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科學說課稿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人教版五年級科學說課稿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科學說課稿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第一章第6節《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沉和浮的現象之後,指導學生學習有關水的浮力的知識;從能力培養來看,屬於“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的系列。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從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上看,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並透過前幾年的學習,已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徵來看,五年級的學生大多十歲左右,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其有注意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有所增強,在學習活動中他們能積極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問題的結果。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能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踐活動中能充分鍛鍊和培養自己綜合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目標:透過本課教學,學生能透過小組合作,設計實驗,尋找下沉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證據。透過資料分析,歸納當物體浸入水中體積大時,受到的浮力也大,浮力小於重力時,物體就下沉。

  能力目標:透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透過本課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探索大科學奧妙的興趣,進一步樹立學好科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以及問題探索的意識,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尋找下沉的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證據。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能用不同方法尋找證據,分析,評價證據。

  五、教學思路設計

  根據“主導和主體”、“學習與實踐”之間的關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思路確定如下:

  1.從教的方面來說,主要採取開放式教學法,具體分為兩個部分。①透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畫面,設定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人人參與,積極動腦動手,給每個學生都提供鍛鍊的機會,使學生學有所得。②透過學生自主探索,在觀察、猜想、驗證、歸納、概括的學習活動中,得出“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這一科學的結論。

  2.從學的方面來說,分為兩個部分。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在活動中動腦、動手,運用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去研究問題,探索新知,得出實驗的結論。

  六、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

  包括實驗器材和課件等演示性教具。

  學具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每組一個彈簧秤、一個量杯、三塊大小不同的石塊或磚塊、細線、記錄表。

  教具和學具的使用,以其直觀、形象、科學等特性,對學生主動探索新知、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啟迪學生思維的廣闊性,以及突破教學重難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下沉物體受到的的浮力

  1、談話: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泡沫放到水裡,它會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泡沫受到水的浮力。

  演示:現在老師這兒有一個馬鈴薯、一個鉤碼,把它們放入水中,觀察一下,會看到什麼現象呢?(馬鈴薯、鉤碼沉下去了)。大家說說看,下沉的這個馬鈴薯和鉤碼它們會受到了水的浮力了嗎?(板書課題:6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2、學生交流自己的猜測。

  3、過渡:你們都說馬鈴薯、鉤碼會受到水的浮力呢,那麼如果我把馬鈴薯和鉤碼放到水裡後手上的感覺和它們在空氣中手上的感覺一樣嗎?(不一樣)

  學生感受一下。

  交流感受。(馬鈴薯在空氣中重,在水中輕),那麼說明馬鈴薯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

  鉤碼呢?也感受一下。

  交流。(能感覺得到差別,但不明顯)說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4、過渡:剛才我們用感受的方法驗證了我們的猜想。如果能用資料來證明,那就更有說服力了。老師這兒有一個測力計,你會用它來設計一個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嗎?

  5、小組討論。

  6、生交流。

  本部分的設計意圖是:利用直觀的多媒體畫面,結合教師的解說,充分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產生學習的良好慾望,並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為參與後面的學習活動作了一定的鋪墊。

  二、透過實驗,尋找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的證據

  1、要獲取更精確的資料,怎麼辦?(用測力計)

  2、交流:演示用測力計,下發實驗記錄單。

  3、學生實驗,作好記錄。完成後交流填寫彙總表

  4、交流獲取的資料。觀察分析資料,得出結論。

  小結: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板書)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透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分組實驗,讓學生知道,在沉入水中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

  三、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1、過渡:現在老師這兒有個東西,(出示)多把其中1格、3格、全部浸入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會一樣嗎?(邊演示邊說)

  學生猜測

  3、學生實驗測量,作好記錄。

  4、填寫資料彙總,分析資料

  4、小結得出結論: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不一樣,浸入水中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則越小。

  四、分析資料,建立概念聯絡

  1、師:既然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為什麼還下沉呢?

  2、生交流。預設:

  重力大於浮力(浮力小於重力)

  追問:從哪裡看出來?能找到相應的資料嗎?生找上次的實驗資料進行分析。

  浮力怎麼算出來?

  3、學生整理資料,交流,發現。

  浮力小於重力或重力大於浮力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自己提出設想,自己設計實驗,自主探索,自己敘述實驗的過程,得出實驗的結論。這符合當代開放式的、學生主動去探索的教學思想。在本部分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探究、動手動腦、合作學習的教學意圖。

  五、總結

  1.教師總結談話:同學們,剛才我們透過自主操作、自主實驗,我們已經知道: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水的浮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我們要充分運用水的這一特性,使其為我們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

  2.教師佈置作業:在新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要為大家佈置一個作業,請大家課後自己思考:浸沒在水中的物體,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於重力時,物體會停在水中什麼位置呢?看誰最聰明,能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本部分的設計意圖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好科學、用好科學的信心,使學生能更加投入地參加到平時的科學課的學習活動中去。

  當然,本節課說課以及課堂中有很多問題存在,希望大家毫不保留地給我指出來。謝謝大家。

  板書: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

  浮力大小會發生變化,浸入水中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越小。

  浮力小於重力,物體就下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