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的小動物》說課稿

《我喜愛的小動物》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喜愛的小動物》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各位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喜歡的小動物》,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教學評價六個方面進行說課。本課安排兩課時,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習作指導。

  一、教材分析

  《我喜歡的小動物》是長春版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次表達,也是學習了本組課文之後的一次練筆,本組課文是關於馬的內容,本組課文中的“馬”,之所以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是因為作者悉心觀察與馬結下了很深的感情。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孩子們總是對一些小巧可愛的動物存有好奇心和親近感。本次習作就是要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寫它的外形、脾氣等特點,也可以寫它怎樣捕食、怎樣活動、嬉戲、休息等生活習性。還可以寫你與它之間發生過哪些事情。因此,我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能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積累,按順序抓住小動物外形和動作的特點或具體事例描寫小動物,並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學情分析

  經過調查,我班學生都特別喜歡小動物,有好多同學家裡都飼養了小狗、小貓等動物,對動物有親近感,同學們對動物流露出的是喜愛。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寫作水平較低年級有了明顯進步,在詞句積累、觀察、想象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但要學生在能抓住小動物外形和動作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的同時,並且做到選材新穎,學生還有一定的難處,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指導學生拓寬習作思路,學著新穎選材,寫出真情實感。

  三、教學目標

  基於上述兩點的考慮,我將作文指導課的目標定為:

  1.能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積累,能抓住小動物外形和動作的特點或具體事例,按一定順序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在交流和習作中激發起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能表達出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享受作文的愉悅。

  在此目標的指導下,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積累,按順序抓住小動物外形和動作的特點或具體事例描寫小動物,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拓寬習作思路,學著新穎選材,寫出真情實感。

  四、教法學法

  說教法:

  《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表達真情實感: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所以本節課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啟發談話法、討論交流法。

  說學法:

  根據四年級學生特點及本節課的目標。所以本節課主要指導學生採用合作交流、自評互評的學習方法,開展習作活動。

  五、教學流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版塊,下面我就四個版塊具體說說教學過程:

  (一)、看趣圖,欣賞片段,學觀察

  首先多媒體課件出示有趣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後用生動、準確的詞語描繪他們所看到的小動物。接著再讓學生欣賞例句,讓學生感悟到觀察點要細而新,語言要真而準,這樣做對後面的習作內容做好鋪墊,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二)、說趣事,開拓思路,學表達

  首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小動物的趣事,從而解決學生寫什麼的問題。

  接著引導學生採用遊戲的形式拓寬思路:簡單寫上自己要寫的趣事,再把有關的詞語寫下來,看誰寫得多寫得快。然後組織交流.最後讓學生讀懂習作要求,明白作文不是毫無標準的亂寫.本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要抓住小動物外形和動作特點或具體事例,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描寫,同時將思路延伸找到具體的新穎的習作素材來。

  (三)、創情景,交流討論,學描寫

  (我們可以寫愛懶洋洋的愛睡覺的小豬;齜牙咧嘴、調皮搗蛋的小狗;可以寫提高警惕全神戒備的兔子;悠閒自得的美麗的金魚;還可以寫忙著工作織來織去的蜘蛛;飛來飛去爭搶足球的公雞。)優美的語言與圖片,不僅拓寬了學生思路,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再讓學生閉上眼睛大膽構思想想自己重點寫什麼。然後利用小組交流發揮群體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在交流彙報中引導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去寫。此環節:藉助多媒體課件,創設了情景交融的畫面,在學生已有素材的基礎上,恰倒好處地激發了學生的習作情感,引導學生選重點,寫出真情實感。

  (四)、選重點,記錄片段,評習作

  此時學生透過交流已經產生寫作的慾望,讓學生選取重點進行片段描寫。教師此時巡視指導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與指導;對錶達完整,抓住小動物特點寫的好的同學給予鼓勵、表揚。再讓學生自評自賞,先寫完的透過讀自己的文章,找出寫得好的語句畫下來,修改不恰當的地方。最後進行全班交流,欣賞佳作。這樣課堂上營造一個交流的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透過交流讓學生吸取別人作文的優點,提高分享與合作,借鑑與學習的能力。此環節也給學生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盡情發揮,讓學生樂寫、敢寫、善寫。

  六、教學評價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藉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思考習作空間,主要體現兩點特色:

  (一)、激趣與指導巧妙結合,指導學生學著選材與構思。

  教學時,透過多媒體切入話題,呈現例句,既激發起學生表達的興趣,又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交流,在欣賞例句的過程中,感受語言表達的精妙與優美,交流情境生動且自然。教師又透過遊戲寫思路圖的形式,巧妙地指導學生構思與選材,幫助學生積累習作選材的學習經驗。

  (二)、激情與思考緊密結合,指導學生學著構思與表達。

  教學時,用層層深入的遊戲活動組織教學,時刻關注了學生的習作熱情。學生心裡有構思之後,又藉助課件巧妙激情,滲透了“有感情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的學習理念,也將習作引入思考深處。

  總之圖片激趣在引導學生感悟、觀察和表達。遊戲重在交流發現,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能抓住動物的特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既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又為習作作好鋪墊。互相交流,拓寬了學生思路,使學生選材範圍擴大,選材變得新穎。習作後的欣賞評價既是習作的講評指導,又是一個口語交際的訓練情境與過程。幾個板塊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使得學生在環環相扣的語言訓練中,寫作水平得以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