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範文
《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過程進行說課。
一、教材
教材地位
本節課是廣教版資訊科技基礎第三章第2節內容。本節課在Excel軟體環境下進行教學。本節課是在初中階段Excel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煉與深化,目的在於引導如何確定任務需求、建立資料表、分析資料、形成報告,即是要使學生學會從需要中尋找技術解決的辦法和策略,從而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科學準確的分析報告,並針對分析報告做出有效的判斷和決策。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使學生掌握使用Excel軟體處理表格資料的常用操作手段。
使學生掌握常用圖表(柱形圖、餅形圖和折線圖等)的用途及特點。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資料表,並能對資料進行合理分析,最後形成分析報告。
培養學生協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能在學習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高一年級建立文明班集體”表格的建立和分析的教學例項,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教學目標的確定是由課標的規定、本節課的任務共同決定的,目標的確定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
重難點
1.使學生掌握利用Excel處理表格資訊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2.根據任務需求,利用圖表呈現表格資料的分析結果、表達意圖。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因為表格資訊的處理過程的四個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是內在聯絡不可分割的。
難點的確定是因為學生在利用圖表呈現資料、分析結果時,對圖表的合理選取取決於學生的知識層次,認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抽象性。
二、說學情
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們已學會了資料表格的建立。由於環境的限制,學生很少有機會將資訊科技課所學的技能應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很難感受到課堂上學的知識,對生活和學習的幫助,所以對於根據任務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大多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製作的能力。
三、教法
基於以上這些問題,我採用了例項分析、任務驅動、演示等多種教學方法,透過對高一年級文明班集體的評比活動,培養學生學會分析表格資料,最終形成報告的能力。對個別問題進行單獨輔導,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對過程及結果展開自我評價和集體評價。
四、教學過程
例項引入
透過例項“某校高一年級進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從紀律、衛生和禮儀三個方面進行評分。對於收集到的資料,我們如何進行統計和分析,形成準確的分析報告,以便我們能快速地作出有效的判斷和決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進入新課
首先開門見山的指出表格資訊的加工和表達的一般過程:
明確任務、建立表格、分析資料、形成報告。
這四個階段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新課的講授過程按照這四個步驟進行,符合學生的實際,過程銜接自然,教學環節自然,學生的參與性強,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實際操作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得。
課堂小結
明確目的:建立表格資訊目的是什麼?
建立表格:在建立表格中我們簡單的學習了對錶格資料進行處理的方法(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計數)
分析資料:在對形成的資料,我們又學習了利用Excel形成圖形,去對比資料方面的差異。
形成報告:透過對錶格資訊的加工,最終得出結論。
在我們整個操作過程中,也就是我們對Excel的一些功能的學習的過程,從學習中,我們也體會到了有些問題利用Excel來處理的很多優點。
拓展練習
建立高一年級一、二、三班連續三次考試成績的資料表:
求出各班的總分和平均分。
根據這三張表建立一張總分彙總表,並在彙總表的基礎上做折線圖,看看會有什麼結果,同學們踴躍發言探討,最後形成報告。
一個小節給同學們明確了表格資訊處理的基本過程,並鼓勵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為生活和學習服務利用學習互動論壇尋求幫助。在整堂課中教學設計結合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圍繞主題任務學習促進了學生的協作與交流,關注學生基礎水平和認知是的差異,充分發揮學生互助精神溫故知新,又是導學探究實踐評價拓展的教學策略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