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
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1
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認識動物及其運動方式的多樣性。透過播放動物運動的片斷,引導學生認識動物及其運動方式,為活動3做鋪墊,運用遊戲性較強的活動方式,可幫助學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認識梳理總結,上升為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從多種途徑觀察到動物的運動方式。
2.能夠透過感官和全身的活動,感知並模仿某種動物運動的主要方式。
3.能用圖和文字的形式記錄並觀察結果。
4.能夠歸納出動物的多種運動方式,並能按不同的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對觀察,模仿動物的各種運動方式感興趣。
2.能夠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紛繁複雜。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周圍常見動物的名稱。
2.能找出運動方式相似的動物的共同特徵。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1.開始意識到自然界的物質都在不同的運動和變化。
2.能發現動物的身體某些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並與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認識動物及其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2.引導學生總結運動方式相似的動物的共同特徵。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課堂討論交流的互動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裝置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去動物王國看一看,請大家張開想像的翅膀,閉上眼睛,飛呀飛,大家飛過浩瀚的大海,飛過巍巍的群山,飛過茫茫的田野,飛過綠綠的草地,來到了動物王國。請大家看大螢幕。
播放動物運動的課件。
教師:同學們,請大家根據所播放的影片想一想,那些動物天上飛 那些動物地上爬 那些動物路上跑 那些動物水中游
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
教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動物的運動。
二、新課教學
活動1:觀察,模仿動物的運動
1.觀察動物運動教師:同學們,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動物,你知道動物怎樣運動嗎舉例說說,誰能說說書上的動物是怎樣運動的學生討論,舉手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透過哪些途徑可以觀察到動物的運動請在書上第四頁寫出你的做法學生記錄並且回答。
2.模仿動物運動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那麼請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模仿一下他們是怎樣運動的。這裡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時,注意感覺自己身體哪個部位用力大學生開始模仿表演,教師適當評價。
3.【分組活動】比一比,誰模仿得更準確
教師:現在我們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再模仿一下你所感興趣的動物是怎樣運動的,請小組成員把每個同學的模仿情況記錄在書上第五頁下表中,評出你們小組的超級模仿秀。
小組活動,評出超級模仿秀。
全班交流討論,統計出全班同學模仿動物的數量,發現動物有多少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將結果記錄到第六頁上面的方格中。
活動2:報名參加運動會
1.填寫學生運動會報名表
教師:讓我們回憶一下校運會的情景,想一想,運動會上都有哪些運動專案呀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填一下第六頁學生運動會報名表。學生填寫運動會報名表。
2.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
教師:大家都有參加運動會的經驗,現在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幫助它們報名吧。首先各小組討論確定一下動物運動會的比賽專案。小組討論,確定動物運動會的比賽專案。
教師:請同學們按照動物的運動方式,分析動物適合參加的比賽專案,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提示:有的動物擅長2項,不要忘記填寫!
教師巡視並指導學生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
3.課後查詢:每項參賽動物的運動速度,最長運動距離。
板書設計:
動物運動會
活動1:觀察,模仿動物的運動
1.觀察動物運動
2.模仿動物運動
3.【分組活動】比一比,誰模仿得更準確
活動2:報名參加運動會
1.填寫學生運動會報名表
2.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
3.課後查詢
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進一步感受乘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能熟練運用表內乘除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運動會嗎?你知道運動會都有些什麼比賽專案?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運動會場上看看,你們高興嗎?好,我們出發.(演示課件)
(二).探究問題,交流應用.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比賽專案?(指名回答)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指名分別說一說自己的數學問題.
(對於“跳遠”和“拔河”兩個以文字呈現的問題,儘量放手學生獨立解答。而“賽跑”、“數氣球”和“買水”三個以圖文結合的問題則應視學生的實際反映適當扶放。)
3.師:同學們,你們可真聰明!我們完成了這次運動會的旅程,老師發現你們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運動會”的各項比賽中,這真是很了不起的本領呢!
(二).拓展練習,熟練應用。
1.師:(播放課件,出示“練一練”第1題中左面的小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並結合小松鼠的問題,想一想該怎樣解答。
2.師:誰能扮演小松鼠為大家讀讀問題?(指名讀題)想一想要知道“可以平均編幾組?”還缺什麼條件,這個條件在哪?(指名結合圖畫說一說)誰能把這道題完整地說一遍?(指名說一說)
學生思考後列出算式,集體交流訂正。
3.(出示第1題右面的小題)師:同學們,看這些聰明能幹的小猴,他們在做什麼?如果3只小猴分成一組表演,那麼27只小候可以平均編幾組?(生獨立思考後,指名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24朵花)師:這些花漂亮嗎?數一數它們有多少朵?有沒有很快就數出來的,說說你的數法。(4個6朵是24朵或6個4朵是24朵等等。)如果把它們紮成花束,你想怎麼扎,能扎幾束?(生獨立思考,動筆寫下算式。)
師組織集體交流,將書中出示的問題融合其中做答,列出算式後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演算法。(這一環節可能出現有的學生把這些花2朵紮成一束,導致不能用乘法口訣一下計算出來,教師應注意鼓勵學生的想法,使學生知道有些算式是不能用乘法口訣一步算出,但也離不開乘法口訣,這樣的難題我們以後就會解決了。也可能會出現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也應給予鼓勵引導。)
5.師:你們愛玩遊戲嗎?接下來老師和大家玩一個數學遊戲。我說一種動物,你來快速說出它有幾條腿,或者我說哪種動物共有幾條腿,你快速說出有幾隻這樣的動物,明白嗎?
師:1只小鳥----生答2條腿。
師:幾隻小鳥8條腿----生答4只。怎麼知道的?列式計算。
師:幾隻小鳥有12條腿----生答6只。列式解答。
師:1只青蛙----生答2條腿。
師:幾隻青蛙6條腿----生答3只。
……
(四).開放
1.師:星期天,老師帶領27名優秀隊員去科技館參觀,他們要坐什麼樣的車去呢,如果這28人都坐小車,請同學們幫助他們計算出需要租幾輛請同學們幫住他們設計一個租車方案吧!(演示課件,大車限乘客10人,小車限乘客4人.)
2.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完成.
3.組織集體交流.
4.隨機小結.
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3
課題
運動會
教學設想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求商。
透過“運動會”的情景,體會乘除法與生活的聯絡。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收集有關運動會的資訊。
教學過程:
一:交流運動會的資訊。
1、小組交流:
為什麼要舉行運動會?
你知道運動會舉行哪些比賽專案?
2、集體彙報。
二、提出、解決問題。(觀察掛圖)
1、與同桌互相說說,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
2、你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師板書問題。
選擇同一個問題——賽跑,獨立解決。
1、集體交流:
你是怎麼想的?怎麼列式?
(用口訣試商或者用擺小棒的方法。)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把問題寫下來,小組內交換解答。
3、集體反饋:
提出什麼問題?怎麼算的.?
三、鞏固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
⑴看圖,把問題敘述完整,
⑵獨立解答
⑶交流怎麼用口訣試商。
四、作業。
觀察體育課時,同學們的活動,發現什麼數學問題,把它寫成數學日記。
二年級數學《運動會》說課稿4
〖教學目標
1.在運動會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進一步體會乘、除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絡,能夠熟練運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根據情境圖發現有用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意識和實際能力。
2.透過小組合作探索的學習活動,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不斷體會學習的樂趣,品嚐成功的快樂,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材分析
運動會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利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並且已經初步具備在具體情境中獲取資訊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屬於數與代數的內容,因此教學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了設計小小運動會這一校園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透過設計比賽、說一說、寫一寫等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到生活與知識的聯絡,明白知識來源於生活,體驗到乘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博興縣興福鎮中心小學屬於鎮級小學,與本鎮其他小學相比較,教學設施較先進,做到了微機終端進教室。一年級開設微機課,二年級部分學生能夠上網查閱資料。學校閱覽室全天開放,學生可隨時借閱、查詢資料。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還有一部分是來我鎮打工農民的孩子,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多數為初中水平,家庭教育狀況不是很理想。學生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是學校(包括課堂教學和學生自己查詢等)。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並且已經初步具備在具體情境中獲取資訊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課堂實錄
課前交流:
在校園裡,你們最喜歡參加什麼體育活動?(引導學生說一說。)
活動一:小小運動會。
師:今天,我們班舉行小小運動會,設有賽跑、跳遠、拔河三個專案,你喜歡哪個專案就坐到相應的位置。(喜歡賽跑的在左邊、跳遠的在中間、拔河的在右邊。)
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坐到相應的位置。(全班44人,賽跑的16人、跳遠的8人、拔河的20人。)
師:現在同學們都坐到了相應的位置,請同學們四個人自由結合成一個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
師:我們的小組組建成功。現在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一下,我們喜歡的比賽使用什麼樣的比賽器械、怎麼開展。我們將評選出最佳設計小組。
小組開始設計,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活動二:彙報交流。
師:我們的設計已經完成。先請賽跑小組來彙報,其他小組作為裁判組來評價他們的設計。
賽跑組1:喜歡賽跑的共16人,我們設計的跑道有4條,每組4人,可以跑4組。列算式為164=4(組)。
賽跑組2:我們和1組設計的一樣。
賽跑組3:我們是每組2人,分8組。列算式為162=8(組)。
賽跑組4:我們從電視中看過,跑道有8條,也就是說每組8人,可分為2組。算式為168=2(組)。
師:各小組彙報完成,請裁判組來評價一下。
裁判人員交流了一下。
裁判代表:我們認為4組設計得最好,因為適合我們學校操場的條件。從電視上我也見過每組8人,如果比賽場地大是可行的,也是最省時間的。
師:好的,我們首先祝賀4組獲得最佳。賽跑完成以後我們再來一起看一下跳遠比賽。哪個組先來彙報?
跳遠組2:我們每人跳1次,共跳8次,計算口訣是一八得八。
跳遠組1:這樣不行,如果這次沒有跳好怎麼辦?我們應該多給他們機會。我們設計的是每人跳3次,共需要跳38=24次。
師:哪個組設計得好呢?請裁判組來評價一下。
裁判組:1組設計得好,每人3次機會,不應一次定輸贏。
師:看來1組設計得好。如果告訴你一共跳了21次,每人跳3次,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嗎?
生:7人,213=7(人)。
師:真聰明!其他同學還沒有算出來,你已經喊出答案。我們祝賀1組的同時,看一下最後一個專案拔河。哪個組先來?
拔河組1:我們按男女來分,男生12人,女生8人,我們肯定贏。
拔河組2:我們每組10人,男生、女生平均分,共分2組,10+10=20(人)。
拔河組3:我們和2組一樣。
拔河組4:我們組是分成4個小組,204=5,每組5人,透過迴圈比賽分勝負。
拔河組5:我們組還沒有想好讓哪一組贏,哪一組男生多肯定贏。
師:我來評價一下吧!2,3,4組的設計都非常好。1,5組認為男生多就一定勝,我看未必。拔河是個集體專案,男生多不團結的話照樣不能勝,所以團結合作才是取勝的關鍵。
(分專案―設計比賽―彙報交流―評比,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絡,孩子們的回答比我預想的要好,但小組合作中個別學生沒有完全投入。如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值得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活動三:運動會一角。
師:看,那邊多麼熱鬧,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請看大螢幕。
(課件出示情境圖的一部分:氣球,每束5個,有4束;小賣部,礦泉水每瓶3元,汽水每瓶2元。)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中,你都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請試著和你的夥伴說一說。
學生獨立思考,並與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生1:我看到有4束氣球,每束5個,一共多少個?共45=20(個),所用口訣是四五二十。
生2:我想買2瓶礦泉水,需要多少錢。23=6(元),需要6元。
生3:我有8元,可以買幾瓶汽水?82=4(瓶),可以買4瓶。
師:真棒!如果氣球1元一個,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生4:氣球1元一個,一瓶礦泉水的錢可以買3個氣球,31=3(個)。
生5:一瓶汽水的錢是2元,可以買2個氣球,21=2(個)。
生6:2個氣球的錢可以買1瓶汽水,21=2(元)。
生7:3個氣球的錢可以買1瓶礦泉水,31=3(元)。
師:你們非常聰明,能夠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好嗎?
(發現資訊―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環境、條件,創造了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的求異思維應給予積極鼓勵。)
活動四:說一說、寫一寫。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乘除法來計算。你課前收集到哪些可以用算式或口訣解決的例子?在小組內交流。
小組交流收集到的例子。
生:我媽媽買了2公斤肉,每公斤8元,二八十六,共16元。
生:我和姐姐買了5個硬皮本,每個3元,三五十五,共15元。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你們會寫嗎?可以上黑板寫一個算式。
(學生在黑板上寫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算式。)
師:同學們寫了各種各樣的算式,這些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呢?你願意說哪個就選哪一個解釋一下,好嗎?
學生自由選擇介紹。
生1:我選28=16。一個風箏8元,2個風箏,需要28=16(元)。
生2:我選204=5。一個文具盒4元,20元可以買204=5(個)。
師:在我們生活中,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會隨時用到算式或口訣,課下多蒐集這樣的例子,把它記到我們的日記本中,比一比誰蒐集的最多。
(說一說、寫一寫兩個活動是本節課的亮點。列舉生活中的例子,解釋算式表示的意義,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絡。)
課堂小結:
1.今天這節課你覺得自己發揮得怎麼樣?
2.今天這節課你感到快樂嗎?
〖教學反思
本節課將知識鑲嵌於運動會這一現實生活情境中,透過設計比賽、交流例子等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使數學教學由知識課堂走進生活課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意義,真正落實了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這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和活動形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上課開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運動專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是做什麼?接下來,設計比賽激發了學生更大的熱情,小組合作中的爭論、互補處處可見,學生的回答更是多姿多彩,超出了我的預料。如:拔河比賽學生想讓自己組贏而讓本組男生多,針對這個問題告訴學生不僅比賽要公平更要團結。說一說、寫一寫讓學生充分感覺到知識與生活的聯絡,同時也體會到只要他們用心觀察,知識就在身邊。
在活動中個別學生沒有參與,只是等待結果。如何讓每個人都能主動參與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案例點評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在本節課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運動會,並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用不同的生活來感悟知識。學生舉例解釋乘、除法算式的實際意義這一教學環節,可以說是精彩紛呈。師生共識、共享、共進,形成一個真正的共同體。雖然學生只舉了一兩例,但懷海特說過,教育的問題就在於使學生透過樹木而見到森林。現在的學生接觸到的世界是多彩的,他們能夠用不同的生活來感悟知識。這樣,把生活和知識聯絡起來,建立意義的聯絡,使學生明白知識來源於生活,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意義和充實意義。學生的學習不只是文字課程,更是體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