課下或在父母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較高的Word編輯技巧;或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支援條件不足,對所學知識不能儘快消化,這時候就需要分層教學,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有餘力的同學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體,挖掘其潛在能力,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4、提問法

  每一門課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在上課期間提問一些問題,一方面,提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集中思考,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質量。

  5、討論法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課本內容、數字資料、網際網路資訊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由資訊科技程度好的學生和資訊科技程度差的學生組成,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分享,開展協作學習。技術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技術較差的學生可以請教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既發揮了資訊科技程度好的學生的優越性,也彌補了資訊科技程度差的學生的不足。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網路控制系統

  2、足量的電腦

  3、PPT課件

  四、學法分析

  1、探究式學習

  基於任務教學法所提出的任務,學生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情境為實破點,作出各種猜測,要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然後透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如查閱文獻資料、檢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資料,透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最後透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講Word的高階編輯中可以向同學們佈置任務或展示一些成品,讓學生思考探究怎樣操作才能達成目標。

  2、自主學習

  前面已經說到資訊科技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學好這門課,學好Word的高階編輯僅僅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實時練習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後勤加練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3、合作學習

  七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活動,喜歡結伴學習,而且在這門課中多采用任務驅動法或基於問題的教學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生生之間協作交流、互相借鑑分享,各抒己見,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出創新點。

  五、教學過程

  (一)引言

  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以及同學們的課下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對一些文字進行簡單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編輯表格,並且我們在《匆匆》那篇散文上進行了系統的操練,那麼大家想不想再學習一些Word的高階編輯技巧,讓我們的作品更加美觀呢?我們先來看一幅圖文混排的《匆匆》散文,這樣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麼大家思考一下,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講授新課

  要達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還需要這節課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係統地學習Word的高階編輯。

  1、設定藝術字

  <1>插入藝術字:插入—文字—藝術字—選擇一種樣式

  <2>設定藝術字格式:繪圖工具—形狀樣式—藝術字樣式—文字填充/文字輪廓/文字效果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可以在之前練習過的《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設定一些藝術字,對其進行美化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2、文件頁面設定

  <1>文件分欄:

  將滑鼠置於需要插入分欄符的位置;

  頁面佈局—頁面設定—分隔符按鈕—下拉列表中“分欄符”命令;

  設定完成後,在游標處進行分欄;設定分欄格式(欄數、寬度與間距、分割線等)

  <2>文件分頁、分節:

  將插入點定位到需要分頁的位置;

  頁面佈局—頁面設定—分隔符—分頁符;

  在開啟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種不同型別的分節符;

  選擇文件所需的分節符完成相應設定

  <3>設定文件頁首頁尾頁碼:

  插入—頁首頁尾—頁首、頁尾;

  插入—頁首頁尾—頁碼—選擇位置和對齊方式;

  檔案—頁面設定—頁邊距、紙類、文件引數—列印預覽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結合剛才我們所講的內容,同學們可以接著在《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給文件分成兩欄,並設定頁首頁尾和頁碼。幾分鐘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3、文件新增引用內容

  <1>將游標移到要插入腳註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中單擊“腳註”組中的“插入腳註”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腳註內容,同理可以插入尾註

  <2>選擇新增題注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插入題注”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題注內容即可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我們試著來在《匆匆》這篇散文作者後面加一個腳註,寫入作者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作家、學者、民主戰士),過後我們來欣賞部分同學的作品。

  4、公式編輯器

  <1>插入—物件—新建—物件—型別公式3.0—選擇相應模板、點選應用

  (三)複習鞏固、佈置作業

  我們本節課Word的高階編輯就學完了,我們一共學習了四個模組的內容(設定藝術字、文件頁面設定、文件新增引用內容、公式編輯器),透過老師的演示以及同學們在電腦上的動手練習,相信大家對本節課所講的知識、技能、方法、步驟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課後希望同學們勤加練習,在這裡老師佈置一個小小的作業: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這篇散文上運用本節課所講內容對這篇文章進行修飾,要求如下:將文章分成兩欄,將題目設定成藝術字,在文章最後新增題注(有關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期待在下節課欣賞大家的佳作!

  六、教學評價

  (一)教師教學評價

  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是否對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正確恰當的預設,是否做好了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的準備(是否具有教育機智),是否準備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適量、適度的課堂例題和練習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評價

  新課程非常重視評價的多元化,七年級資訊科技課堂,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主選擇、有效的主動實踐,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上也應多元化。比如:

  1、專案活動評價法

  因為我們資訊科技課的實踐性使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以協作學習為主,而這種模式的呈現又多以專案活動為主,在專案活動中,學生運用與學習活動緊密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其它的智力因素和個性特徵也會表現出來,比如,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續時間等。自我評價及同伴、小組互評一起運用,來考評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會使評價更客觀、真實有效。

  2、自我評價法

  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採取系列評價量表進行自我評價,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理解,又有助於其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有助於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有助於培養和形成其對學習及活動的評價能力。

  3、觀察評價

  教師可以透過觀察學生在上機操作、探究學習、小組討論時的表現(發言能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行考評,可以利用觀察表格來記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特別技能、行為及進步。

  4、作品檔案評價

  收集學生在這一科目學習過程中的作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作為判定學生學習質量的依據,這樣可以反映出該生的相關學習過程及結果,能積極促進學生參與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

  5、總結性評價

  一門課或一節課的學習過後,需要佈置一些練習題或測試題,這些試題雖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對這些試題進行總結性評價。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4

  一、說教材

  1、《xxx》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資訊科技上冊第章第節的內容。

  本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的靈活運用,是在學生對掌握後的能力提高訓練,激發學生製作出更加精彩的。

  2、教學目標:(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透過操作練習,熟練使用;

  (2)結合前面知識,製作包含的作品。

  ②過程與方法:

  (1)透過教師引導、交流與實踐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2)透過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絡生活實際,學習(本課內容,培養學生資訊素養。體驗軟體的一般學習方法和技巧

  (2)在協作與交流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價值。

  ④技能與創新目標:透過本節的學習,體驗資訊科技在資訊加工、表達、交流方面的優勢。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創作過程中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重點:熟練製作;難點:學生透過交流與實踐操作掌握。

  二、說教學法

  1、綱要中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當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本課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2、本著調動學生感官、直觀教學的原則,多次採用直觀演示教學法。

  3、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難點,努力把“探究——合作——創新”的思想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4、學生透過實踐操作,增強分析問題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三、說教學環境:

  有白板和電子教室軟體的微機室進行授課,教學課件,學習素材傳送到學生機的桌面資料夾。

  四、說教學過程:

  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課我採用“激趣匯入、探究新知、協作提高、欣賞評價”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匯入:廣播、遊戲、影片、動畫,等

  (二)探究新知:

  以任務驅動式展開分層教學。

  任務一:螢幕廣播方式演示示範操作過程,讓學生們觀看我我操作過程中作品的變化是什麼?(這樣設計是為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給學生分鐘,在學生完成任務後,對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加以強調、說明。

  任務二:如果,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操作呢?在這一環節裡我設計讓學生透過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時必要的補充,完成書中設定的任務。

  設計意圖:以學生參與為標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然後互相討論補充,教師總結。

  任務三:,這是與學科有關的問題,這個任務我設計讓學生透過認真研讀“日積月累”後,與同桌交流討論,然後製作演示,適時請幾名同學談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在交流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任務四:我們生活中真實的是這樣嗎?學生回答後,接下來我們共同來學習製作。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藉助老師的直觀演示學習。

  (三)協作提高:本環節是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昇華,是本節課最具閃光點的一環,在這時裡既應充分體現學生的合作討論,又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所以我設計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了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本組的一件個性作品。

  (四)觀摩欣賞:在這個環節裡,我請學生透過螢幕廣播功能去欣賞學生作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虛心的學習他人的長處。(目的是為了達到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的目的。)

  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書中xxx練習。

  五、說評價:

  一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學生操作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二是在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互評過程;三是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後,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完成自我評價。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書籍封面的組成和佈局,掌握封面設計作品製作的基本方法。

  2、過程和方法:學習書籍封面設計的設計要素、構成原理和製作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影象形式來表達特定的資訊和意義;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進行設計和製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認真按設計的程式體驗設計和製作的全過程,形成以創意為重點的設計意識;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的審美能力,形成耐心、細緻、整潔和有計劃的工作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以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美,體驗美。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運用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靈活運用字型、色彩、圖形和編排等設計要素,將需要傳達的內容與作品的形式完美統一。

  三、教學難點

  學習封面設計中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創意、構思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影象形式來表達特定的資訊和意義。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優秀封面設計作品等。

  2、學生準備:學生構思自我設計作品等。

  五、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學生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創設情境並匯入新課

  1、情景設計

  師:PPT課件展示圖片(封面和封底)

  師: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匯入新課

  三大要素:文字、影象、色彩、

  師:書籍封面是根據圖書的內容和主題來設計的,不同型別的書籍有不同意義的封面。一本書封面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這本書能否受到讀者的歡迎,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主題封面的設計。(以文字為主、圖文結合)

  (三)任務探究,自主學習

  封面背景製作

  (1)同學們觀看課本上例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自主學習封面背景製作。

  (學生小組探究、合作學習、實踐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學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製作,老師鼓勵,給予評價。

  (3)教師演示繪製自選圖形橢圓,修飾圖形(填充顏色、旋轉和翻轉、疊放次序)

  (4)學生觀摩後,實踐練習課後簡單習題。

  (四)設計步驟小結

  1、構思

  考慮幾種設計方案,從中選擇最滿意的,或將幾個方案中的優點加以綜合。

  2、定稿

  確定封面的規格、定點陣圖形及文字的位臵。

  3、製作

  圖形的設色或製作,運用學過的各種繪畫技法(自選圖形的修飾等)。

  (五)課程總結,佈置課後作業。

  七、課程總結

  今天,透過大家的努力和精心製作,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揮了創造精神,學會了用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評價作品、創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設計的藝術,很好的完成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