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說課稿
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節《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本次說課包括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式,教學反思五部分的內容,下面我就說一說這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地位
這部分教材先介紹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再從呼吸系統具有氣體交換的功能引入呼吸運動和氣體交換的有關知識。即三個中心問題:
1、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2、氣體是如何進出肺的?
3、人體內是如何進行氣體交換的?
呼吸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與消化..、運動..、迴圈..、排洩..系統存在緊密的聯絡,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助於學生對“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2)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瞭解呼吸頻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掌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及組織裡的氣體交換。
2、能力目標:
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推理思維能力。
3、情目標:
培養學生形成“生物是一個統一整體.”及“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辨證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及分析:
1、肺的結構和功能。
肺的結構和功能是學習本節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不僅可以使後面的學習比較容易,還能使學生體會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普遍現象,有利於生物學觀點的建立。
2、呼吸運動的過程。
呼吸運動是本節基礎知識的重點。該原理需要透過學生觀察一系列的動畫或模型之後,經過推理、判斷等思維過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重點。
3、氣體交換的原理與過程
呼吸運動解決的是人體外環境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的問題,接著要解決的是肺泡與血液之間和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如何交換問題,無論從知識的完整性來看,還是從能力的培養來看,氣體交換的原理與過程應作為本節的重點。
難點及分析:
1、呼吸運動的過程。
2呼吸運動是負壓呼吸,而學生還沒有壓強的概念,就很難理解空氣是“壓入”肺內而不是“吸入”肺內。
2、擴散作用及氣體交換的過程
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擴散作用,而擴散作用這個物理概念要從生物學的角度教給學生是有一定困難的,加上肺泡裡、血液裡、組織細胞裡的氣體都是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理解體內氣體交換的微觀過程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二、教學方法
自學導思法
——老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直觀教學法
——主要利用多媒體或模型等教學手段
教材中的肋骨運動的演示實驗是平面的,不夠形象,很難形成知識的遷移。而媒體動畫或模型是立體的,直觀的、動靜結合的,結合教師的層層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逐步將學生將感性的認識引導到了理性認識,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學法指導
1、指導觀察模型、圖片和動畫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學生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髮現並掌握知識內在的聯絡,總結出生物學的“統一”原理。並學會運用這種原理指導以後的學習。
4、學會用系統表、表格、圖解表來總結,便於記憶。
四、教學程式
下面透過教學程式來談談教法、學法的具體應用。
教學環節
引言
1、人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有哪些?
學生活動:
請學生像游泳時練習憋氣那樣,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長時間?
2、氣體的進入是由哪個系統來完成的?
透過生活常識來設問,激發了興趣,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課題?
設問:
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學生活動:
學生自學教材,觀察教材中的系統模式圖,觀察人體模型,邊觀察,邊思考,邊記憶,提醒三點:
①看書和看模型要聯絡自己的身體,聯絡外界氣體進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②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觀察
③注意喉、氣管與食道的位置關係。
合起書看投影圖,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稱。
讓學生聯絡自己的身體實際來學習,使學生感到能為自己的健康服務,從而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習的興趣。
提醒學生觀察圖形、模型時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依次觀察,使觀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條理和細緻的特點,進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重點突出肺的結構
與功能相統一的特點。向學生滲透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辯證觀點;
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總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設問:
1、呼吸系統各組成器官有何特點?
2、鼻涕和痰是怎樣產生的?
3、為什麼呼吸道有清潔氣體的作用?
學生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上述問題,各小組彙報結果,教師小結。
設問:
1、肺的功能是什麼?
2、哪些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豬肺實物,觀察肺的層層放大圖,自學肺的結構特點,開展討論,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教師評價。
?
示媒體動畫一
我們進行呼吸,外界氣體進入體內的什麼器官?
那麼氣體是如何進入肺的呢?
學生活動:
讓學生手按胸部進行深呼吸,感受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如何變化。
那麼胸廓變化與吸氣和呼氣有什麼關係呢?
透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會來獲取感性認識。
在此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疑問,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學習有得必先有疑”,善於發現並提出問題也是人的一項重要素質。
示媒體動畫二、演示實驗
學生活動:
觀察動畫,演示實驗,思考為什麼手拉橡皮膜,氣球就擴大?而鬆手,橡皮膜回縮,氣球則縮小?
學生討論分析,自己得出結論:
胸廓擴大——→外界氣體入肺
胸廓縮小——→肺內氣體排出
透過形象直觀的媒
體動畫和教師演示實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先讓學生明白是胸廓變化引起氣體進出肺的,解決肺的負壓吸氣問題。再讓學生探究是什麼原因引起胸廓的變化的呢?最後綜合思維。形成對呼吸過程的整體理解。
與教材相比,這種教學順序更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學生更容容易接受。
強調學生在觀察動
畫時,要有目的,有重點、有次序、有對比地觀察。
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胸廓的變化的呢?
示媒體動畫三(側面觀和正面觀)
學生活動:
觀察媒體動畫,思考:
1、主要哪些骨胳肌參與引起胸廓的變化?
2、肋間肌收縮,胸廓如何變化?
肋間肌舒張,胸廓如何變化?
3、膈肌收縮,胸廓如何變化?
膈肌收縮,胸廓如何變化?
示媒體動畫四,這裡既反映了肋骨的運動,也反映了膈的運動,肺的體積變化也體現出了。
學生活動:
要求學生結合動畫,以及前面的觀察結果,開展小組討論後,透過層層推理,依次說出吸氣的過程。
利用表格來進行總結。
至於呼氣的過程正好與吸氣相反就可以了。可以指導學生採用對比
記憶。
學生活動:
呼吸頻率:
讓學生進行自測1分鐘呼吸的次數,並報告結果。
讓三、四個同學快速做15個起蹲動作,馬上測定1分鐘內呼吸的次數。請學生概括什麼是呼吸頻率?
肺活量:
結合體檢經驗,強調肺活量是在盡力吸氣後,再一次盡力呼氣..
撥出的量。討論為什麼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重要指標。
人工呼吸:
強調是人為外力完成表格中粗體字標出的工作。
再介紹人工呼吸的方法。
透過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和助人為樂的教育;透過呼吸頻率、肺活量的基礎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1)由學生實驗引入
學生活動:
先讓學生來做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氣的實驗,透過實驗結果對比說明撥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繼而提出為什麼呢?(問題產生)
再問:增多的.二氧化碳哪裡來?
——組織細胞利用了氧而產生了二氧化碳。
再問:肺吸入的氧是如何進入體內組織細胞的呢?體內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的呢?
(推理分析)
圍繞氧和二氧化碳的來與去層層提問,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符合探究式學習規律。
學生親自動手,有利於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
(2)原理
學生活動:
噴灑空氣清新劑,為什麼前排的同學先聞到香味,而後排的同學後聞到?
觀察圖片,為什麼在書房能聞到廚房裡的香味?
觀察動畫,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來得出結論:
氣體分子由濃度高向濃度低方向擴散。
透過一些現象(香味的擴散),這是一種感性認識,再用一個模擬動畫,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來得出結論,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3)過程
學生活動:
觀察動畫,要學生結合動畫,開展小組討論,分析哪裡的氧含量高?哪裡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並將氣體交換的原理遷移到這裡,說明為什麼氣體擴散的方向是這樣的?
應強調組織裡的氣體交換與肺泡部的氣體交換相對比地學習,相對比地記憶。
在這裡還要特別強調發生了氣體交換後,動脈血和靜脈血是如何轉變的?加深對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的理解。再結合血液迴圈的路徑,強調氣體是由血液進行運輸的。從而把氣體交換與血液迴圈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對呼吸全過程的整體理解。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與組織裡的氣體交換過程,透過用媒體動畫的形式來展現微觀的生理動態,突破難點。
這裡是用層層提問的方式,側重的是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培養。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體現了呼吸與迴圈系統的聯絡。
小結
練習
學生活動:
今天我學到了什麼?
課外閱讀:煤氣中毒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指導學生進一步獲取資訊,處理資訊。
四、教學程式:
1、引言:透過生活常識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象游泳時憋氣那樣,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長時間?引出氣體的進入是由呼吸系統來完成的。
2、新知學習:
(1)呼吸系統的組成。學生自學教材,透過觀察系統模式圖,要知道器官的名稱及位置,並小組內討論3個問題:
1、呼吸系統各組成器官有何特點?
2、鼻涕和痰是怎樣產生的?
3、為什麼呼吸道有清潔氣體的作用?
討論後彙報我進行總結。再提出2個問題,讓學生觀察實物豬肺,自學肺的結構特點,開展討論並進行總結。
讓學生觀察圖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自己總結,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也就是肺的通氣,是透過呼吸運動實現的。
先讓學生手按在胸部進行深呼吸,感受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透過學生的親身體會來獲得感性認識,並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再讓學生觀察動畫和模型,得出結論:胸廓擴大—外界氣體入肺,胸廓縮小—肺內氣體排出,小組內分析與討論:是什麼原因引起胸廓的變化呢?肋間肌和膈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怎樣的變化?透過層層推理,說出吸氣和呼氣的過程,並完成表格。要求學生在觀察時有目的,有重點、有次序,有對比地觀察,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3)人體內的氣體交換。透過學生實驗得出人體撥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說明在人體內發生了氣體交換。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作用。透過噴灑香水讓學生理解氣體的擴散作用。讓學生觀察圖和動畫,小組討論: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哪兩個過程?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髮生在什麼之間,氧氣和二氧化碳有什麼變化?組織裡的氣體交換髮生在什麼之間?氧氣和二氧化碳有什麼變化?透過動畫來展現微觀的生理動態,突破難點。
3、板書設計:
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總結概括,我的板書設計分三大塊。
第一大塊是用系統表來總結呼吸系統的組成。
第二大塊是用表格的形式來總結呼吸運動的過程。
第三大塊是用圖解來總結呼吸的全過程。
這種板書設計突出重點,突出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簡潔明快,體現了板書設計的概括性、指導性與藝術性。
4、練習與評價:
我精心編擬了難度適宜,題量適中的練習,穿插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及時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反饋評價,學生則可以透過練習對所學知識鞏固提高。
在練習的內容上,難中易層次分明,有利於考查學生的能力。
在練習的形式上,以遊戲的方式或讓學生上臺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這種練習方式,注重學生的認知心理,符合現代教學法的基本原則,使學生感到學習“易”、“趣”、“活”。
五、教學反思
下面我概要地說明一下,這樣進行教學設計的優點,以及其理論依據。
1、注重生物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充分利用模型、學生實驗,特別是現代多媒體教學等直觀手段,動與靜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形象生動,突出重點,易化難點。
2、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
教學設計中有大量學生活動,充分給予學生表現的空間,活動的空間,思維的空間,透過啟發式教學,逐步引導觀察和思維,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這就是我這一節課的教學設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