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的說課稿

望海潮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新課標提出:“詩詞類文學作品的教學應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解讀,著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望海潮》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此單元共選取四位名家的詞作,重在品味賞析宋詞的情思與意境。從整個語文學科教學體系來看,此單元在必修教材的“閱讀鑑賞”板塊教學中,特別是在“品味與賞析”這一教學內容裡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望海潮》一詞是柳永青年時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繁華,其寫景壯麗,聲調激越,一反柳詞慣常風格,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學生雖然在必修一第一單元裡已初步接觸到詞的相關知識。在必修三第二單元的學習中瞭解了詩歌鑑賞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對某一具體的詩詞的理解上,未能經過歸納總結而上升為鑑賞評價的能力。《望海潮》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這一課對學生領悟並掌握宋詞鑑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宋詞的相關常識、誦讀技巧,瞭解作者。

  2、能力目標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根據我校的生本教育理念,結合本課的實際特點,我採取了“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反覆誦讀、品味語言——拓展延伸、遷移應用”的三步教學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用了啟發點撥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

  1、“自主、合作、探究”法。

  2、誦讀法。

  3、啟發點撥法。

  4、直觀教學法。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具體如下:

  ⑴誦讀全文,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詩句,培養思維能力。

  ⑶遷移應用,培養寫作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

  讓學生課前對柳永及其詩詞有所瞭解,知人論世。

  複習回顧有關詞的基本常識。

  (二)新課匯入

  以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為主。

  (三)學生誦讀。

  讀通、讀準全詞,初悟詞的音韻美。

  (四)學生範讀,整體感知。

  在讀的基礎上能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五)反覆誦讀,品味語言

  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領略詞這種語言獨特的藝術魅力以及詞本身營造的優美意境。

  (六)教師點播:

  教師在學生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點撥,讓學生了解這首詞所採用的藝術手法,進一步領會這首詞所營造的優美意境。

  (七)教學小結

  用板書的形式展現,讓學生系統直觀的領會本文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整體上把握這首詞。

  具體教學過程:

  (一)回憶複習

  回憶詞的有關知識:

  詞的起源、詞牌和標題,詞的分類(豪放和婉約派),引出柳永,“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一)

  (1)匯入:

  柳永的詞多描寫城市風光,提問學生談對現在杭州的印象,“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順勢發問大家想了解1000多年前杭州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望海潮》,回到宋代,到那裡看一看。

  (2)學生誦讀

  讀通、讀準全詞,初悟詞的音韻美。利用手頭資料,初步理解此首詞大致的意思。

  (3)抽讀的好學生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合作交流思考。

  讓學生在學生範讀的基礎上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提出問題:

  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情?

  突破重難點:

  文字解讀任何時候都是基本的,抓原句、抓關鍵資訊、抓關鍵詞句解讀是解讀的不二法門。

  (4)反覆誦讀,品味語言,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鼓勵學生想象詞中畫面,領會詞中的意境,合作交流分析自己喜歡的語句。

  上片重點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下片重點賞析“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從推敲詞語、描述意境、修辭、表現手法等引導學生讀透全詞並有重點的進行鑑賞,每個同學可以重點選取一句鑑賞,之後形成集體智慧取長補短。最後強化“鋪敘”的寫景特點。

  藝術特色:

  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先概括後具體,一句一景,從不同角度來寫,寫景有層次感。

  運用了比喻、誇張、鋪排、點燃、動靜結合等手法。

  用詞準確

  (5)再次誦讀,拓展延伸,讓學生根據詞描述杭州的情況。

  讓學生在理解詞的基礎上領會柳永筆下杭州的美,提高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這一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6)作 業

  1.誦讀,默寫本詞

  2.試著將這首詞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改寫為散文詩。

  板書:(略)

  (三)課後小結: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音律協調,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教學過程基本能完成,感覺有些地方再放開一些會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