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美麗的陶瓷》說課稿

三年級美術上冊《美麗的陶瓷》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美術上冊《美麗的陶瓷》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就今天我所講的《美麗的陶瓷》一課再進行一下說課。《美麗的陶瓷》是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七課內容。下面我重點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程程式、課後反思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根據《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美麗的陶瓷》一課是屬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本學習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看、畫、做、玩融為一體,本課內容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在設計上都貫穿了很新的教學理念。由於是造型、表型課,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們得興趣,可以為孩子們提供很大得想象與創作空間。能夠從學生得生理心理特點出發,達到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得完美統一。同時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愛陶瓷,進而愛民族藝術、愛祖國。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兒童繪畫發展的意象期,即喜歡畫自己意識中的表象形象。他們非常喜歡上美術課,喜歡新鮮事物,喜歡錶現對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欣賞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把對事物的表現當作樂趣。他們喜歡以線造型,用筆肯定、有力,但有時缺少變化,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感受來學習用更豐富的線來表現陶瓷,表達自己對陶瓷的感受。

  三、說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陶瓷的歷史、發展、種類,感受陶瓷的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認識線的美感,認識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練習用線造型表現陶瓷的外形及花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

  3、透過學習,使學生體驗到是成功的喜悅和創作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陶瓷的歷史。欣賞、學習陶瓷的造型美、花紋美。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線條組合出陶瓷上美麗的花紋。

  五、說教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美育教育原則,循序漸進,按照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評價美的程式,讓學生全面發展,各項能力得到提高。

  (一)、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在此環節中,主要使用談話法,讓學生感到:原來中國的陶瓷這麼著名。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情緒。

  (二)、討論交流,瞭解陶瓷

  在這個環節使用了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地欣賞、感受陶瓷的藝術魅力,積累學生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表現陶瓷作品打下基礎。在學生感受過程中,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1、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對陶瓷做一個簡單的瞭解。(對學生課下收集的相關知識加以肯定,以保持美術興趣。)

  2、欣賞陶瓷藝術精品,直觀地感受陶瓷的藝術魅力。(從教師帶領著欣賞到學生獨立欣賞,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3、欣賞線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線描陶瓷作品做比較,感受線的使用,為繪畫創作表現做鋪墊。)

  (三)、自由創作,表達感受

  這是學生自由發揮的環節,要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創作出有獨特風格的作品,發展學生的表現能力。

  (四)、作業展示,相互學習

  這是評價美的環節,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

  透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表現能力、評價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好學、樂學,並樹立終生學習的目標。

  六、說課後反思:

  陶瓷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反映了人們的審美藝術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習中發現,學生非常喜歡精美的陶瓷,其靚麗典雅的色澤、造型優美的花紋,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學生能夠對它進行細緻地觀察,進而深入地描繪。教學過程清晰,使學生在民主平和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了本課內容,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