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說課稿

老師的說課稿

  老師的說課稿應該怎麼寫?說課稿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老師的說課稿,希望大家多多閱讀!

  老師的說課稿篇1:

  一、 說教材

  《我的老師》是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憶了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師美好的心靈。作者是用童心來回憶往事的,在敘事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動、感人。在它的前面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都德的《最後一課》,後面有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還有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它位居正中,與整個單元融為一體。第一單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第二單元則由家庭走向學校,從國內到國外,從私塾到大學,學生的眼界在逐漸地開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初一第一冊的教學任務是要求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著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表達能力。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所談到的老師,對兒童都起到了終生的影響作用,他們不但學識淵博、為人正直,而且愛憎分明,對真善美執著地追求。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為體現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一特點,我把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為:1.體會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3.詞句的揣摩。學習重點確定為: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難點為: 理解、揣摩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的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特制定如下教學與學習的方法: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當今課堂教學一股清新的活水,能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命。採用情境教學,可以較好地扣住教材特點,落實教材因素和學生因素,強化訓練目標,引誘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 朗讀感受法

  《我的老師》作者用兒童純真的心理回憶和蔡老師接觸過程的七件小事,有強烈的親和力。學習中,指導學生多朗讀,運用齊讀,精讀、默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多次接觸,心靈融入濃濃的親師之中,感悟那深摯的師生之情。

  3、 質疑探究法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看到成功的記錄,這種成就感促使學生可持續性地發展。

  4、 討論分析法

  這既是個體的學習,又是團體的學習。討論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活動,當中體現了個體的思維,又有思維的碰撞、磨合、吸納,是合作學習的體現。

  三、教材處理

  學習本課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指導朗讀,學生質疑探究。第二課時,學生討論明確看法。兩個課時的內容可以穿插進行,具體操作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

  四、 說教學程式

  1、 匯入新課。

  有人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老師是人梯,載著學生攀登科學的高峰。”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小學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終身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的吧!誰來說一說呢?(讓學生踴躍發言)好,今天,我們學習的也是一篇關於老師的文章,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小學老師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師》。

  這裡運用的是“情境教學法”關鍵是教師必須要進行情境誘導,使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進而主動學習,實現目標。因為相類人物能喚起學生無限豐富的聯想。這裡讓初一的新生回憶他們剛離別不久的小學老師,口頭描述老師的形象和事蹟,學生們絕對有興致侃侃而談,話語當中也會飽含記憶猶新的深情。此時此刻,再順勢而發,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環節。

  2、朗讀感知

  ①聽課文錄音(感受課文流露的真情,同時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並給生字注音)

  ②師生共同朗讀課文(與學生共同感知,因為教師也是學習的參予者。朗讀前提醒學生注意用兒童的口吻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感情基調。)

  3、概括課文的大意(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題;默讀過程有什麼疑難的問題或感觸很深的想法記錄下來。

  學生有可能提到以下問題:

  ①蔡老師是位女教師,為什麼要把她稱為先生呢?

  ②課文第一部分寫蔡老師在“我”的記憶裡總的印象是什麼?“溫柔”和“美麗”分別從什麼方面寫的?

  ③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它的次序可以打亂嗎?(這是最重要的問題,透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來了解文章的思路、脈絡、感情線索等問題,還可以讓學生複述“夢裡尋師”一事,充分感受學生對老師的摯愛之情)

  ④“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全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裡為什麼改用第二人稱?這樣一篇文章的人稱前後不一致可以嗎?

  ⑤“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點的兩個詞能否互換?為什麼?

  ⑥“什麼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改為“我很想再見到我的蔡老師。”有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⑦一般說來,小孩子都盼望著假期的到來,為什麼說“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漫長”?

  ⑧“在一個孩子的眼裡,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人啊!”為什麼說是“在一個孩子的眼裡”?

  ⑨在看老師寫字這一件事中,“不由得圍了上去”、“默默地看”、“連握筆的姿勢都急於模仿”等語句表現了我們對老師的怎樣的感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

  ⑩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引出本文的主旨: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

  對於這些問題,可以用遞紙條的方式交給老師,老師把它集中、歸納,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利用實物投影交給學生討論,遇上爭議較大的問題,老師再給予引導明確。在討論第③題時,④⑤⑥⑦⑧⑨⑩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滲透進去,透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本課的學習目標得以實現,學習重點和難點也能得到突破。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得到情感的薰陶。最後再讓學生談感受、談收穫,以及課後寫一篇關於老師的回憶性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這個環節當中,老師扮演的是一個主持人的角色。

  五、說板書設計

  老師假裝發怒

  老師教我們跳舞

  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  略寫 老師愛學生

  蔡老師     老師教我們讀詩

  溫柔美麗     我們看老師寫字        學生愛老師

  老師排除小糾紛

  我夢裡尋師    詳寫

  感情線索:回憶、依戀、思念蔡老師

  這樣的板書重點突出,讓人一目瞭然。

  老師的說課稿篇2:

  一、說教材

  《我的老師》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人物風采。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魏巍憶寫兒時關於蔡老師的七件事,對應地描寫蔡老師和兒時作者自身,敘事和寫人當中都深融感情,表現了師生間的深摯感情,頗為生動,具有感染力量。

  二、說學情

  七年級是中學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年,從教材上來看,難度較六年級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閱讀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詞識記上升到閱讀理解、品味鑑賞。寫作無論篇幅還是內容都有了明確的提高。在上學期要求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著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下學期的語文學習就要更進一層,加強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所以,綜合考慮初一學生學習能力的情況,本文寫作特點及思想內容,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的主題,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為以下三點:

  1 感受真摯的師生情感。

  2 學習本文多角度選材,詳略得當組織材料的寫作手法。

  3 品味本文的語言風格,學習用樸實、細膩、感人的語言傳遞純真美好的感情。

  四、說教學重點

  因為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取材巧妙材料安排合理的寫人文章,我覺得學生需要透過這一課學習這種寫作手法。其次,它的語言生動傳神。我將本課學習的重點設為以下兩點:

  1、合理的選材與精心安排;

  2、傳神、細膩的描寫。

  五、說教學方法

  朗讀法:《我的老師》作者用兒童純真的心理回憶和蔡老師接觸過程的七件小事,有強烈的親和力。學習中,指導學生多朗讀,運用齊讀,精讀、默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多次接觸,心靈融入濃濃的親師之中,感悟那深摯的師生之情。

  討論分析法:

  六、說教學時數安排

  兩課時

  七、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說說自己喜愛的一位老師,引入課文情景。

  (這裡運用的是“情境教學法”,教師進行情境誘導,使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進而主動學習,實現目標。因為相類人物能喚起學生無限豐富的聯想。這裡讓初一的新生回憶他們剛離別不久的小學老師,口頭描述老師的形象和事蹟,學生們絕對有興致侃侃而談,話語當中也會飽含記憶猶新的深情。此時此刻,再順勢而發,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自由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共寫了哪幾件事,並思考這幾件事之間的聯絡;感受這些事件中,蘊藏了怎樣的情感。

  (透過帶有問題的朗讀,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帶動思考,為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三)問題研討

  圍繞這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學習本文多角度選材,詳略得當組織材料的寫作手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選取了哪些事來寫?它們是從什麼角度來寫的?詳寫了哪幾件事?

  2、再次朗讀有關第五第七件事的段落,思考:這是一篇寫我的老師的敘事散文,應該寫我的老師怎麼樣怎麼樣,老師怎樣愛學生,為什麼要在其中穿cha我們模仿老師寫字、我夢中尋師這些事呢?

  3、作者在重點寫了6、7兩件事,說明作者應該是對這兩件事情記憶更加深刻,那麼先寫這兩件事情可以嗎?

  (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透過這三個問題的討論分析,可以基本上幫助學生體會到作者在選材與安排材料的用心。)

  4、找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從作者記敘的事情當中,你能看出作者對老師蘊含了怎樣的感情,這感情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文中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

  (透過前三個問題討論,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使學生的關注順利地由寫作技巧上轉到情感上,初步瞭解作者在文中蘊含的感情,並且明確文章的情感線索,為下節課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表達作鋪墊。)

  (四)作業佈置

  列作文提綱,寫自己喜愛的一位老師。

  要求:學習作者,選擇合適的材料,並精心安排。

  (在學習完這種方法以後,佈置相對應的練習,使學習效果更好。並且在運用中體會會更加深刻。)

  第二課時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熟悉了課文內容,並且學習了作者高超的選材與精心的安排。並且我佈置了大家學習作者寫自己喜愛的一位老師,讓大家先列了提綱。這節課,我們走進每一件事,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位老師,會讓作者在這麼多年後還這麼難忘,並且感受作者的語言藝術。

  (先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使得兩節課有一種連貫性。並用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思考,儘快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且要求學生劃出那些能夠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拉近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距離。培養學生圈點批註的學習習慣。)

  (三)細讀分析,辨析、推敲課文的語言,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點段落、詞語如何理解,表現了蔡老師什麼樣的品質,表達了我什麼樣的感情。

  如“狡猾”“一迎”“默默”“勸慰”等詞。

  (透過對具體詞語的推敲、辨析,不僅突顯人物性格,也可以體會作者蘊含的真摯的情感。在體會詞語妙用的過程當中,對重點語句段落反覆朗讀,以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情感。)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重點分析的詞語,體會作者真摯的感情。

  (這時,學生已認識到蔡老師與我是怎樣的人,體會到作者的全部情感,讓大家朗讀全文,效果能達到很好,並且會激發更深的體會。同時可以訓練大家朗讀。)

  (五)問題研討

  1、請同學們看看在剛開始上課時劃出的句子,它們一般都出現在一件小事敘述完之後,作者在記敘完一件事後要加入議論或抒情的句子,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2、“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全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裡為什麼改用第二人稱?這樣一篇文章的人稱前後不一致可以嗎?

  透過這兩個問題,學生明確作者熔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的寫作特點與好處;明確人稱的使用,是為了表達感情而服務,正確地使用人稱使文章語言有更強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

  六、作業佈置

  課外閱讀海倫.凱勒的《我 的 老 師 》 、賈平凹的《我 的 老 師 》、李躍榮的《我 的 老 師 》這三篇文章,並與魏巍的這篇文章作比較,看看同樣是寫老師,他們的寫作技巧有什麼不同。

  選取一種合適的方法,寫一篇《我的老師》。(要善於從小處、細處去勾勒人物)

  (透過比較閱讀,學生了解文無定法,好文章各有千秋,不管選擇何種技巧,關鍵是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防止學生寫這類文章形成思維定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