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基本性質》小學數學說課稿
《分數的基本性質》小學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學理念
1、以學生髮展為本,著力強化主體意識。
2 、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變“學數學”為“做數學”。
3、 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過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猜想、驗證、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4、聯絡生活實際、感受數學與現實世界的緊密聯絡,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說教材
《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商不變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約分、通分的基礎。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知道分數基本性質與整數除法中商不變性質的關係。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數;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及動手實踐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感受“變與不變”、“極限”等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情感狀態,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體驗互助合作的樂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透過觀察、比較後抽象、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並會簡單應用。
本課的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溝通與商不變的規律之間的聯絡與區別。
教學準備有:多媒體課件、每位學生二張長方形紙、兩張圓形紙。
三、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力求改變過去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樹立以“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根據學生的學情,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以發展創新為宗旨,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材料,採用引導探究、引導合作、引導發現、組織討論、組織練習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努力使課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辦;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權威,實現教學為學服務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尤其強烈。因此,當學生對二分之一等於四分之二等於六分之三產生疑問並急於瞭解其中奧秘時,沒有把現成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而是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在新知教學環節中,我主要採用引導探究、引導體驗、組織討論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發現、創造分數的基本性質,讓他們在嘗試中發現、討論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質疑中發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創造欲得到滿足。
現代教學論認為: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學生在寫出一組大小相等的分數後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加以驗證,這一驗證的過程使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多種感官配合下,把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求知過程。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例題教學環節,我採用自主探究的學法,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從而學會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數,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知識的鞏固階段,我還採用組織練習法,當然以上這些教法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本著“一法為主,多法為輔”的思想,我將多種教法進行最佳化組合,以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
四、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樣的理念,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發現法、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自學嘗試法等。
1、學生在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學生主要採用自主發現法、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學生在得出二分之一等於四分之二等於六分之三後,小組合作找出幾組像這樣大小相等的分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寫出大小相等的分數,必然會產生對那組等式進行觀察的願望,從中有所發現。之後學生透過同伴間的交流,運用摺紙、等多種方法證明自己寫出的那組分數大小相等,他們在嘗試中發現,在實踐中體驗。最後學生交流在寫數過程中的發現,最後在討論中明理,揭示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2、在學習例題的過程中學生主要採用自學嘗試法,獨立自主地學習將分數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同的分數,並嘗試完成做一做,達到檢驗自學的目的。
當然,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學生所採用的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數學。
五、 說教學程式
依據新的教學理念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以下四個過程:即談話匯入、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尋找規律;運用規律、鞏固深化;反思評價,完善認知。
第一、談話匯入、提出問題: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以及數與除法的關係等內容,我想大家一定學的非常好對嗎?先來考考大家!
設計意圖:這的樣設計,直接扣入主題,體現了數學的簡潔之美,迅速的點燃孩子們求知慾望的火花,從而為主動探究新知聚集動力。
第二、自主探索,尋找規律。
此過程共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建立幾組相等的分數,提供探究的資料。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不僅複習了已有的知識,而且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理解分數的大小,從而很直觀上建立起三組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數的大小確相等的數學。再透過學習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手中的學具,讓學生接著舉出幾組分數大小相等的分數,這樣師生共同呈現的多組分數,為下面研究問題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第二個環節:小組合作,探究規律。
設計意圖:“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這些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數大小確相同的分數之間一定存在著一些千絲萬縷的聯絡,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這樣的設計,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所疑之處,提出合理的說明和解釋,透過師生共同的梳理,把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求知程,從而得出結論。
第三個環節:溝通聯絡,揭示規律。
設計意圖:聯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結合商不變的性質,進一步說明分數基本性質。這樣的設計,從實踐的觀察和發現到理論的證明,層層深入的證明了我們發現規律的合理性,從而建立起“商不變的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之間的內在聯絡,新的學習活動與原有的認知結構相互作用,引起了認知結構的重新構建,這是從理論上對規律的證明,在大量的實踐材料和理論證明中完成了“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數學模型的構建過程。
第三、運用規律、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進一步理解、深化新知識的重要環節,在設計練習題時,要體現“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這一新課程的理念。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解題能力,在面對全體學生的基本上有所提高,注意對知識的鞏固。立足於基本練習,注意練習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絡,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透過綜合練習培養學生的思維,也滲透“極限”和“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四、反思評價,完善認知
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你認為自己在今天課堂上的表現怎樣?你幫助了誰或誰幫助了你?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不但讓學生談知識技能方面的收穫,還著重讓學生談了學習的方法、情感態度方面的收穫,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