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磁鐵的說課稿5篇
關於電磁鐵的說課稿5篇
篇一:電磁鐵說課稿
一、教材學情分析:
學生的知識基礎是三年級“磁鐵”以及上一課時“電和磁”相關知識。電磁鐵是用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磁化而產生磁力的裝置。電磁鐵是電生磁的最直接應用,電磁鐵結構簡單、製作容易、呈現的現象有趣,可以開展適合學生水平的多種研究。
主要有兩大活動:一、製作鐵釘電磁鐵;二、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這兩大活動之間是線型結構,後者以前者為基礎。“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又有兩個主題活動:1、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2、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兩個主題活動,也是線型結構。而 “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個主題活動中,“線圈繞線方向與電磁鐵南北極關係”、“電池連線方法與電磁鐵南北極關係”等探究活動,是輪型結構,更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但在電磁鐵南北極的探究活動中,要受到“線圈繞線方向”、“電池連線方法”變數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控制好變數進行實驗探究,是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磁鐵科學認識的關鍵。
設計理念:
以學生原有認知為基礎,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建構科學新概念。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改變電池正負極的連線方法或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2、過程與方法:製作鐵釘電磁鐵;做研究電磁鐵南北極的實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認真細緻、合作研究的品質。
教學重點:
製作鐵釘電磁鐵;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或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教學難點:
控制一定變數,做研究電磁鐵南北極的實驗,透過分析推理,幫助學生建立“改變電池正負極的連線方法或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這一科學概念。
二、教法分析
1、透過複習創設情境,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將相關的舊知識進行整合,產生新的研究問題。任務自主驅動,指明探究方向。
2、在有結構的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磁鐵”的科學概念:首先是學生動手製作,其次是描述通斷電流時看到的現象,本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感知電磁鐵基本性質的過程,最後透過取名字,建立電磁鐵概念。透過組織學生製作電磁鐵,來驗證先前的設想,引導學生經歷一個“提出問題→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
3、“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 的探究,再次體現鬱波老師所倡導的科學教學的主方向: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科學概念。組織學生用“指南針測試法”來驗證電磁鐵的南北極,從而建立電磁鐵也有南北極這個概念;從交流中學生會很自然地發現,有些組的鐵釘的南北極不一樣,從而過渡到“電磁鐵的南北極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又一次經歷一個“提出問題→計劃制定→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透過對比分析並依託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或改變線圈繞線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這個科學概念。
4、對比,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對比中,找到電磁鐵與普通磁鐵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從而認識到兩種事物之間的聯絡。以“對比梳理”之方式作總結,不僅僅達到加深對電磁鐵的認識之目的,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實現舊知與新知在頭腦中的重組與建構。
篇二:電磁鐵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電磁鐵》是人教版第九章《電與磁》的第四節內容,本節內容是繼上節課《電生磁》之後的應用性學習,是電流磁效應的重要應用。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和什麼因素有關,並進一步體會控制變數的研究方法。教材首先介紹了電磁鐵並安排了演示實驗探究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係,然後讓學生猜想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與其它因素的關係,並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探究實驗,透過實驗讓學生歸納出電磁鐵的特點和磁性強弱的決定因素,降低了難度,但這樣就把一個完整的實驗思路分解了,所以我覺得把演示實驗“探究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係”作為學生探究實驗更好些。最後關於電磁鐵的應用方面主要體現了“物理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章的前幾節學習中對電流的磁效應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電壓的關係時對控制變數的研究方法也有所接觸,所以對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的學習並不困難,可以放手讓學生用控制變數法去探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與什麼因素有關,透過探究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後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瞭解什麼是電磁鐵,知道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電磁鐵磁性強弱與什麼因素有關。
3、 瞭解電磁鐵的優點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過程與方法
1、 經歷探究電磁鐵的過程,體會控制變數的方法。
2、 在評估的過程中,體驗評估和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樂於探究的意識和敢於創新的精神。
2、 體驗探索科學的樂趣,養成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和什麼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用控制變數法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和什麼因素有關。
五、說教法、學法
這一章的知識比較抽象、難理解,所以為了化難為易,本節課我以實驗為主,引導學
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
六、說教學資源
大頭針、細鐵屑、紙盒、電磁鐵、開關、導線、電源、滑動變阻器、鐵釘等。
七、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問:桌面上散落著一些大頭針和細鐵屑,有什麼方法能比較方便地把它們收集到盒子裡?(找學生試一試。)
發現把大頭針和細鐵屑收集時很容易,但放入盒子時比較麻煩!於時提出猜想:有沒有一種磁鐵,能夠在我們需要磁性時就有磁性,不要磁性時就自動消失?而且磁性的強弱還能根據我們的需要而改變?
老師演示:用電磁鐵把大頭針從一個盒子裡搬到另一個盒子裡。
(二)介紹電磁鐵
1、電磁鐵:插入鐵芯的通電螺線管叫電磁鐵。
特點: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
2、電磁鐵的應用:電話(聽筒)、電鈴、電冰箱、吸塵器上都有電磁鐵。電磁起重機的主要部件就是電磁鐵。
(三)自制電磁鐵
1、讓學生選用桌面已給的器材製作一個電磁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讓學生把自己製作的電磁鐵連人電路,閉合開關,觀察是否能吸引桌面上的大頭針。(體現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觀察你自制的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與別人的是否相同,並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原因。(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引出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原因)
(四)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引導學生按照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評估交流、總結得出實驗結論的步驟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時注意用控制變數的研究方法。最後總結出: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有:電流大小,線圈匝數,鐵芯有無。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有鐵芯時,電磁鐵的磁性強。
(五)電磁鐵的優點
讓學生拿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得出電磁鐵的優點。
(六)小結
讓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穫。
(七)課堂練習
八、說板書設計
1、電磁鐵:插入鐵芯的通電螺線管叫電磁鐵。
2、電磁鐵的特點: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
3、電磁鐵的應用:電話(聽筒)、電鈴、電冰箱、吸塵器上都有電磁鐵。電磁起重機的主要部件就是電磁鐵。
4、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方法:控制變數法。
5、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大小,線圈匝數,鐵芯有無
6、電磁鐵的優點:
篇三:電磁鐵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講的是第九章《電與磁》的第四節《電磁鐵》,本節內容是繼上節課“電生磁”之後的應用性學習,是電流磁效應的重要應用,,本節課採用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怎樣使電磁鐵的磁性更強。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動腦完成電磁鐵的實驗,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歸納出電磁鐵的特點和磁性強弱的決定因素。本節課探究結論由學生自己得出,易於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關於電磁鐵的應用方面主要體現了“物理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電磁鐵?會製作簡單的電磁鐵,瞭解電磁鐵的工作原理。
(2)正確理解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和有無鐵芯有關。
(3)瞭解電磁鐵的優點,知道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電磁鐵?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探究電磁鐵磁性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絡,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實態度,初步領會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
4、教學重點:
電磁鐵的概念及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5、教學難點:
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三、說教法和學法
這一章的知識比較抽象、難理解,所以為了化難為易,本節課我以實驗為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
四、說學情分析
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透過觀察、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後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歸納、總結出說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學生已經做過多次實驗,有一定的經驗,但本實驗不好做,效果不太明顯。需要老師的引導。
五、說教學流程
1、複習舊知識,,注重知識的聯絡,以便更好的學習本節課的知識。
2、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3、啟發思考:若在螺線管中插入鐵心,它的磁性會發生怎樣變化?
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後,引出電磁鐵的定義。並提供器材給學生,自制電磁鐵。
4、提問學生電磁鐵在什麼情況下有磁性,什麼情況下磁性消失?從而匯入實驗探究的目的。
5、根據想要探究的目的,由學生說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的目的、實驗方法,主要是想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體驗探究過程,提高探究能力。
6、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並得出結論。
在備課時,我設想對於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的第一個,就是有無鐵芯,設定在探究
之前由我引導學生直接說出,因為有的學生會想不通,如果沒有鐵芯,根據電磁鐵的定義,那就不是電磁鐵了,這樣還便於學生理解。
7、引導學生根據以上實驗探究,總結電磁鐵的優點。
8、透過學生的預習及查閱相關資料,由學生說出電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9、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穫與體會。
10、鞏固練習,使學習的知識得以應用。
11、佈置作業。
篇四:《電磁鐵》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電磁鐵》是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能量》中的第3課,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本人因勢利導,讓在學生經歷電磁鐵的製作並進行磁力大小是否與線圈圈數有關的猜測與探究實驗,這不但適合學生心理需要和認知水平,而且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方面:
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 過程與方法方面:
1.認識電磁鐵。
2.製作鐵釘電磁鐵。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培養學生將“樂做”與“樂思”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創新感興趣。
2.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養成認真細緻、合作進行研究的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此外,本人透過研究教材,並結合科學實驗探究課的特點,特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位在以下三方面:
1.透過觀察、實驗使學生知道電磁鐵是用絕緣導線繞在鐵芯上製成,通電時有吸鐵的本領。
2.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經歷製作電磁鐵的過程,掌握簡易電磁鐵的製作方法。
3.對“短路”的認識。
四、教學設計的理念
(1)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只做簡練的引導,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探究目標,學生透過小組合作,進行科學驗證,從而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科學實驗的能力。
(2)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在活動中,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透過現象產生問題,再由問題進行大膽的假設,併合理地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在整個活動中,老師適時的指導與提示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朝著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向進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3)激發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
學生對磁鐵可能不陌生,但對電磁鐵卻是第一次接觸到,對電磁鐵能像磁鐵一樣把大頭針吸起來,學生一定感到好奇,在探究吸起大頭針數量的多少的過程中,學生心中存有疑問:到底電磁鐵能吸起多少大頭針呢?我想,在實驗過程中,數大頭針的數量可能是學生最感興趣、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活動,因為在數大頭針的過程中,他們心中充滿著好奇,充滿著期待!
四、教學方法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本課始終以探究為主線,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探究活動,透過試驗驗證假設,進而行科學研究,體驗感悟,形成尊重實驗資料,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引導為主,幫助學生完善各個探究環節,輔助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指導學生改正實驗操作中做得不當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在實驗過程中易發生誤差或危險的細節。從而讓學生正確地完成整個探究活動。這不但培養了學生大膽交流,樂於合作的科學習慣,而且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學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想法。
五、學習方法
整堂課,我重視學生的實驗探究過程,我在課前充分準備材料,課堂上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身經歷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教學中,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小組合作交流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嘗試成員之間的交往合作,學會傾聽、質疑,相互接納,透過合作交流,拓展探究的'知識經驗,糾正本組成員在操作中的誤差,並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理解別人的想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一堂課的探究效率。
2.親歷探究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能尊重學生的意願,讓學生大膽猜想,實際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力、思維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親身經歷一個較深入的科學研究過程。
六: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引出問題
課堂伊始,透過演示及提問將學生的思維引入了本節課的探究中,這樣引出的問題是真實的問題,是有價值的科學問題。
(二)、大膽猜想,充分假設
假設很重要,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但假設不是空想,而是有道理的猜想。因此,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作出科學的假設,老師注意提醒學生,從電磁鐵的構成、電磁鐵的磁性是怎樣產生的這兩方面來猜想,這樣,就保證了學生的科學探究朝著更有效的方向進行。
(三)實驗驗證
1.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2.各組彙報實驗情況。
3.總結髮現。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環節,意在讓學生經歷探究的全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驗證”,在實驗中,教師引導學生做好成員分工,並適時進行一些細節性提示和指導,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探究活動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使學生的探究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此外,在交流彙報時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表達實驗中的發現,自己透過實驗得出“線
圈多磁力大,線圈少磁力小”的結論,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的形成。
(四)、總結延伸、生活運用
1.教師小結
2.拓展應用
電磁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出示圖片)。
篇五:電磁鐵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12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電磁鐵》。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 教學材料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來對本節課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電磁鐵》是小學科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課。本課是學習了電和磁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電磁鐵與電和磁的關係。電磁鐵實際上就是在通電狀態下產生磁性,斷電磁性消失的一個裝置。由於本課要探究的知識點比較多,所以我分兩個課時來完成,我設計的是第一個課時,這個課時主要教學內容有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組裝一個電磁鐵。
第二部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第三部分,瞭解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說學情
透過兩年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已具備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如: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等。
3、說教學目標
根據這一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什麼是電磁鐵以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那些因素有關。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做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要會學科學、用科學。意識到電磁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
4、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組裝一個電磁鐵,應用自己組裝的電磁鐵去驗證電磁鐵磁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讓學生探究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實驗法、觀察法,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觀察分析等獲得知識和技能,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達到動口、動手、動眼、動腦,提高科學素養的目的。
三、教學材料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導線、鐵釘、電池節數、大頭針
四、說教學過程
1、激趣匯入。
我播放一個生動形象的影片來導課,讓學生觀看後會感受到
電磁起重機的神奇。(這樣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為下面的知識做鋪墊)
2、動手製作。
電磁起重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磁力呢?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個電磁鐵吧。學生認真觀察電磁鐵的結構,說說你們組會做了嗎?從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合作做電磁鐵。便用比一比的方式看看那組做的磁力大。(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小組分工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得當。對於他們的成果,要給足時間,讓他們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在交流中,學生會發現有的組的電磁鐵吸的鐵釘多,有的組吸的鐵釘少。
3、動手實驗。
探究電磁鐵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我放手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尋找證據——得出結論的過程。首先由學生對這個問題作出猜測,學生可能會說跟電池的節數、導線的粗細、和線圈的纏繞圈數有關。這時,我及時設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呢?學生就會建議用實驗來驗證。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選取兩種猜測來驗證。從而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老師提供的實驗器材,設計出實驗方案,然後分工協作,動手實驗,再根據實驗現象歸納總結出結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瞭解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小組成員分工是否得當、實驗操作是否規範等,對存在問題的小組及時幫助、糾正。對於學習小組歸納的結論,要給以充分展示和討論交流的時間)。最後歸納出正確結論:電磁鐵大小與電池的節數和線圈的纏繞圈數有關。
4. 實踐運用。
我藉助一組圖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電磁鐵的應用非常廣泛。(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與科學有關的問題)
5.自主小結。
透過想一想本節課中你學到了什麼的方式來總結本文知識點。(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又培養他們總結概括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電磁鐵
電池的節數
磁性的大小有關
線圈纏繞的圈數
我的板書設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