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語文說課稿設計

《馬說》語文說課稿設計

  一、分析教材

  《馬說》,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在本冊書中所佔的比重較大,且《馬說》這篇文章篇幅精短,寓意深刻,所以作為重點內容來學。

  二、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說”的文體特點, 理解作者“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觀點,使學生認識識別人才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論證這一觀點的。

  五、教學手段

  幻燈片、古箏曲伴音朗讀。

  六、教學思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教法:啟發誘導、分層次教學;

  2、學法:討論法、分層次三步讀書法。即第一層次疏通文意,第二層次推究文理,第三層次品位意境。

  在此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學素質和鑑賞能力。

  七、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才藝展示,詩詞背誦(目的是讓學生繼承更多更好的古代文化遺產,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

  第二環節:匯入課題。透過《愛蓮說》複習有關說的文體知識,從而匯入新課《馬說》(並板書)簡要介紹作者韓愈及“伯樂相馬”的故事,(這樣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更好的學習課文作好準備。)

  第三環節:採用分層次三步讀書法,全面學習課文內容。

  1、第一層次的誦讀,疏通文意。

  ⑴ 教師範讀課文,(伴著古箏曲《寒鴉戲水》,教師範讀課文,把學生領入學習的境界, 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⑵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的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意在讓學生初步讀懂文章, 領會文章的中心詞語和句段的含義。)

  ⑶ 開展活動“請讓我來幫助你”。將文中不懂的詞語、句段找出來,向大家求救,即質疑問難,由同學互幫互助的形式解決,看誰幫同學的次數最多,給予掌聲鼓勵,困難較大的可由老師指點。(在這裡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及關心幫助他人的品質,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空間。)

  2、第二層次的誦讀, 探究文理。

  ⑴ 指名朗讀課文,(思考作者所持的觀點是什麼?)即“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板書)

  ⑵ 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論證這一觀點的`?(為了突破難點, 在這裡教師可做適當的點撥, 例如,如果沒有伯樂,會有千里馬嗎?文中作者是怎樣說的?引導學生從反面得出“從反面論證”無伯樂→名馬無名這一概括論述的方法。

  ⑶ 輕讀課文2、3自然段。結合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小組討論:作者是如何進一步具體、全面論述自己的觀點的,引導學生得出“餵馬不得法→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這一具體論述和“妄言無馬→實不識馬”這一概括論述的方法。

  ⑷ 朗讀課文, 找出文中寫了什麼人?什麼物?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體會託物寓意的寫法: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真正寓意後進行。

  3、第三層次的朗讀,品味意境。伴著古箏曲讓學生開展朗讀比賽(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第四環節:鞏固練習:投影出示,分三個層次。

  1、解釋詞語(基礎題,由C組學生來完成,運用搶答的方式)

  2、翻譯句子(能力題,由B組學生來完成)

  3、小練筆(潛能發揮題,由A組學生來完成)

  由《馬說》使我想到……(100字左右)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小結:本文篇幅精短,可讀性強,易於成誦,所以我把誦讀作為本課的最重要的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循序漸進的朗讀方法,生動活潑的誦讀方式。例如,個人誦讀與集體誦讀,互相聽讀相結合,朗讀與輕讀、默讀相結合,訓練了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板書設計】

  馬說 韓愈

  妄言無馬→實不識馬 (全面)

  無伯樂→名馬無名 ( 概括)

  餵馬不得法→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 (具體)

  妄言無馬→實不識馬 (全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