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說課稿推薦
太極拳說課稿推薦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課標》為依據。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太極拳是運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學說的哲學理論來解釋拳理的一門學問,它要求人們客觀、辯證、一分為二地對待事物、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是以萬事、萬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對立又互相統一的哲理為基礎的一種思想認識。我們把這種對待事物的思想認識稱為太極思想。太極拳是太極思想與人體運動相結合的具體表現。它是一個科學的人體辯證運動過程,在這個運動過程中勢勢處處、時時刻刻都包涵、體現著人體內的陰陽變換、虛實相間和剛柔相濟。太極拳的教學要注重學生整體身法和氣勢,要求輕鬆柔和、連貫均勻、圓活自然;舉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靜自然、虛實清楚、上下貫穿、八面支撐。它對身法的要求極嚴、極細、極微、極妙,無一不符合人體的科學要求和規範,它不僅僅是身體的簡單運動,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精神冶煉、身心合一。它的外形功架勢勢符合力學的科學原理,它的內涵機理處處滲透著人體機能的運動規律,它勢勢均與拳理接骨鬥榫、毫釐不差。練功走架的感覺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堅持按要求鍛鍊就可形成太極身法,眾多研究表明,經常打太極的人在身體健康狀態方面要明顯強於他人,長期鍛鍊必能達到固本培元、增強體質、防身禦敵、技藝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三.學情分析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全國各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專案。透過對同學們的調查瞭解,這批武術選修班的學生雖然愛好武術但是之前從未學習過,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武術基礎,所以在設計武術的課程內容時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必須從武術的基礎學起。處在青春期發育高峰期的高一學生們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著好奇,而且情緒容易激動,對待任何事物都缺乏耐心,武術訓練又是一項比較枯燥乏味的運動,如何把這枯燥乏味的訓練提升到學生們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的地步。24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的基礎拳,整個套路動作少而且簡單易學,學生們透過14個課時就能學完這套拳,不僅激發了他們學習武術的興趣,也讓他們知道了透過自己的努力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本節課將學習24式太極拳1—3式。
四、教學目標分析
1、 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太極拳的`起源、健身作用等基本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引導學生對此產生興趣。
2、 技能目標:透過學習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基本步型、手型,先做到形似,學習1—3式。
3、 情感目標:學會合作、學會評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五、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基本動作和手腳路線的掌握
難點:重心移動與上下肢的配合
六、教 法
1、認真備課,教法多樣化,精講多練,重點放在學生動作規範的培養和提高上。
2、將太極拳理論知識與技術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加其理論知識。
3、鏡面示範、背面示範相結合,口令指揮,分組互助練習、巡查糾正。
七、學 法
1、學生模仿練習
2、學生分組練習
3、學生分組自評自練
4、集體練習
八、教學策略設計
本次課以熱身—實踐與評價—身心調節三段式課型模式。在教學中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練習、自主探究、創新學習的品質,讓學生學會團結合作、學會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課的開始首先透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感受中華武術的源遠流長及太極拳的博大精深,激發對太極拳學習的熱愛,建立直觀印象。分部學習1——3式。由於本次課是太極教學第一節課,是屬於打基礎、入門階段,因此教學重點在手腿動作的協調上,動作規範上下功夫,每一動勢都要身體中正。要求勢勢,把眼睛和心思要用在身體動作的變化上,儘可能做到順隨忘我。這對初學者來講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以必須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時間靜下心來體認,用心體會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第二個教材主要是透過推手練習太極拳的借力打力的用力方法,在兩人一組的練習過程中,即可調整心理又可活躍學習氣氛,同時學習和體驗到相關技術要領。
太極拳的演練動作慢,基礎動作又枯燥又重複,會讓學生指不起興趣,因此要在教法和學法上下功夫,調動學習熱情。背面示範和鏡面示範相結合,利用肢體語言建立動作表象;一招一式功放含義的講解使學生對動作有深刻的瞭解;小團體開放式的分組練習,形成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練習、自由交流,互幫互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評、互評,老師參與其中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 在動作口訣上要按如下進行,頂、提、開、移、落,收抱成自然。手隨開步走,腳到手也到,欲進先要退,腰帶手臂力。抱球左右移,前後手臂弧,亮翅上下分,足尖虛點地,身正氣勢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