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八上說課稿

初中歷史八上說課稿

  說課既可以是針對具體課題的,也可以是針對一個觀點或一個問題的。本文為初中歷史八上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初中歷史八上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六單元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化》。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套教材的編排充分體現了現代化史觀、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的特點。本課主要講述的是從戰爭到民國時期,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國由傳統社會 逐漸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社會生活領域發生變化的一些情況。這種敘述體現了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本課內容又與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緊密相 關。所以本課佔有承上啟下的總結性地位。

  二、說目標

  在反覆閱讀教材、認真鑽研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課標”)和《宜賓市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招生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我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目標:

  (1)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

  (2)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瞭解大眾傳媒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

  (3)瞭解民國以來剪髮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2、能力目標:

  透過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運用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縱向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西方社會工業文明的傳入使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這些變化是以我們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為代價的,進一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發展觀和社會進步觀。

  三、說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在社會的轉型期,交通和通訊工具的改變是社會進步特別是物質文明進步的標誌性產物,影響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社會發展的前瞻性,有力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而大眾傳播媒體的變化主要是精神文明進步的產物,與物質文明相輔相成,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所以本課的重點確定為:新式交通和通訊工具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化。

  2、教學難點:

  從文明史觀來分析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原因和評價,需要對政治史的基本知識較準確的掌握,對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本課的難點確定為:近代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特點、原因、評價。

  四、說教法、學法

  採用多媒體演示法,給學生以直觀的歷史感受;情境教學法,創設新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合作探究法,透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其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其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所以,本課採用的學法有:比較法、討論法、歸納法。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呼喚的教學過程是 “依賴主體的不斷活動”而構建認知的過程,整個過程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學的課堂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設計為“為拍攝電影做準備工作”的活動課,對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的設計:

  1、匯入新課:(約2分鐘)

  為了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上,我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電影”為話題匯入新課。導語為:“同學們喜歡看電影嗎?”在得到學生肯定的回答之後,我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為了拍出一部高質量的影片,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工作嗎?”問題提出後,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可能會想到導演、演員、編劇、監製、燈光師、化妝師、劇務、製片人等等。這樣學生的精力立即集中到了課堂上。

  2、講授新課:(約15分鐘)

  在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之後,我緊接著提出本節課的設想:“我們班準備拍攝一部反映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電影。今天,就由同學們來擔當導演和劇組人員。全班分成4組,分別從交通、通訊、文化生活、社會習俗等四個方面來為本片的拍攝作一些準備工作。”

  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並請其將新舊事物進行對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接著,每組派兩名學生,其中一人介紹近代之前的社會生活某個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則介紹近代以來該方面出現的新變化,其他人可以及時進行補充或者糾正,教師則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地加以演示。這樣,學生的身心都融入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高漲。透過師生互動、討論,我們已將我國近代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變化一一指出。如下:

  第一組:交通工具

  ——近代之前有:馬車、木船、轎子等。

  近代有:火車、輪船、汽車、電車、飛機。

  在此,我請所有學生思考新式交通工具與中國傳統交通工具在動力方面的區別是什麼。學生透過閱讀課文可以得出結論: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機或內燃機、電力為動力,而中國傳統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風力、人力等自然力。這樣,學生就明白為何西方文明剛傳入中國時,中國人 “無不充滿好奇”了。

  第二組:通訊工具

  ——近代之前:喇叭、擊鼓傳聲、烽火臺、驛站、訊號旗、信鴿、燈塔等。

  近代有:電報、電話、郵政。

  在此,教師請學生舉例說明新式通訊方式有何優點,使學生明白這樣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是歷史的進步,以培養其社會進步觀。

  第三組:文化生活

  ——近代之前有:畫像、舞臺劇、皮影戲等。

  近代有:照相、電影、近代報刊、書籍出版業。

  在此處,我以《申報》不同版面的內容為例,請學生評價近代報刊起到的作用,以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為了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其感受到歷史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在介紹近代書籍出版業時,我展示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的圖片,因為這是學生必備的工具書。

  第四組:社會習俗

  ——由於該方面的變化主要發生在辛亥革命之後,故將社會習俗進行對比的時間界限劃為“辛亥革命”前後,與前三組有所不同。

  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辮子、長袍馬褂、跪拜禮、女子纏足等。

  辛亥革命之後:剪辮、易服、改稱呼、變禮儀等。

  在第四小組的學生介紹社會習俗的變化之後,教師展示一些眾所周知的明星(如張國立、王剛、陸毅等)在影視作品中的相關照片。我又介紹了中山裝的內涵、“三寸金蓮”的來歷。明星、故事這兩大元素將所有學生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也將本節課推向高潮。

  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我設計了“火眼金睛”環節,請學生為劇本糾錯,劇本如下:“1921年的元旦,我在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聲音很大。突然有人進來說,從南京來電報了,中華民國成立了,我們快把辮子剪掉吧,於是,我很快去做了,還照了一張照片做留戀,然後我坐火車去了南京,見到了孫中山,他說:“你見到了本總統還不下跪?”

  最後我鼓勵大家:“相信我們一定能拍出高質量的電影”。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其實踐能力。

  3、合作探究:(約10分鐘)

  (1)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化有什麼特點?

  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出變化的特點。“同學們,你有沒有注意到馬車、燈塔、訊號旗、舞臺劇等一些近代之前的事物到近代乃至現在依然存在?這說明了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什麼特點?”“中山裝的來歷又說明了什麼特點呢?”在學生們討論回答之後,我總結其特點為:中西並存、土洋結合。

  (2)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我採用講解法突破此教學難點,火車、輪船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有線電報、電話、照相和電影等則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這些變化都是隨著列強對中國的不斷侵略而出現的;而社會習俗的變化主要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出現的。

  變化的原因為:①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兩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②辛亥革命的衝擊。

  (3)如何評價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學生透過對中國近代之前和近代社會生活進行比較,可以總結出這些變化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這是其進步性。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侷限性,我節選了老舍先生《茶館》的一段文字:

  宋恩子:“民國好幾年了,怎麼還請安?你們不會鞠躬嗎?

  崔久峰:“做過國會議員,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麼用呢,不過自誤誤人而已!”

  透過簡短的兩句話及課本內容,學生很快就歸納出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侷限性——變化是有限的,很多變化只是出現在大城市中,廣大農村變化沒有這麼大。傳統的習慣勢力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

  最後,教師指出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評價為:①變化有限,且以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為代價,②這些變化卻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

  本探究題目可以培養學生全面、客觀地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4、課堂總結:(約5分鐘)

  結合板書與學生一起回顧本課所學的知識,再次指出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板書設計為結構式,目的在於力求思路清晰,使板書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有效工具。

  5、課堂練習(8分鐘)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討論探究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初中歷史新課程,一起有效地實施歷史新課程!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初中歷史八上說課稿

  這次說課內容為人教版八年級歷史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說教材

  1、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損失之慘重超過了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危機也是轉機。因此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讓初中生深入認識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並從中吸取教訓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和《辛丑條約》。

  本課難點:

  1、《辛丑條約》的簽訂時間和主要內容

  2、《辛丑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

  3目標分析。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及學生實際,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基礎知識: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義和團英勇抗擊八國聯軍的鬥爭事蹟。八國聯軍的暴行。《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使用對比法、討論法、綜合分析法。

  (3)、思想覺悟目標:使學生能關心國家大事,增強捍衛祖國領土完整和維護祖國統一的責任感和熱情

  二、 說教法: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本節內容,採用了講述法、提問法、圖示法、多媒體互動演示法等為輔的綜合教學法。

  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同時帶動學生聽課積極性和主動性。並透過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為避免不穩定性,藉助多媒體教學、教師可透過多設定探究式問題,發掘學生的潛能。

  三、 說學法:

  學生學習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針對本課特點,我認為應當採取閱讀法、歸納法、比較法、等多種學習方法。一方面,要教給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方法和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探究問題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在教學中,實現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統一。

  四、 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影相——義和團運動興起,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在本課是略談,但與本課密不可分,這樣利用多媒體顯示既可以加強歷史事件的直觀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引出學習內容。

  (二)教學過程分析。

  1由義和團運動引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由學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並在書上勾畫

  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目的,起止時間

  ⑵義和團反對侵略的主要戰役

  ⑶這場戰爭的結果:簽定了什麼條約,其時間,內容,影響

  使學生透過仔細閱讀課文,自我思考來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藉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學生同桌互相討論,解決自我無法完成的任務,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並可以幫助一部分後進生完成這部分的學習任務。

  3學生分別回答上訴問題,如有疑問,教師點撥指導. 透過師生與生生的互動,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重點點撥以下幾個問題

  ⑴廊坊戰役:義和團浴血奮戰,對敵人毫不退縮, 其勝利,挫敗了西摩爾聯軍進犯北京的計劃,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粉碎了所謂“西方無敵”的神話。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重要素材之一,教師重點點撥突出其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⑵讓學生(閱讀教材小字和材料,結合插圖,認清八國聯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並讓學生分組探討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訴能力,另一方面透過學生的訴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落後就要捱打的觀念.

  ⑶指導學生透過對條約主要內容進行了分析,並自然得出結論: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讓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和歸納能力

  (4)進行拓展訓練

  出示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的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和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

  分析我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這一方面是為了對第一單元的學習進行一個小結。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對教材的知識,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深化和拓展,培養探究創新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