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棉花糖》小班故事說課稿
《雲朵棉花糖》小班故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說的課題是小班故事《雲朵棉花糖》。《雲朵棉花糖》是幼兒園教材中的小故事。它蘊含在優美語言中的深刻哲理,引導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在現在獨生子女眾多的時代,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故事中的鼠老大、鼠老二和鼠小小這兄弟三人組成的優美的畫面和精彩對話,帶給人一個溫馨、和諧的世界,一個給成長中孩子以哲理啟示的世界。
選用《雲朵棉花糖》作為小班語言活動素材是因為,主題單純,故事以“雲朵”為線索,貫穿始終;結構簡單,情節有趣,充分渲染了主題,便於幼兒理解;故事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想象,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地方,“雲朵”變成了 “雲朵棉花糖”;故事內容富有兒童情趣,生活情趣,源於幼兒生活又高於生活,“棉花糖”是幼兒熟悉的事物,在活動中可以親自品嚐棉花糖的味道,體驗分享的快樂;圖片畫面的形象直觀,主題突出,靜態的雲朵棉花糖和動態三個小老鼠有助於人物形象的理解,體會“分享快樂”這一道理。
1、活動目標
依據《綱要》中語言教育的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及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任務,從情感、知識、能力三方面出發,制定故事《雲朵棉花糖》的活動目標:1、透過故事體驗與朋友和親人分享的快樂。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發自己的想法。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真切感受分享的快樂。
2、活動重難點:重點是大膽想象和大膽表述;難點是體驗朋友之間分享的快樂。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個故事含有美好的情感體驗,是塑造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和體會到故事的含義,才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才能大膽想象大膽表達。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欠佳,但是他們對雲朵棉花糖充滿了好奇,教師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可以使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所在。
3、活動準備:故事掛圖、棉花和棉花糖實物若干等
二、教學方法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班幼兒在直覺行動思維基礎上,逐漸演化為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理解詞義和語言。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具體教學方法為欣賞法、提問法和引導法,並按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讓幼兒真切的聆聽故事,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和內容。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表象,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重點詞句,讓幼兒欣賞故事掛圖《雲朵棉花糖》,從人物的動作、神態中理解重點詞句,突破難點。其次,設定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學法指導
在活動過程中一是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感受分享的快樂;二是鼓勵幼兒將對故事的理解,大膽的說出來併產生奇妙的聯想。
四、活動過程
根據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匯入環節:感知棉花的特性,引出活動內容
幼兒的學習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新舊經驗的結合上。透過幼兒親自摸一摸、團一團、聞一聞等形式,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感知棉花的特性,巧妙的引出活動的內容。再加上老師有目的的引導提問,幫助幼兒豐富生活經驗,為以下的活動做準備。具體提問為:天上的雲朵是什麼樣的?棉花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摸起來是什麼感覺的?你們吃過棉花糖嗎?你們吃過雲朵做的棉花糖嗎?直接引出故事《雲朵棉花糖。》
2、基本環節:這部分是重點,我採用以下步驟和方法組織活動。
(1)教師有感情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含義。小班幼兒的語言水平有限,為幼兒營造優美、溫馨的語言環境尤為重要。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吸引了幼兒的聽覺神經,逐漸培養幼兒的良好傾聽習慣。在傾聽在基礎上,透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含義。新《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即使幼兒在回答問題中說錯了,那也代表他思考了,同時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
在分段講述中,當教師講述故事的懸念處,主要引導幼兒想像雲朵還會變成什麼?理解為什麼三個小老鼠只吃了一點點還很開心?感受分享的快樂,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大膽表述,從而發展其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口語表述能力。
(2)結合掛圖完整欣賞,掌握對話、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視聽結合,感知效果最佳。因此,我邊出示掛圖邊生動形象的講述故事,同時注意語音的高低、強弱、說話的速度和間隔與幼兒心理節奏相適應,特別是對小班的幼兒更要放慢速度,使所提供的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充分作用於幼兒的眼和耳,促進思維的發展。師幼一問一答,鼠小小抱著白雲找到鼠老二,鼠老二說了什麼?鼠老大是怎樣說的?鼠小小又是怎樣說的?在不經意間掌握了故事中的對話部分,促進幼兒積極思維,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強調了重點,理解了難點。
(3)模仿遊戲《我做棉花糖》。小班幼兒注意時間較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透過《我做棉花糖》環節,幼兒肢體得到了發展,體驗到遊戲的快樂,同時引導幼兒大膽想像“你想製作什麼口味的棉花糖?給誰吃?”為結束部分做鋪墊。
3、結束部分:擴充套件延伸,昇華主題
我改變以往教師小結滲透德育這種蒼白無力的說教,採用創設情境,把品德教育滲透到幼兒活動中。我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製作的棉花糖,和小夥伴、聽課的老師一同分享”引導幼兒感受真實生活中的分享,主題得到了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