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綜合實踐說課稿
中國結綜合實踐說課稿
中國結,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做好教學實踐是重要的一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結綜合實踐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借鑑!
一、說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內容。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親近與認同感,使中國文化中的精華得以弘揚和傳承。而本課圍繞“情”字大做文章,讓同學們感受到海外華人華僑的愛國心、思鄉情,感受到世界華人血脈相連的親情。
二、說教育目標
針對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如下教育目標:
1、感受全球華人是一家血脈之情,尊重和關心華人華僑。
2、簡單瞭解我國著名的僑鄉和傑出的海外華人華僑代表。
3、初步瞭解海外華人華僑保護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懈努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尊重華人華僑,感激他們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努力。
四、說教法、學法
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的指導思想,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透過活動體驗、情緒調節、活動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引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體驗和課內交流感悟。
在學法指導上,本著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的原則,我在課堂活動中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身體驗,合作探究。
五、說教學程式
1、激趣匯入,初讀感知。
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能變“要我學”到“我要學”。激趣匯入板書課題後,指導學生用“金鑰匙”中的學習方法猜測課文內容,既是對學法的有效指導,也體現了對教材的靈活運用,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也為完成“筆下生花”的選材問題提供了藍本,更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當學生的猜測與課文內容相符時,他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語文課程標準》倡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從教學的一開始就力求體現學生閱讀的立體地位,歸還學生閱讀的主動權利,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這也為讀通讀順課文,為理解詞語及內容,深入體會思想內涵奠定良好的基礎。
2、緊扣中心,大膽質疑
課標指出,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在教學中學生敢質疑,能質疑,是發揮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地重要手段之一。教學中,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這幾年,有一個特別受寵的飾物——中國結,以及和之相呼應的文章結尾:中國結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這兩處地方,留足時間,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注重及時評價表揚,引導學生梳理出重點問題:中國結怎樣受寵?為什麼受寵?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再透過有目的地讀自己解決問題。
3、以練代講,感受“受寵”
這兩個問題,以第二個問題為主。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緊抓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透過反覆讀,感受排比句式對錶達文意的作用,進一步體會中國結的受寵與流行;再結合自己生活實際,想想還在哪裡見過中國結,模仿句式說一說,達到以讀代講,以說代講,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語文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加強思維訓練。這是因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質的關鍵,同時又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語言能力的基礎。此處的`讀寫結合,將文字對中國結的介紹與學生生活中對中國結的認識緊密結合,以宏觀的、文化的視野對文字進行俯視、鳥瞰,引導學生從教材向課外延伸,真正實現大語文觀。
4、品讀課文,感悟深究寓意
第二個問題人們為什麼喜歡中國結,注重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去理解兩個原因:
中國結是民間藝人的傑作和它表現著中國心,包含著中國情。學生在初讀感悟的基礎上,邊讀邊圈畫3-5自然段,這既是對讀書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指導滲透,又是還學生閱讀權利,學生對文字的個性化解讀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相機出示一雙巧手編結中國結的影片資料和文字資料,中國結有關畫面,中國結淵源久遠的文字資料,對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內容,情感激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再加之教師現場示範,學生對蘊含中國結深刻寓意的排比句的拓展延伸,學生觀察把玩自己課前蒐集的各種中國結等學習活動形式,學生的各種學習感官被充分而全面地調動起來。香港散文大家董橋說:“人心是肉做的,文字也是肉做的。”的確,文字是有呼吸,有脈搏,有生命的。此時,對於文字中那些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與質感的字詞,再引導學生細心體味,透過詞句品味文字背後的情感,引導學生讀進去,從語言的表層走向語言的深層,讓學生對課文的重點難點“潤物細無聲” “水到渠成”的領悟感受。
5、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好的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板書的內容往往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和提煉,好的板書是文化藝術的薰陶在學習到文章的中心段落時,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將文章重難點內容“心連心”用簡筆畫展現,並課件播放表達海外遊子思念祖國感情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在歌聲之中昇華本文所講述的主題,進一步理解中國結的“頭”的含義。
六、說教學評價:
1、評價
在語文新課程實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所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在引導學生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學”,而且“會學”和“學會”,更要“學得有興趣”中愈來愈彰顯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業成就,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要真正達到《綱要》所要求的評價境界:帶動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課堂中注重創設民主和諧的評價氛圍。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影響很大。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堂評價,老師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師的評價語言要發自內心,以真情動人。對學生的讚賞不僅限於一句簡單的“你真棒”“你真聰明”。教師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一個讚許的點頭,一個鼓勵的微笑,拍一拍學生的肩膀,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都不僅僅傳達了一份關愛,還表達了一種尊重、信任和激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更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於隨意的口頭表揚。
2、課堂評價應以學生評價為主體:
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評價的權利。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和同伴的學習,還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甚至可以評價教材,發表對教材的不同看法,從而讓學生打破評價的束縛,塑造創新性人格,增強學習的創新意識。對同一內容的學習,不但要儘可能地讓多位同學評價,還要允許一位同學作多次評價。
3、教師要發揮導評作用:
在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導評的作用,幫助學生矯正學習方向,點撥學習方法,啟迪學習思維,化解學習矛盾,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本領。如在讀書中評價,可按學習課本的環節進行:
① 初讀課文,重在評價正確度和流利度;
② 感悟課文的朗讀,重在評價情感度,促進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 學完課文的朗讀,重在評價誦記度,促進學生熟讀成誦,豐富語言的積累。
讓學生明白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評價要求。又如在同學的思考中,要善於發現同學答案中的獨特想法,在同學發言中,要評價同學的表達是否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