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迴圈和洋流說課稿

水迴圈和洋流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迴圈和洋流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水的運動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球上的各種水體都處於不斷迴圈運動之中。教材緊緊抓住水體運動這一重要思想,側重介紹了兩部分內容:一是水迴圈,二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洋流。本節共三課時,第一課時為水迴圈。水迴圈課程標準要求:運用示意圖,說出水迴圈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迴圈的地理意義。

  1、教材地位

  教材在前面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岩石圈、大氣圈等知識,本節課把我們的視野擴大到水圈(儘管知識的落腳點在陸地上),水圈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迴圈更是把這四大圈層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維護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促使各圈層之間實現物質和能量交換;影響氣候和生態,塑造著地表形態。

  2、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內容有:水迴圈過程(型別、環節)、水迴圈的地理意義、人類對水迴圈的影響。說出水迴圈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出”是一般性要求,即瞭解;而水迴圈的地理意義是說明,“說明”要求理解和掌握。

  3、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水迴圈的形成過程和地理意義。人類活動對水迴圈的影響。

  (2)教學難點:水迴圈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4、教材特點

  教材力圖實現“對話、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強調了師生課堂教與學的互動設計,問題設計的創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自然界水迴圈的型別及主要環節,並說明水迴圈運動產生的原因。

  (2)理解水迴圈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圖解方法正確表示出水迴圈的全過程,繪製水迴圈簡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加工地理資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水迴圈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科學的、發展的觀念指導個人行為。

  (2)使學生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資源觀,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3)使學生樹立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運動是物質的本質屬性、是客觀存在的觀點。人類應認識物質的運動特性並做到趨利避害。

  三、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了“水資源”的初步知識,瞭解了水圈知識,對本課已有一定的生活體驗,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但這僅僅是感性認知,沒有實現地理規律與個人經驗的結合,總結歸納能力也弱。因此,本節課應採取有效的方法給予輔助啟發引導學生完成新知識的建構。

  四、教法分析

  以學生為中心、以情趣為載體,採取自主學習和導學相結合、啟發和討論探究相結合、學生概括和教師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明確教學主線,即由物理現象---地理現象---地理規律---地理理論---情感態度、價值觀。

  2、設定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3、提供“觀察、探究、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有效地調動學生思維,使學在開放的活動中獲取知識;

  4、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生動地呈現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過程,既加大課堂資訊量,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5、指導學生做到會觀察,會思考,會總結。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思維與思想,使學生對知識全面客觀。

  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論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五、學法分析

  本節課我的設計理念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以探究和合作交流為手段,以閱讀、討論、歸納、思考、辯論、練習為方法,以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為目的。

  1、學生自主學:自主閱讀以瞭解基本知識;自主概括以完成知識梳理;自主歸納以形成知識體系;自主練習以確認掌握效果。

  2、教師引導學: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引導討論展示交流成果;引導思考認識學習知識的現實意義;引導辯論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探索認識到科學是永無止境的。

  六、過程分析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施上述三維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流程

  形昇華

  (一)、匯入新課

  演示實驗:水的汽化、液化現象

  設計意圖:實驗感知水的運動、水狀態的改變,進而探求水的可能存在的地理空間,探求它位置的移動;激發學生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由物理現象轉入地理現象匯入水迴圈。

  (二)、新課學習

  課件出示:課堂目標導航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把握本課堂的內容,明確目標和要求,同時培養學生知識的全域性觀念。

  自主學習:課本59頁內容及圖2-39

  學生練習:水迴圈的概念、存在的地理空間、運動狀態及物理狀態、瞭解水迴圈的動力和主要環節。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把握基本知識,培養讀圖和觀察能力,體現高效課堂理念。

  課件出示:根據水迴圈的區域、環節動態顯示水迴圈過程。

  根據學生自學內容提出導學問題。即:根據水迴圈的發生領域來劃分,水迴圈有哪些類別?試分別說明其迴圈過程中的主要環節?

  學生練習:學生填注水迴圈的發生領域、主要環節、能量來源。

  設計意圖:直觀展示水迴圈,檢驗和鞏固學習效果。

  過渡提問:水量最大的水迴圈是什麼?意義最大的水迴圈是什麼?

  設計意圖:簡要辨析三類水迴圈,為引入後面學習水迴圈的地理意義作過渡。即為什麼海陸間迴圈是意義最大的水迴圈?

  自主學習:教材P60閱讀內容和課文內容,並課件展示下面兩幅圖片。

  (1)黃河三角洲的形成。

  (2)三峽電站圖。

  設計意圖:透過閱讀內容和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把握能體現水迴圈地理意義

  關鍵詞,即“改變地形”“太陽能轉化水體勢能”“降水進入陸地”;所選的這兩幅圖能直觀體現水迴圈的核心意義---物質流和能量流。

  學生分組討論:水迴圈的地理意義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把握課本中的關鍵詞句)。

  交流展示:水迴圈的地理意義

  (1)使水資源不斷更新,從而維護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促進自然界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

  (3)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簡要說明:水迴圈的地理意義實質是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那麼它對人類活動有何影響?(學生舉例回答,課件展示水迴圈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的有關圖片)

  設計意圖:“從水迴圈對人類的影響”過渡“人類對水迴圈的影響?”

  課件出示:從水迴圈的幾個環節分別展示圖片、課堂導學。

  討論與交流:

  1、結合圖片,針對水迴圈的六個環節說明人類活動主要對水迴圈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降水、蒸騰)。

  2、人類活動對水迴圈的影響都是有利的嗎?

  學生概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影響。

  教師點評:合理利用水資源,趨利避害。

  過渡提問:人類活動對水迴圈的哪一個環節有限?如能改變,那又將對人類產生哪些重大影響?(作相關提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及科學探索精神,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是永無止境的。

  課件出示:學生比較兩幅圖片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由理論到實際,認識到保護植被、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學生活動: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教師點評:辯證認識水資源,水資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過其更新速度,做到合理利用水資源,同時要保護水質免受汙染。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加強理論聯絡實際,增強學生對水資源的憂患意識;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樹立科學的資源觀,用科學的理念、發展的觀念指導個人行為,從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表述本節課的收穫。

  設計意圖:讓學生梳理本節課知識,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四)、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評估課堂效果,讓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五)課外調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課外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學生鑽研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綜合素質;也是我們培養地理人才的目標。

  七、教學反思

  1、本節課體現了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本節課主線明確,即由物理現象---地理現象---地理規律---地理理論---情感態度、價值觀。

  3、充分利用多媒體呈現水迴圈過程及意義,加強直觀性和效果。

  4、利用貼近生活的圖片使學生深切感受珍惜水資源的緊迫性,體現態度價值觀。

  5、充分利用教材、地圖冊圍繞課標展開,目標意識強。

  6、由於關注教材,本節課未能根據課標要求適當關注陸地水體的關係、水資源的更新等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