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說課稿

陶校長的演講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語《陶校長的演講》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辭真意切,極有鼓動性,感染性;結構上,按“總——分——總”方式謀篇,以“問什麼、為什麼問、怎麼辦”方式構段,十分整飭,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二、學情分析:

  全文語言淺顯易懂,再加上文章敘述的故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貼近。而且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理解起來並不太難。因此,我認為在講解時,應注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品悟作家劉紹棠對老師的尊敬之情、感激之意。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貧ㄒ韻陸萄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準確地認讀和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11個生字,理解生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知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體會句子間的聯絡

  四、教法學法:

  結合教材理解需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更為了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法採用讀書指導法和討論法,學法採用自主讀書、討論交流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揭題板書後,首先在由弱漸強的《雙手和大腦》樂曲聲中簡介陶行知,可以達到消除情緒性學習障礙的目的。“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髮問“看到題目,你首先產生那些疑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後討論演講的.特點和演講稿的格式。透過反覆朗讀,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中查字典、剖形探義,掌握生字詞。

  (三)研析結構,精讀感悟

  在這一環節中,我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任選一問,讀出自己的體會。可以說,可以演,可以讀,也可以背,使每一個學生都嚐到成功的喜悅。

  (2)組織複述其他“三問”。

  四、總結遷移,形成積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節總結“四問”,幫助學生體會“演講”的感情,並且利用演講等方式,指導讀出這種親切、關切、愛護和充滿鼓動性感情的語句。接著,幫助學生從課文內容和學習方法兩方面進一步總結誰來說說這節課有什麼收穫?然後,進行遷移性訓練: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回答。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

最近訪問