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九年級《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
化學九年級《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九年級《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化學九年級《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章接觸到了微觀的原子、分子的基礎上,教材以學生熟悉的物質——水為載體,透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認識分子的特徵,並學會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設定本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儘早建立起微粒觀,以便讓學生能更深入的認識身邊的物質,初步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
①讓學生透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係,認識分子的特徵。
②學生能透過對分子的性質的理解,能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並會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探索水沸騰後體積變大的過程,讓學生初步體驗宏觀現象與微觀世界的聯絡;
②透過對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認識,以及從"雨後初晴的道路"和"水燒開後的鍋蓋"等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學會從紛繁的宏觀現象中把握問題的本質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節水觀念,愛護水資源。
4、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知道物理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發生了變化。理解分子的特徵,學會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
三、教法與學法
本部分知識牽扯到微觀粒子較為抽象,因此多媒體演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學科與資訊科技整合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次採用學生討論、交流、講故事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交流意識與協作精神;透過實驗、觀察等形式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新奇適當的匯入是保證學生良好學習氣氛形成的重要方法。我在這個環節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放映地球"水球"圖片,暗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並透過複習水的組成引入。
2、分子特徵的探究
這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我是按照課本的體系,以常見的宏觀物質——水的三態變化引起思考,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水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然後再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一些常見的宏觀現象。
微觀——宏觀——微觀,這也是化學這一學科特點的體現。
首先透過一滴水、一塊糖、一口氣中所含的分子數與等同個數的小米所佔的體積作對比,從宏觀到微觀的角度讓學生自我總結引出分子的特徵之一:分子很小。
初三的學生知道水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但是卻不瞭解分子的特徵,不能自發的從微觀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於水的凝結、蒸發等司空見慣的現象不易產生探究衝動。教學的起點定位於對水的三態變化的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在總結了幾個可能的變化原因後,讓學生透過日常生活經驗探究是什麼原因發生了變化。觀察不同狀態下水分子的排列情況讓學生總結不同狀態水分子的特徵。然後我引入水三態變化動畫模擬,得出水在三態變化中改變的是分子間距離和分子的排列方式。並討論其變化屬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從而複習回顧了第一章知識。再讓學生透過兩個實驗進一步深化總結分子的特徵:分子間有間隔。
3、水的天然迴圈
至於自然界中水的迴圈較為簡單,我安排學生自己講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參與互動,加深理解。我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這一部分,知道水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節水觀念,愛護水資源。
4、作業
課後作業重點突出了東營市號稱油城,讓學生積極參與瞭解石油開採過程愛家愛國;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的一個家庭小實驗。
化學九年級《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學第二單元第一節《水分子的運動》第一課時《水的三態變化》。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以學生身邊很熟悉的物質—水為載體,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分析水的三態變化,透過想象、思維、討論交流歸納概括出分子的共同特徵。目的是幫助學生儘早建立起物質世界的`微粒觀,為後面的學習化學變化的實質做好鋪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養,培養探究能力為出發點,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全面發展,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
(一)知識與技能:
1、透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和水的三態變化的關係,認識分子的特徵。
2、透過對分子的性質的理解,能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學會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探索水沸騰後體積變大的過程,讓學生初步體驗宏觀現象與微觀世界的聯絡;學習運用日常現象與課本理論相結合的方法,用課本理論來解釋日常現象。
2、透過對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認識,學會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世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用宏觀和微觀相聯絡的思維方式看待物質,形成物質世界的微粒觀。
其中重點是:“理解分子的特徵”。
難點是:“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二、說教法
1、學情分析
初三的學生已瞭解了物質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但不能自發的從微觀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於水的凝結、蒸發等司空見慣的現象本質的探究衝動還有待激發。所以,要從學生生活和已有知識基礎上,設定情境,激起思維,交流碰撞,釋放潛能,形成共識。
2、教法的選擇
我在教學設計中不僅注重了學科知識的獲取,更注重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依據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表達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培養交流意識與協作精神。努力將一些枯燥和晦澀難懂的問題寓教育於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直觀生活情境中。
三、說學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會使學生受益終生。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體會到獲取知識的一般途徑,所以我在課的設計中注重指導學生:聽――聽得明白、思――敢思會思、說――表達完整、觀――觀察仔細、議――學會交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得到收穫。
四、說教學過程
綜觀本節教學內容,我採用6個環節來進行。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二)實驗探究宏觀現象與微觀本質的關係。
(三)反思歸納分子的性質。
(四)實驗探究能量與分子運動的關係。
(五)我思我獲。
(六)課後延伸。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未知來源於已知。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直觀貼切,新奇適當的問題情境利於學習動機的激發和思維起點的定位。為此我設計2個情境:1、在講臺上噴灑優質香水,由前向後瞬間教室內瀰漫著香水芬芳。2、播放一段影片,冰稜、水滴、雨雪、河流、湖泊、白雲等美麗變換的自然景象。聞過、看過之後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交流後師生共同提取有關水的三態變化的資訊。最終歸結為水為什麼有三態變化。提出了問題,思維有了起點和依據,邁出了探究的第一步。這時教師適當引導告訴學生要想弄清水為什麼有三態變化,就要進入微觀世界,利用分子觀點探討,出示本節課題。學習內容自然呈現,順乎學生學習規律,強烈動機下的探究過程由此展開。
(二)實驗探究宏觀現象與微觀本質的關係。
探究一:“構成物質的分子間有間隔嗎?”
我為每小組學生準備了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提出問題:如果將兩者混合體積是多少?學生猜想,之後學生進行實驗驗證並進行表達交流。經驗和實驗的矛盾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和興趣,在生活經驗上看來二者混合後體積應變為100毫升,而事實是小於100毫升,矛盾激發了疑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基礎上認識到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達成共識。
探究二:“水分子的間隔能變化嗎?”
我採用這樣一套裝置為學生演示,點燃酒精燈後緩慢交替推動活塞,並說明注射器中原有40毫升紅墨水,加熱後體積會如何變?為什麼?學生肯定都知道體積增大,液態的水變成了水蒸氣,但“為什麼”卻是一個嶄新的疑問。觀察思
考後,學生就會發揮想象力,進行猜想。學生猜想可能有:水分子本身不變或變大了,水分子間隔不變或變大了,水分子數目變多了或不變等等。透過對猜想的表達和交流,形成生生間思維的碰撞和整合,有的觀點可能在碰撞中糾正,有的可能在碰撞後得以完善和昇華。最後,形成共識:水受熱體積變大是由於水分子間間隔變化引起的。
由於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不便於直接觀察,為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我為學生準備了以下器材:乒乓球、燒杯和長短不齊的牙籤,讓學生設計水的固液氣三態模型。設計完畢後學生觀察對比,同時老師展示自己所設計的模型於學生對比交流,明確構成固液氣三種狀態的分子間的距離是不同的,狀態變化的原因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改變,而水分子的數目和水分子體積沒有改變。
學生在動手製作模型過程中將宏觀知識微觀化,抽象知識形象化。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幫助學生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絡,實現學生感性與理性的雙重複合。然後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模型,思考水的三種狀態時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學生小組內交流,形成正確認識。
在學生製作的模型中,代表分子的模型都是相對靜止的,學生容易產生誤解,認為分子也是靜止的,有鑑於此及時追問“構成物質的分子也像乒乓球一樣靜止嗎?”學生猜想交流,為此為學生準備瞭如下器材:氨水、酚酞試液、品紅、水等,讓學生利用器材進行實驗探究驗證猜想。認知衝突又一次激起,使學生在做中想,想中做。沿著問題解決的道路,在生動有趣的切身體驗中,認識到構成物質的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然後利用課件直觀性展示三種狀態時分子的運動情況。
探究三:“認識分子的大小”
既然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這些分子又是不斷運動的,那麼在空氣中也漂浮瀰漫著大量的水分子,讓學生體驗:能感受到、能看到水分子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分析下面的資料:“已知:1滴水大約有1021個水分子,如果將每個水分子比喻成直徑為4釐米的乒乓球,這些乒乓球排在一起有多長?能繞地球幾圈?”透過計算他們會驚訝的發現:該長度是多麼長,從而體會到分子是多麼小。
(三)反思歸納:分子的基本性質。
完成以上探究後,組織小組內交流。進入第三個環節共享歸納分子基本性質。
(四)探究四:“探究能量與分子運動的關係”
學生已知道構成物質的分子間有間隔並且是不斷運動的,那麼運動速度的快慢和彼此間的間隔與什麼因素有關?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進行猜想。為了驗證猜想同樣需要一定的科學實驗來驗證,為此我為學生準備了以下器材:玻璃片、滴管、酒精燈、火柴、水等。透過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和對器材的選擇應用,體會到能量與分子運動的關係。然後讓學生聯絡生活中與此相關的生活現象表達交流從而提升思維和認知水平,生活處處有真知,這一實驗只是生活場景的片段提取,但它卻是學生在思維動機的驅使下,在團體協作和自我設計中完成的,在收穫知識的同時收穫了探究的喜悅,也形成了團隊意識,提升了科學素養,利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然後,透過下面的練習性競賽讓學生自我檢驗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五)我思我獲。
隨著各個探究活動的結束,讓學生閉上眼睛,從知識、思維方法、情感方面,對知識進行重新構建,對知識形成過程中使用的思維方法進行新的理解和感悟,透過“我思我獲”,發展學生智慧,然後交流,暢談收穫!
(六)課後延伸。
課堂即生活,生活亦課堂。探究活動不僅在課堂上進行,更應深入實際,在實踐中拓展、延伸、檢驗、應用。所以我設計了以下“生活課堂”:讓學生設想自己是深山溪流中的一個水分子,如何在流淌中跳躍,在陽光下升空,與同伴們時而成水時而成氣……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自然界中自然迴圈,思維的大門開啟,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這是我對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一、分子的基本性質:
分子很小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分子之間有間隔
二、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日常現象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設想,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