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麵說課稿

一碗陽春麵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一碗陽春麵》在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是一篇動人心絃、情真意切的好小說。

  本文安排在高中二年級的上期, 是在本冊第三單元、第四單元已經學習、閱讀了七篇中外名篇之後出現的。因此,用這篇小說來小結一下小說的閱讀技法是十分合適的。

  此外,從高中到初中,學生學習了不少的中外小說,初步瞭解了小說的幾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在此基礎上,按照教綱的要求,“閱讀文學作品,能理清情節線索,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題思想,領會文學語言的優美生動”,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了。

  2、內容分析。

  本文是日本作家慄良平的作品。作品發表後,在日本引起極大轟動,深深打動了日本人民的心,譯介到我國後,也深深打動了中國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的心。

  這篇小說體現了親情的美,人性的美:透過母子三人在困難的處境中堅強奮鬥、互相激勵的故事,動人的表現了團結、向上、不屈、奮爭的主題。

  3、自讀目標。

  ① 情節:從一碗陽春麵到三碗陽春麵的變化過程構成了整篇小說的情節。(物線法)

  四個場面

  開端(1)—— 發展(2-3)—— 高潮(4)—— 結局(5)

  特 色

  本文的主題就是透過以上的典型情節概括出來的。四次吃麵表現了一家人的奮爭過程。情節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絡,是一個向前發展的過程,並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各情節之中又突出了最能表現主題的環境——二號桌的描寫,使情節更緊湊。

  ② 環境:自然環境——“大年夜”“白雪”“清風”

  社會環境——“北海亭麵館”“二號桌”

  特 色

  “二號桌”的描寫同情節發展、人物描寫、主題體現的關係緊密。二號桌成為幸福的桌子,情節得到拓展,擴大了社會環境的範圍,預示了光明的結局,大大深化了主題。

  ③ 人物:透過肖像、語言、行動描寫分別把握母子三人和老闆夫婦的特點。

  二、說教法、學法:

  盧梭在《愛彌兒——論教育》中指出:“如果老是由你去指點他,老是由你去告訴他‘來呀,去呀,休息呀,做這個,不做那個呀’,結果,你用這個方法的確是會使他變成一個傻子的。如果你的頭腦常常去指揮他的手,那麼,他自己的頭腦就會變得沒有用處。”我們要探索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強調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創造性,透過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的興趣,掌握初步的研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再者,文學是人學,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以人為本,從關注主人公的命運出發,去正確的理解作者的意圖,培養自己的人文精神,培養自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正如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讓學生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根據以上的教學指導思想,本課採用的學法是“品讀法”。這也是建立在本冊教材前幾課學習的基礎之上的,應屬於閱讀的高階階段。品讀,顧名思義,即品評、衡量、評論的意思。品讀就是要學生細讀深思,對文章作出評價。這是創造性思維對高中學生的一個較高要求。

  品讀,要認真讀作品,有的地方還要認真吟詠品味,邊讀邊思,細心揣摩,深入研究,把握作品的寫作意圖和表達方式,然後再下斷語,進行評論評價。對於像《一碗陽春麵》這樣人物面貌親切感人、思想情感溫暖真摯、情節結構起伏跌宕、主題思想健康奮進的好小說,理當由學生來細細品味,深入評價。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運用各種思維方式、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欣賞作品,提高鑑賞能力。

  為適應學生的學法,教師採取“遷移創造”的教法:教學設計遵循自讀的原則,將閱讀的目標列出,由學生在品讀、討論之後“變讀為思”

  ——“思後又寫”————“寫後又議”。這樣,一篇作品由平面到立體,由單純而豐厚;學生的`思維由平靜漸趨活躍,乃至出現更新更美的創新。

  三、說教學步驟:

  安排時間:一課時(45分鐘)

  (一)導語:《一碗陽春麵》1988年12月在日本問世。當時被日本許多雜誌轉載,單行本一出版,馬上被搶購一空。日本電視臺多次播放作者“口演”這篇小說的情景,深深打動了日本人民的心。我們今天來讀這篇小說,看一看,能引起我們一些什麼樣的聯想,能激發我們一些什麼樣的情感……(1分鐘)

  (二)學生讀“自讀提示”。(要點:內容,情節。)(1分鐘)

  (三)學生默讀全文。(8分鐘)

  (四)分組按“情節安排的特色”“環境安排的特色”“人物安排的特色”再進行品讀(教師略作指導),並按要求分別劃出有關詞、句、段,對這些文字反覆吟詠朗誦(個別自讀),仔細體會其含義、情感、作用。(10分鐘)

  (五)小組內互相討論,取長補短。(5分鐘)(教師觀察、傾聽)

  (六)分三組發言。

  代表發言,本組同學補充,外組同學質疑,教師掌握全域性,適當點撥:難點,爭議點,高層次問題,深層背景等。但要注意有問題才點,點撥也要精要。(15分鐘)

  (七)學生上講臺帶感情誦讀生動的、深情的對話片段。(3分鐘)

  (八)小結。(可教師作,可學生作)(2分鐘)

  要點:閱讀小說的一般方法, ①瞭解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意圖。②要調動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③要善於獨立思考,力爭在閱讀中有自己的新發現。④對人物、情節、主題要有辯證的態度。

  (九)課後練習。

  思考:如果小說的倒數第二段改為:“店裡發出一片痛苦聲和嘆息聲”,好不好?為什麼?

  評價意見:

  教材分析簡明扼要,教學方法選擇使用恰當,教學步驟安排合理,整個教學設計體現自讀課課程特點,體現自讀課“教師指導,學生自己閱讀,培養自學能力”的要求。作為說案,“說教法、學法”部分尤有特色:特別看重學法,把學法置於比教法更重要的位置,還明確指出,“為適應學生的學法,教師採取‘遷移創造’的教法”,鮮明地體現了教法為學法服務的教學指導思想;從理論、教學大綱要求及文學作品特點等方面說明採用“品讀”這一學法的原因,富有說服力;強調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創造性學習”的重要性,體現了說課者的教改意識和探索精神。

  不足的是未注意揭示安排主要教學步驟的理論依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