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說課稿範文

《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說課稿範文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 氣候的第一課時:南北氣溫的差異。我的說課內容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進行。1、說教材;2、說學生;3、說教學目標;4、說教學重難點;5、說教學方法;6、說教學過程。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和各位專家的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徵:地形、氣候、河流;

  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特徵——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而氣溫是反映氣候特徵的重要要素,因此學習《南北氣溫的差異》,讓學生掌握我國氣溫的分佈特點,是認識我國氣候特徵的基礎,也有利於理解各區域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上的差異。

  二、說學生

  (“地理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的活動。”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

  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知道氣溫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主要因素之一。具備了學習氣候的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資訊的能力;但是,由於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佈,學生能夠從生活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實及教學內容等實際情況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閱讀1月、7月氣溫分佈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閱讀和分析等溫線分佈圖的方法,透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絡,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簡單分析地理現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於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重點:我國冬夏兩季的氣溫分佈特點。

  (由於學生知識儲備和生活經歷的侷限性,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難點:影響我國氣溫分佈的主要因素。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學活動中,我對課本中的正文、圖表、閱讀材料、活動等素材整合,圍繞“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情境匯入法、讀圖比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討論交流法等。並且選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對於課程標準、教材結構和學生特點的把握,以及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為:(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二)、讀圖比較、認識規律;(三)小組互動、主動探究;(四)討論交流、合作學習;等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採用情境匯入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透過學生喜愛的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的角色來假設:寒假來臨,劉星的媽媽準備帶上劉星去北極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東海準備帶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遊。一家人在討論準備行李的時候犯愁了:聽說兩個地方的氣溫相差很大,於是想請同學們一起幫忙出謀劃策:該如何準備去兩地旅遊的衣物呢?

  透過學生喜愛的情景喜劇引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外出旅遊時該如何選擇衣物”來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是根據新課程理念 “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同時為後面的第二個教學環節設定一個懸念,學生帶著懸念進入本節課的第二個教學環節:

  (二)、讀圖比較,認識規律

  這是本課的`重點環節,主要採用問題驅動式,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完成。

  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出一月份平均氣溫圖,指導學生分析、探討以下問題:

  ①一月份0°C等溫線主要穿過了那些地區?(指導學生動手在地圖冊上將0攝氏度等溫線畫出來,以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加深印象。因為這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該線南北的植被、耕地型別、河流水文特徵、農作物種類等,均有較大差異。)

  ②一月份,漠河和海口的氣溫各是多少攝氏度?

  ③計算一月份的時候漠河和海口的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學生透過讀圖分析出,逐步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分佈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

  (並且知道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

  然後,在學生掌握冬季氣溫分佈規律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氣溫圖,透過讀圖分析分析,認識到我國夏季南北溫差不大,概括出夏季氣溫分佈特點:南北普遍高溫。

  (並且知道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在本環節的活動中,學生透過讀圖探究、自主學習掌握我國冬夏兩季氣溫的分佈規律。同時也解釋了前面設定的懸念,還能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為什麼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呢?老師在此因勢利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其原因。進入到本節課的第三個教學環節:小組互動、探究學習。

  (三)小組互動、探究學習

  此環節的學習是本課的難點,主要採取小組互動的形式,指導學生共同探究來完成。

  老師透過多媒體展示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必要的素材:

  ①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 海口、北京、漠河三地緯度及氣溫圖表。學生合作探究、讀圖填表,總結規律。

  ②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 海口、北京、漠河三地緯度及氣溫圖表。學生合作探究、讀圖填表,總結規律。

  引導學生透過已有的資料和知識儲備,(世界氣溫的分佈規律: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總結出:緯度位置是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的主要因素。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夏季最低氣溫在青藏高原的原因:是由於在高原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的影響)

  (由於自然環境總是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我國氣溫的分佈特點,對我們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響呢?由此進入第四個環節的學習。)

  (四)討論交流、合作學習

  本環節主要是引導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將地理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絡起來。

  首先,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討論交流,認識氣溫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影響。其次,多媒體展示: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及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讓學生認識氣溫和農業生產的關係,掌握各溫度帶的劃分。

  活動結束後,對這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並及時用課堂練習檢驗本節課學生學習的效果。

  另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適時板書,如大螢幕所示,我採用條文式板書,這種板書設計比較直觀、系統。能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以便於學生理解掌握。

  結束語: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面向全體學生,採用直觀教學、情景教學、合作學習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