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範文
《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五單元的內容,三角形是平面圖形中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並藉助三角形來推導有關的性質。因此,三角形的認識是學習了平面圖形知識的起點,也為學平面幾何、立體幾何打下基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線段、角和直觀認識了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本節課是三角形認識的第二階段。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特徵和特性,並會給三角形畫高。
2、能力目標:學會透過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獲得的學習方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操作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在小組合作、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團結協助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和特性。
教學難點:給三角形確定高和畫高。
(四)教具準備:三角板、課件、數學用具盒、幻燈片
(五)學具準備:三角尺、數學用具盒、圖紙。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本節課我根據“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線,建立新型的教學結構。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獨立探索,再讓學生操作實踐,合作交流,從而達到概念的自主建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之美。
2、說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法,我主要採用獨立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透過動腦、動口、動手來親身經歷“做數學”的過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建立學習成就感和信心,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秉著新課標的精神,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定為“創設情境、誘發興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訓練,拓展延伸——質疑反思,總結評價”,努力構建探索型的和諧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師:同學們,在上課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好嗎?(同學們都拍手稱好)
故事講完後,由壞狐狸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昨天房子被我推兩下就塌了,而今天怎麼推也推不塌呢?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深思不解的情況下,教師順水推舟地引出課題,並板書:三角形的特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A:三角形的定義
師:先請同學們拿出數學用具盒開啟釘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請同學們在圖本上畫一個三角形;最後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數一數、摸一摸三角板的角和邊,並說一說你對三角形的認識。師生總結三角形的定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這樣一來,既打通了數學與生活間的無形屏障,又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歡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問題的懸念,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這裡主要是回顧學生對三角形原有的認識,起到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教師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B: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先讓學生自學書本第81頁的內容,並畫出三角形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再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拿出並指著自己的三角板向同伴說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C:三角形的高的畫法
請學生自學書本第81頁的內容,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義。並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索嘗試畫高;然後,教師示範講解三角形的高的畫法;最後出示練習,讓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
D:三角形的穩定性
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角形,然後質疑:“這些三角形有什麼作用呢?”接著讓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透過對比、推拉三角形與四邊形,交流對比結果並歸納出結論: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鼓勵學生學會自學,獨立思考,在同伴面前敢於發表意見,與同伴們分享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是在學生已學會了畫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自學並調動學生原有的經驗去獨立思考、去逐步探索,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並透過練習,使學生對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突破這節課的重難點。
這個環節是根據新課標“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一理念設計的,主要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
師:現在哪位同學可以回答壞狐狸提出的問題呢?
“為什麼昨天,我推兩下房子就塌了,而今天怎麼推也推不動呢?”
(三)深化訓練,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A:出示掛圖,讓學生去觀察並聯系實際舉例說說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說說它們的用處。
B:做生活的小能手,老師的椅子總是搖晃不穩,誰能幫老師修理一下,怎樣才能更堅固呢?
2:輔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的1、2。
第1題,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並各畫出一條高。
第2題,圍籬笆。“哪種方法更牢固,為什麼?”一個問題,既打開了學生心中的疑惑,又達到了一個前呼後應的效果。將生活實際與一種情景聯絡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的事物。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三角形的特性,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現“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生活化”的理念,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透過這些有序而多樣的練習,既鞏固了學生學過的知識,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數學在學生們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中顯得更有味道。
3:發揮想象,巧擺七巧板
A:出示課件,(並播放輕鬆的音樂)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欣賞平面圖形組合圖,並觀察它們組成了什麼圖形?
B:小組合作,擺出七巧板,讓學生髮揮他們的想象,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一幅圖,再進行小組評比。
(四)質疑反思,總結評價
師:今節課你掌握了什麼?
學生在小組內談收穫,評價得失。
課堂總結。
創設情景可以渲染學習的氣氛,也可以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小組合作學習既體現了團隊的精神也使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透過讓學生在組內談收穫、評得失,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理念。
三、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精簡明瞭,突出重點,體現本課時的內在聯絡,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的特徵和特性的認識。
《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80-81頁的教學內容。
2、教材所處的地位及編排意圖。
這部分內容包括三角形的定義,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三角形的高和底,三角形的穩定性等。學生透過上冊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對三角形已有了直觀認識,能夠從平面圖中分辯出三角形。例題1:是有關三角形定義的教學,著重是讓學生在“畫三角形”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屬性。抽象出概念。例題2:著重於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穩定性”,在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它可以讓學對三角形有更為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
3、我的取捨。
為了讓學生探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形性的奧秘,我除了讓學生動手“拉一拉”,還增設了“擺一擺”的環節,即讓每個學生都明白: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確定,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是唯一的,因而具有穩定性;而平行四邊形雖然四條邊確定,但可以擺出形狀、大小不同的圖形,因此平行四邊形不具備穩定性,而是具備容易變形性。
這一環節將會花去比較多的時間,經過慎重思考,我決定將三角形的底和高淡化處理,放在最後一個環節出現,作為下一節課的引申。
4、教學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2)透過拉一拉、擺一擺的實驗,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瞭解這一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教學難點:同上。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操作發現法。
三角形的概念、特徵對於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我讓學生透過動手實踐,動手擺一擺、拉一拉,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體的圖形聯絡起來,豐富學生的表象,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掌握它的特徵。
2、討論法。
在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時學生各抒己見,這樣即啟迪學生思維,又能增強其合作意識。學生動手、動腦,在探索發現問題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
(二)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學應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我們的教學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本節課要讓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是:學會透過觀察、操作,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培養探索的能力。
三、說教學程式
(課前黑板上呈現一個三角形)
(一)開門見山,引入課題
1、師:認識它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三角形的知識。
2、師:你認為它為什麼取名叫三角形?
3、師:你能將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準確指認出來嗎?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畫一畫。
師:請你用手指書空一個三角形,畫時要注意什麼?
2、擺一擺。
師:每根小棒相當於一條線段。用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要注意什麼?
全班學生在課桌面上獨立擺三角形,並請一學生上投影儀前擺,說一說是怎麼擺的?
3、說一說。
(1)師:同學們都正確地擺出了三角形,你能用簡略的話概括究竟怎樣的圖形才叫三角形嗎?
師生共同商議,教師逐步完善板書。
(2)課件出示完整的概念: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3)師:你認為三角形的定義中哪些詞最重要?
組織學生在討論中理解“三條線段”“圍成”。
4、判一判。
下面圖形中是三角形的請打√,不是三角形的請打×,並說出你的理由。(學生一起用手勢表示)
5、師: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可以記做△ABC。
6、找一找。
(1)師:生活中哪裡見過三角形?
(2)課件展示圖片:電線杆、起重架、腳踏車、籃球架。
(三)實驗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問題。
師指著圖片問:生產、生活中為什麼要把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
2、實驗解疑。
(1)拉一拉。
師:請同學們拿出預先做好的三角形、四邊形學具,分小組實驗:拉一拉學具,有什麼發現?
得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平行四邊形具有容易變形性。
(2)擺一擺。
A、師追問:為什麼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平行四邊形卻不具備穩定性?
生:……
B、師(出示先前學生擺出的三角形):這是一位同學先前擺出的三角形,現在老師如果再提供同樣的三根小棒,你們能擺出不同的三角形嗎?
全班學生再次嘗試,在課桌面上擺三角形。
C、集體評議,擺不出不一樣的,得出:只要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確定,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完全確定。
D、師:剛才同學們透過擺,探明瞭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奧秘,能繼續分析一下平行四邊形為什麼不具備穩定性嗎?可以在腦中思考,憑空想象,也可以用四根小棒實際擺一擺。
a、學生或獨立思考,或同桌合作用4根小棒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b、用實物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作品。
得出:雖然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確定,但可以擺出形狀、大小不同的圖形,因此平行四邊形不具備穩定性,而是具備容易變形性。
(3)說一說。
師:誰能再次用語言清晰地解釋為什麼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平行四邊形卻不具備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