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反思性說課稿

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反思性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反思性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理念的反思

  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如課堂中運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思路,由生活中的“酸雨”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思考、分析、學習,最後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習慣。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1、教學目標的反思。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方向和學生的主體活動都是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來進行的。在目標教學實踐中,不應為全體學生設定同一個目標,而應按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水平、智力特點、學習成就以及個性、需要的不同,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設定教學目標,要體現目標設計的人本觀、整體性及突出重點目標。有目標地進行教學,可以規範教學行為,避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和失控現象,所以,在未上課之前,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①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質及用途;使學生了解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汙染和防止汙染的`方法;②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實驗進行探究的技能;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綠色化學的思想並用辨證的眼光看待SO2。

  2、教學方法的反思。恰當的教學方法對於學生學習接受新知識是具有重大意義。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應當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訓、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基礎對教學方法作適當的調整。

  3、引言的反思。新課的引入雖然只有幾分鐘,但這幾分鐘或幾句話起到的作用卻很大。教師應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目的,將新課的匯入設計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以一段有關“酸雨”的影片引入,觸目驚心的酸雨汙染情況給學生帶來了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激發學生對酸雨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硫的學習和了解的興趣。

  4、教學內容的反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印發,打破了化學教材單一的割據,鼓勵各地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開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教師選用教材的餘地進一步擴大。首先,在本節的教學中,不單是講解高一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硫與水的反應、與氧氣的反應、其漂白性和二氧化硫的汙染情況,而且有機地將將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分為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還原性、漂白性等幾個方面作系統的歸納講解。對於課程內容的先後順序也作了一定的調整: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及其通性→還原性→漂白性,這樣安排的目的主要在於對整節課的設計是先由酸雨的罪魁禍首引出二氧化硫,講解二氧化硫的性質時先講還原性,用二氧化硫與氧氣的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回應酸雨的相關問題,課堂設計顯得連貫,前後呼應。但教學中容易產生一個誤區:只強調SO2的汙染而忽視了它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如作漂白劑、防腐劑等,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給學生強調:化學是一把雙刃劍,要用辨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其次,是教學內容細節上的處理,比如,運用對比教學法,將SO2和CO2性質的異同進行比較,使學生在對比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接受新的事物,符合學生認知的發展規律。

  5、與學生互動的反思。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知識不是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任何學科的學習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紙上畫畫,學習總要涉及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生總是以其自身的經驗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或資訊。”在本節課中,如果能將更多的討論、思考與學生思維互動,效果會更好。

  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反思性教學已經成為教學的新理念,我們應努力實現新課程理念下的角色轉化與自我價值,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與時俱進,成為學者型、專家型的教育實踐者,並尋求一份自我實現的自信與肯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