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說課稿範文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說課稿範文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在整個《運動與力》單元中是處於第三課,它在整個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對前面三節課的一個概括和總結,讓學生對於力的認識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昇華。也為後面學習力的測量以及研究摩擦力打下基礎。

  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已經試教了三次。這三次的試教和我以前的公開課試教不一樣,以前上公開課時每試教一次都會讓我對課有更深層次的認識,然後再把課來一個大改變。可是這三次的試教總體上來說,我的課沒有大改變,上下來感覺挺順的但是總覺得缺點什麼,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沒有把這堂課推向高潮。經過曾老師的點評與指導,我發現我這堂課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待改進:

  一、本課的科學概念的生成還不是很好。

以前,聽完一些公開課之後我總感覺這位老師上得挺好的,這些學生也學得很好,可是如果讓學生寫作業本或者考試他們肯定做不起來,然後我就自以為是的把這種現象歸為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衝突。直到這個學期的教研活動上,曾老師提出來了分解概念之後,我才恍然,其實我是在拿著素質教育的幌子來為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找藉口。學生題目不會做的根本其實老師教的不好不到位。《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這課的科學概念是反衝力:氣球噴出氣體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做反衝力。我當初在備課時,也想著要分解這個概念,自以為是的認為這個科學概念分解的很好,並且在課前給學生做了前概念調查。其實我所做的這些還是更多地停留在表面層次,還沒有根本的瞭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所以我自以為是的概念分解,其實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而根本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瞭解學生,是我們一切教學的根本,要不然所有的教學環節都將淪為形式,只有瞭解了學生才能更好地分解概念。

  二、學生的思維拓展做得不是很好。整節課上下來,我總感覺平平的順順的覺得缺點什麼。其實我缺的正是學生思維的拓展。本課在教學中我只關注於學生對於反衝力這個科學概念的理解和建構,卻忘了拓展,比賽只是學生認識昇華的一種手段,比賽後的討論和裝置的改進正是拓展學生思維的最好的契機。而我卻為了節省時間硬生生地簡化了這兩個環節,也讓學生失去了一次思維拓展的絕好時機。如果在這兩個環節中加入對反衝力作用時間、如何增大反衝力地討論等等的討論,然後再讓學生根據討論結果有選擇地改進自己的小車,那麼上面的比賽也就不會流於形式了。

  三、拓展小結。最後的拓展環節,我只是採用了很簡單地談話法。這樣的方法對於學生而言很平常,那麼一節課上完之後,當學生走出課堂時他們還記得什麼呢?若干年後這節課在他們的腦海中還有痕跡嗎?如果我採用曾老師的'建議改用水火箭,那麼這節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和意義就會完全不一樣吧。

  四、教學語言還有待改進。這節課我經常問學生“為什麼?”正如曾老師說的,為什麼是很抽象的,課堂當中我有很多的語言沒有經過大腦的思考就講出去了,結果講不好了或者是抑制了學生的思維,這其實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在今後的教學上,我還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力求精煉有效。

  五、資料沒有細化處理。在學生比賽成績出來之後,我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比較資料,如果我引導學生先橫向觀察自己的兩次資料,再縱向觀察全班的資料,再討論分析,那麼最後生成的知識和技能將會更多了。資料處理一直是我的一個弱點教,下個學期不管是我個人還是我們的科學組全體成員都會以此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教學研究。

  我的課堂上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我去注意去改進,相信有學校領導的支援有曾老師的指導,我會很快地成長起來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