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說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說課稿
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說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說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南方經濟的發展》是川教社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七學習主題民族關係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第7課,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並且超過北方,長期以來的經濟格局發生轉變,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最主要表現,理解南方經濟快速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已經完全超過北方,從而改變了以前以黃河流域為經濟重心的全國經濟格局,實現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過程與方法:透過對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標誌性表現的提取、培養學生歷史概括能力;透過對教材圖片的分析與解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解讀歷史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對經濟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透過對三國起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到南宋已經完成南移,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我國經濟執行特徵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這是中國國情的重要內容,從而更好的瞭解西部大開發的方針,併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
3、教學重點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和經濟重心南移
依據: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最終確立是南宋,直到現在這種格局沒有變動。南方經濟的發展是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所以這兩個是本課重點。
教學難點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依據:伴隨著政治重心的東移和南移,經濟重心也轉移到南方。學生理解困難,所以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是難點
二、說教法:
採用講述法,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展示圖片,讓學生了解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
三、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討論法閱讀法
四、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從少年期向青年期的過渡,思維活躍,對事物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感性階段,需要教師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講解,並且適當講述歷史故事,調和氛圍。本班學生基礎薄弱,學生自主閱讀材料能力缺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感知歷史,體驗歷史。
五、說教學過程
複習上節課的.內容,在遼宋夏金時期,我國的北方和南方經濟都有了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繁榮。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出南方農業發展的表現,有四大表現,採用自主合作探究
農業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在講手工業這一子目時,讓學生閱讀材料,回答青白瓷的特點,從顏色,透明度,厚度,音質等方面來說。讓學生觀察宋代紡車圖,歸納出宋代紡織業技術提高。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業和城市繁榮,重點突出紙幣的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城市的繁華,臨安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繁華的商業都市;還有對外貿易活躍,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到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南方經濟的發展就表現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伴隨著政治重心的東移和南移,我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在這一子目中,重點掌握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師生合作探究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和表現。最後是小結本課的內容。
在遼宋夏金並立時期,北方和南方經濟發展較快,但南方發展速度更快,並且在有利的社會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六、說板書設計
第7課南方經濟的發展
一、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
1、農業發展:南方灌溉技術和耕作技術提高;耕地面積擴大,水稻產量增長;作物種植區域擴大,棉花種植的擴大。
2、手工業進步:制瓷業和棉紡織業
3、商業繁榮:紙幣出現,城市繁華,對外貿易活躍
二、經濟重心南移:
1、原因
2、過程
3、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