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圖形分類》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圖形分類》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圖形分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圖形分類》篇1

  【說教材】

  《圖形分類》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認識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本課教材的教學是建立在之前認識了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經歷具體的圖形分類活動,對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進行歸類和梳理,瞭解圖形的類別特徵以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並在教材中安排了實踐活動,“看一看,說一說”讓學生舉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運用事例,接著又設計活動“拉一拉”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明白三角形的穩定性比四邊形好以及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綜合考慮本教材的設計意圖,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是這樣來制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瞭解圖形的類別特徵以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

  2、經歷觀察、操作、猜想與驗證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數學情感。

  3、透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其中,“瞭解圖形的類別特徵以及圖形間的關係,會對圖形進行有規律的分類並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生活現象”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透過觀察和操作,體會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還將藉助多媒體教具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說教法與學法】

  葉聖陶老先生的教學核心思想是:“教是為了不教”。這正體現了現代教學的目標不只是使學生“學會”,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數學,發現問題,“創造”新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慧,增長才幹。在教學中,我注意採用談話式、討論式、活動式的教學,實施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力爭體現如下的教學理論:

  1、主客體發展統一論。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又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自覺地改進自己的學習,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活動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

  2、有目的地運用交談和啟發引導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探究、實踐操作、歸納、嘗試等活動形式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的興趣,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說教學流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著創造性的利用教材,按課程標準來上課的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修改和重組了教材,透過利用故事一條線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手段,努力貫徹“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理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豐富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感悟,體驗數學學習的愉快和樂趣,力爭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不僅獲得了知識,同時親身經歷和體驗了知識獲得的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一上課,我準備口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匯入新課的教學。我說“今天我在來學校的路上遇到了幾個老朋友,他們說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與我們的同學見面了,挺想咱們的。所以硬是哀求我帶它們來參加我們今天的這堂課。我那會就說了,我們的同學可能早把你們給忘記了,還是我回去跟他們打完招呼後,你們再來吧!可這群老朋友就是不聽勸,它們堅信我們的同學肯定沒把它們給忘記掉。瞧,這會它們在一邊等著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

  這樣的提問能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師帶來的老朋友是誰。設計這個環節,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這樣的好奇心和興趣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內驅力,又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愉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為下面的教學聚集動力。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課件依次出示這一群老朋友(教材P22說一說中的各種圖形),然後引導學生:

  1、說一說“這些老朋友的名字”(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還有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和球)

  2、小組合作,幫幫老朋友

  在這一環節裡,我透過與學生談話來呈現問題,再讓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師:知道這群老朋友為什麼這麼急著要與我們的同學見面嗎?原來啊,它們是遇到了一些問題,發生了爭執,想來請我們的同學幫忙解決。同學們,你們說我們要不要幫幫他們啊?

  師:他們遇到的問題是,它們圖形王國的成員越來越多了,所以它們想分家,但它們的國王說了,要分就得有規律的分,否則不讓分。其實大多數的圖形朋友還是分得比較合理的,它們都符合了國王的要求。但還有這麼三家被國王給制止了,說它們還沒有按規律去分清。課件呈現有問題的家庭:

  第一家:長方行、正方形、菱形和正方體

  第二家: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和圓

  第三家: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和長方形

  師:現在小組成員間互相討論一下,比比哪個小組幫忙解決的問題最多。

  3、小結,匯出課題

  在這裡師生共同概括出圖形分類的幾種標準:按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來分,按圖形是否由線段組成來分,按組成圖形的線段條數來分;並趁勢匯出課題“圖形分類”。

  4、統籌安排,我來分

  即練習,讓學生對教材所給的P22的所有圖形按教材的設計來進行分類。

  在這裡,教師把對圖形分類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思考分類的標準,由此引出新知識,將數學教學融入到數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與交流中,經歷了探索的過程,對所給的圖形進行有效的分類。這樣設計,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推理和分類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主動學習,既學到了知識,又感到其中的無限樂趣。

  (三)實踐活動,拓展思維

  在這裡教師說“其實圖形王國裡成員間還是相對和睦的,分家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當然了,偶爾一兩個小鬼搗亂也是有的。就在今天來的這群朋友裡,也有兩個調皮鬼,(平行四邊行和三角形),它們曾經為爭論誰的本事大發生過爭執,並進行了這樣的比賽過——”,透過以上設計來匯出下面的兩個數學活動:

  1、第一回合“比比誰在生活中小朋友身邊出現的次數多”

  出示教材P23、1中的圖片,解說完後再讓學生猜猜誰會贏,自己贊同哪一方,並幫忙舉出生活中還在哪裡見過運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情況。最後,教師再幫忙總結說“其實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存在現象都很多,是比不出個勝負的,所以第一回合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

  2、第二回合“比比誰的穩定性較好”

  先出示P23、2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圖片呈現出來的是一種什麼樣的資訊,並讓學生猜一猜按圖片中的動作實施後,圖形會發生什麼變化;再讓同桌同學之間互相合作,模仿圖片中的情景,驗證自己的猜測,並總結規律“三角形的穩定性比平行四邊形的穩定性好”。

  3、拓展應用

  讓學生運用所總結的規律解釋P23第3題中的圖片情景。

  在這一環節裡,我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同時還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和交流的小組合作精神。

  (四)全課小結

  師:為了感謝我們班同學的熱心幫忙,圖形朋友們也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課件呈現圖片)

  [第一份禮物],用圖形拼成的各種美麗的圖案。

  讓學生在欣賞圖片中,同時說出這些圖形的名稱,以及它們共有的特徵和聯絡。

  [第二份禮物],各種美麗建築中的圖形。

  透過欣賞生活建築中的圖形,讓學生明白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特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應用。

  在這一環節裡,透過展示圖片,讓學生在欣賞中間接地對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化,加深印象,內化知識結構。同時將圖形與生活緊密相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

  本節課的板書力求簡潔明瞭,著重體現圖形分類的三種依據,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圖形的特徵和分類的標準。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圖形分類》篇2

  一、說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並給這些圖形按照顏色,形狀不同分類,中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本次數學活動,選擇了幼兒常見的幾何圖形,讓幼兒自主操作探索,互相交流學習,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幼兒能熟練地辨認四種基本幾何圖形,並能和實際生活相聯絡。

  2、引導幼兒能不受大小的影響,按一定特徵進行正確的分類,並能大膽講述自己的分類過程。

  3、激發幼兒數學分類活動的興趣,並能在活動結束後按要求整理材料,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4、活動重難點:按照圖形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分類後說出是按照顏色、形狀分的)。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活動準備是:

  (1)課件製作,音樂《找朋友》《郊遊》,運動操影片。

  (2)自制不同大小、顏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卡片若干;四種基本圖形的相像實物。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創設法:活動匯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透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定懸念。

  2、演示法:是教師透過電子白板把圖形按照不同顏色、形狀的分類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

  3、觀察法: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

  4、遊戲法: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遊戲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本次活動中,以"遊戲"貫穿活動,遊戲是本次教學活動的一條主線。

  (二)學法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本活動的操作是幫助圖形寶寶分類排隊以及拼圖,讓幼兒透過看一看、放一放、拼一拼來認識幾何圖形。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

  五、說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透過律動運動操引起幼兒上課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圖形,藉機引出課題,交代學習目標。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梳理思路,展示過程。教師用電子白板演示分類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圖形分類的認識。

  (2)幼兒分組嘗試分類提出分類問題之後,讓幼兒先思考一下如何分類,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幼兒藉助學具分小組動手分一分,說一說。

  (3)運用拓展,課外延伸出示拼圖,啟發幼兒用幾何圖形自由快樂拼圖。

  引導他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得出結論——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同時也培養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遊戲活動播放找朋友音樂,在音樂聲中找朋友,找到與自己手中卡片相似的實物為好朋友。加深對分類的理解。

  4、小結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和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相像並告訴爸爸媽媽。

  5、以郊遊律動結束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