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說課稿

《陶校長的演講》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定

  1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26課《陶校長的演講》,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辭真意切,極有鼓動性,感染性;結構上,按總----分----總方式謀篇,以問什麼、為什麼問,怎麼辦方式構段,十分整飭。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其中韌字只識不寫),理解生詞;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複述課文;

  3情感目標:

  a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和複述課文,瞭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麼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b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知。

  3教學重點: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4教學難點:體會句子間的聯絡。

  二、教法與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精神,基於腦科學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圍繞學法指導這一核心,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讀,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想象,在相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

  為此,我打算從師生兩方面做好如下準備:

  師:小黑板、投影片、錄音帶《雙手和大腦》。

  生:蒐集陶行知的有關資料(用以擴大預習範圍,降低難點、激發興趣、瞭解背景)。

  三、教學程式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揭題板書後,首先在由弱漸強的《雙手和大腦》樂曲聲中簡介陶行知,可以達到消除情緒性學習障礙的目的。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髮問:看到題目,你首先產生那些疑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