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圓的面積說課稿
有關圓的面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圓的面積是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周長和麵積,並且對圓已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從認識圓入手,到圓的周長和麵積,與直線圖形的學習順序是一致的。但是,學習圓是從學習直線圖形到學習曲線圖形,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學生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化曲為直”、“化圓為方”,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內在聯絡,感受極限思想。
在本單元中,本節內容安排在“認識圓,圓的周長”之後,這樣可以讓學生借鑑在學習圓周長時的經驗來研究圓的面積;有利於讓學生感悟學習平面圖形的規律和方法。
二.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⑴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瞭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⑵幫助學生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使學生了解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過程,逐漸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透過例項引入,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數學天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難點:在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學生對圓的無限平均分割,“弧長”無限的接近“線段”的理解以及將圓轉化為長方形時,長方形的長是圓的周長的一半的'理解。
四.教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以及他們現在的知識水平。採用啟發式,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儘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課堂上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學習夥伴,與學生“同甘共苦”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創造一個輕鬆,高效的學習氛圍。
2.學法指導
透過例項引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在藉助長方形面積公式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的同時,使學生體會到觀察,歸納,聯想,轉化等數學學習方法,在師生互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與趣味性,騰出足夠的時空和自由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
我創設了“噴水頭轉動一週澆灌農田”的情境,幫助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瞭解圓面積的含義,同時也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a、感知圓面積的含義。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是讓學生透過自己親手在2個大小不同的圓裡塗出它們的面積,我給學生提供研究材料,讓他們看得見,觸得著。引領學生在這過程中感知,體驗圓面積的含義。
b、轉化思想,推導公式。
透過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分析,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就是將要學的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接著幫助和指導學生動手操作,透過分一分、剪一剪、想一想、議一議來認識圓面積的推導過程。然後透過多媒體展示把圓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發現圓的面積與拼成長方形面積的關係,圓的周長、半徑和長方形的長、寬的關係,並推匯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既充分利用教材,又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3.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這一組知識運用練習體現了一定的密度和梯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圓的面積的問題必須先知道圓的半徑,再求圓的面積。
4.歸納小結
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完整而深刻的認識,利用提問形式,從以下方面小結,學生先回答,教師歸納總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1)本節所學的主要公式是什麼?
(2)如果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量?
(3)已知圓的周長、圓的直徑是否也可以求圓的面積呢?如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