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說課稿

圓的認識說課稿

  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直徑的特徵,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下面小編整理的圓的認識說課稿,歡迎來參考!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圓的認識》。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圓的認識》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93頁-94頁的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麵積計算,以及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知識,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教材透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充套件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新的領域。因此,透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後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教材透過圓的直徑和半徑以及它們的長度之間的關係,使學生認識圓的特徵。在此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畫圓的步驟和掌握畫圓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圓的認識。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學會用圓規畫圓。

  2.過程與方法:透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能夠理解並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並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與價值觀:透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數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其特徵,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徵。

  二 、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運用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討論、觀察發現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髮現和掌握圓的特徵。

  三 、說學法

  這節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主動探索、合作交流、觀察發現,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意識。

  四 、說教學準備

  1.圓形實物、直尺,圓規,圓形紙片等。

  2.多媒體課件。

  五 、說教學程式

  這一節課,我們安排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尋找圓,欣賞圓。第二部分,感知圓,認識圓。第三部分,學畫圓,探究圓。第四部分,鞏固圓,拓展圓。

  (一)尋找圓、欣賞圓。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節課,我們五年級數學組確定不需要任何花俏的東西來導課,只是讓學生透過黑板、課件或桌面上的學具片等看到圓,直奔課題——圓。接著老師藉助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的 “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這句話,帶學生一起走進圓的世界(課堂),這樣導課直接、簡單、有效。

  (二)感知圓、認識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們根據這一理念,設計了一個摸圓遊戲,透過摸一摸,看一看,分一分,說一說,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回憶起我們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又能幫助學生從感官上體驗圓和其它平面圖形的區別,圓摸上去是彎彎的,學生對圓有了初步感知。接下來老師讓學生對這些平面圖形分類,要求分成兩類,學生也很容易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歸為一類,把圓單獨歸為一類,再問問學生為什麼這樣分,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對圓和其它平面圖形進行比較,透過對比,學生能清楚地看到,第一類圖形是由線段首尾連線所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所圍成的,形成正確表象——圓是一種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三)學畫圓、探究圓。

  實踐是認知的來源,孩子們的智慧,集中在手尖上,手是意識的培養者,是智慧的創造者。所以,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動手操作(畫圓),自主學習(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1)我們先讓學生說說畫圓的方法,然後介紹圓規,讓學生第一次利用圓規嘗試畫圓,學生在畫圓時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就從問題入手,明確畫圓的每一個步驟,定點(固定針尖)---定距(兩腳叉開)----旋轉一週(成圓),

  (2)由教師直觀演示畫圓,學生掌握圓規的使用方法後,安排學生第二次自由畫圓。

  (3)自學圓的各部分名稱

  這部分內容是讓學生透過自學、交流、操作等活動,自主建構起對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再透過交流反饋來及時檢查自學的效果。最後老師引導學生在自己畫出的圓裡標出圓心,畫一條半徑和一條直徑,並分別用字母O 、r、 d表示。

  (4)實踐出真知。在學生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後,安排了一定練習來檢驗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判斷半徑,認識直徑。

  第一幅的線段,兩端都不和圓心、圓上相連,第二幅一端在圓心,另一端在圓內。第三幅圖,一端在圓心,另一端在圓外。第四幅圖是半徑。學生在這四幅圖的判斷過程中,認識圓內、圓外、圓上的點,進一步明確半徑的意義,連線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半徑,圓上有無數個點,圓的半徑也有無數條。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在探究圓內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係,以四人小組合作形式,透過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的方法來探究:

  (1)在同一個圓裡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裡,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的直徑和半徑有什麼關係?

  (4)圓是軸對稱圖形嗎?它有幾條對稱軸?

  設計意圖:在實物畫圓時,讓學生說出畫圓的辦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體現方法的多樣化。從實物畫圓到用圓規畫圓這一過程,讓學生感受用圓規畫圓的普遍性,使方法得以最佳化。在學習圓各部分的名稱時,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可以透過自學、交流、操作等活動,自主建構起對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在研究圓的特徵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掌握新知,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的意識。

  (四)鞏固圓、拓展圓。

  我們安排了三個環節,第一,練習。第二,總結。第三,拓展。

  及時的反饋練習,可以鞏固新知,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設計練習,注意把知識性、趣味性、發展性有機結合,設計了三組練習。

  練習後老師讓學生說收穫、提疑問。

  學生回顧總結之後,出示了生活中美麗的圓讓學生欣賞。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前後呼應,透過回顧總結,對知識進行梳理,有助於學生逐步形成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同時將“圓”再次迴歸生活,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六、說練習設計

  及時的反饋練習,可以鞏固新知,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設計練習,注意把知識性、趣味性、發展性有機結合,設計了三組練習。

  七、說板書設計

  圓

  圓心 位置

  半徑(直徑)大小

  (同一圓內) r=d/2 d=2r (無數條,長度相等)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佈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

  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的深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這節課我們設計的意圖就是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參與學習過程的主動性,積極性。

  本節課我們的教學理念是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些任務,讓他們自己去完成;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開創。

  我的說課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聆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