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是實踐的主體》說課稿

《群眾是實踐的主體》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在哲學常識中的地位:《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高二哲學常識第八課第二節的第一框,本框中心講述第一節理論的方法論。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原因在於實踐是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實踐,因此,本框是本課第一節內容的繼續和深化。講好本框內容有助於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實踐和認識的關係。

  (二)、內在結構:本框內容條理清晰、結構完整。教材圍繞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這個主題展開,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首先引出本框主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然後講述人民群眾的概念含義,再結合具體事例講述人民群眾對歷史創造作用的主要表現。最後總結出本框的結論——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三)、教學重點、難點:本框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之所以是重點主要在於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容易產生誤解,說人民群眾尤其是勞動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一般說來都可以承認,但要承認人民群眾尤其是勞動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就比較困難。因此,要完整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就必須重點說明這個問題。

  之所以是難點,主要在於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生產成果,往往被表述為少數人的創造,是乎於廣大群眾無關,歷史上一直存在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對立,現實中還存在體腦分工,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解釋勞動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就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的:

  知識方面:識記一個概念即人民群眾的含義,理解一條基本原理即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主體。

  能力方面:透過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德育方面:透過學習使學生明確認識,只有以人民群眾為主體,兩個文明建設才能碩果累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積極投身改革,做改革的促進派。

  美育方面:透過課堂中播放的《國際歌》、《二泉映月》等樂曲,讓學生獲得音樂的薰陶,感受心與樂的和諧統一。

  二、說教法

  根據本框教學內容,考慮採用以下教法。

  (一)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抽象的理論只有與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才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教學中把理論知識溶於各種情景之中,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二)貫徹主導與主體相結合的原則。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扮演好“主導”角色,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貫徹教學直觀性原則。哲學原理是抽象的理性認識,透過生動形象的直觀材料,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分析問題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政治覺悟。這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與規律。

  (四)根據教學多感官共同參與原則。創設輕鬆的學習環境,採用多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 學 法

  教學要始終貫徹以學生髮展為主體的思想。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透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討論、比較、分析、釋疑,練習等達到認知和行為上的教育目的。

  四、說過程

  (一)、匯入: 激發興趣,音樂匯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喚起學生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興趣可採用設計和創設情景的方式來進行。

  根據本框內容,我採用創設情景的方式,

  多媒體播放(課件一)《國際歌》

  讓學生跟著一起唱,然後教師根據其中歌詞,引出本節主題。

  多媒體播放:(課件二)課題

  (二)、講授新課:創設情境、導學相依。

  學貴有疑,精心設定情境和問題,啟發思考,層層誘導。

  . 1、對概念的教學,採用講授法。

  多媒體播放:(課件三)

  然後教師講解人民群眾的引申含義。

  2、對基本原理的教學。

  教師由概念的講解中直接引出本框的原理。

  多媒體播放:(課件四)

  然後設問: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起決定性質作用,這些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又該怎樣理解呢?

  多媒體播放:(課件五)《二泉映月》

  要求學生在音樂當中自學教材、學習知識、感受音樂、感受美。

  教師簡要講解,《二泉映月》作者的生平。

  學生自學完後

  多媒體播放:(課件六)人民群眾創造物質時例項

  讓學生回答錄影說明了什麼觀點?

  學生回答後

  多媒體播放:(課件七)

  教師繼續設問:兩個問題(1)、為什麼說人民群眾作為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推動了社會的發展?(2)、人民群眾是怎樣透過勞動創造物質財富的?

  學生回答後總結,從而使學生在理論上更加深化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對於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採用以下方法:

  多媒體播放:(課件八、九、十)

  讓學生觀看,並回答三個課件分別說明了什麼道理,共同說明了什麼道理。

  學生回答後

  多媒體播放:(課件十一)

  教師繼續設問兩個問題;(1)、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關係是什麼?(2)、有人認為在科學文化的發展上,只是少數“創造天才”的事,與人民群眾無關,你怎樣看待?

  學生回答後總結,從而使學生在理論聯絡實際的基礎上輕鬆、愉快、深入的掌握了本框的重點和難點。

  對第三點內容的教學依照上述方法講解。

  首先出示多媒體(課件十二)並提問,然後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最後得出結論,課件展示(課件十三)。

  綜合上述三點內容

  多媒體播放:(課件十四)得出結論。

  並強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三)、小結本節內容:

  多媒體播放:(課件十五)本節教學結構。

  (四)、鞏固練習:以鞏固知識為基礎,培養能力為目標。

  一個鞏固新知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一階段從時間上來看是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勞的階段。進行練習可重新喚起學生的注意力,練習的形式和內容可以多樣化,但要以能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為目標。高中哲學常識的教學更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種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

  據此,我設計瞭如下練習

  多媒體播放:(課件十六)

  分析下列說法,主要包涵了什麼哲學道理。

  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2、老百姓是那定盤的星。3、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師。

  最後依據結構式板書(略),回顧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並佈置課後作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